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支满载而归的大周商旅,正途经于阗国与大周交界之处,准备入城休整。

此处地广人稀,来往的多是各国商旅。奈何今日,就在这支商旅行经路上,突然之间冒出了一支他国的军队,正在大肆地虐杀于阗国的百姓与过往商旅。

他们挥动着手中的弯刀,无差别地攻击每一个人,顿时让这座边境城市成了一座人间炼狱。

大周商旅见形势不妙,本打算舍弃货物,立即调头逃跑,不料还是被他们给发现了。

“那里有人,给我一个不留!”

只听为首之人操着一口蹩脚的官话,一声令下之后,士兵顿时如潮水般向着大周商旅涌来。

“怎么办?!他们杀过来了!”

“不如跟他们拼了吧!”

“你快走,快去给周军报信……”

一番心理斗争之后,商旅中人决定,与其被他们追上后处于被动局面,不如主动出击。

众人纷纷拿起身边顺手的东西,准备与他们拼个鱼死网破,唯有一人肩负着最后的希望,在众人用生命换来的时间差中,凭借其灵活的身形逃出了重围。

十日后,西部战区指挥使李重进收到了一则令其感到无比愤怒的消息。一队大周商旅在途经于阗与大周边境之时,竟遭遇了不明军队的袭击,仅有一人存活。

“可有派人去现场看过?”

“回指挥使,边境守军接报后,就立刻派了人前去查探。但他们到时只见到了满城的尸体,所有的财物都不见了,也没发现什么端倪,无法断定是谁动的手。”

李重进将那处城池圈了出来,此地很明显是位于于阗国境内,不过距离大周仅有咫尺之遥。

于阗是西域一佛教王国,也是唐时安西都护府安西四镇之一。国君姓尉迟,后因仰慕大唐文化,历史上甚至还有两位君主改为李姓。

亲历于阗的玄奘大师曾经在《大唐西域记》中叙述于阗:“自兹已降,奕世相承,传国君临,不失其绪”。因为自公元前232年起,尉迟氏家族在长达千年的时间,一直控制着于阗政权。

在李重进的记忆里,于阗与大周一直都是礼尚往来的关系,于阗几度遣使向大周朝贡,柴宗训还曾册封其国主为大宝于阗国王。

大周商旅遇袭,不太可能出自于阗之手。李重进数次奉命,在西域拓土开疆,柴宗训皆没有想要拿下于阗的想法。

“此事我会去信枢密院,陛下势必震怒,命我等出兵为商旅讨回公道。等待圣意的这段日子里,传命边境将士,务必要给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

“是。”

依照证人的证词,李重进倒觉得于阗边境城池中出现的军队,倒像蓄谋已久之举,只是恰好被大周商旅给撞见了,才不得不将其一并灭口。

与此同时,在沙希帝国北部与于阗相近的一处荒芜之地,伽色尼帝国的骑兵与沙希军队,正在进行信息互换。

此处位于伽色尼、沙希、古格王国与于阗之间,却没有任何一个势力将此地纳入其版图,足以见得这里正处于一个权利真空状态,且因其复杂的地形地貌,没有任何一国胆敢轻易染指。

伽色尼帝国的骑兵与沙希军队聚集于此的原因,不是为了想要夺取这块荒无人烟之地,而是意在于阗。

自喀喇汗国被大周所灭之后,伽色尼帝国虽明面上尊崇大周,暗地里却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假借大周的威望,好一举成为西域霸主。

沙希本就处在伽色尼帝国对外用兵的第一道关卡之上,为了存国,无奈成为了伽色尼最锋利的那把“尖刀”,最先选择将刀尖对准于阗,再合两国之力威慑古格王国。

“只有死人才可以保守住秘密,你们做得很好,古格的消息准确吗?”

为首的伽色尼将领,颐指气使地对着领头的沙希军说道。

“确凿无疑,西藏吐蕃诸部落眼见大周日益强盛,早就想奉大周天子为主,只不过因古格王国一直在背后从中作梗,才久未能实现。”

“没关系,待我们将于阗瓜分后,有我们出面,谅大周天子也不敢轻易点头。眼下要紧的是,必须确保我们的行动不会被周军发现,你们好自为之。”

沙希军领头之人心里早就憋着一股怒气,沙希作为活在伽色尼帝国阴影下的小国,实在是不敢冒着灭国的风险,违逆伽色尼帝国的意思。

这或许就是小国的悲哀,不仅是沙希王国,就连古格王国也是一样。

“明白。”

伽色尼帝国本就有意让沙希军打头阵,不断袭扰于阗与大周边境过往的商旅,并试图将这个罪责安到于阗国王的头上。

之后,伽色尼帝国骑兵与沙希军,就会从此地出发,发兵攻打于阗国南部。

到时,于阗因擅杀过往商旅之事,受到大周的猜疑,大周天子必定不会出兵相助于阗。

伽色尼便可与沙希一道,顺利瓜分于阗。待大周反应过来,他们已经得手。

李重进的消息,一路从河西之地八百里加急送往汴京,不过,待柴宗训收到此消息之后,距离事发已经过去了二十天。

枢密院中,第一个得知消息的人便是姚内斌,他迈着沉重的步伐,将此奏报递到了柴宗训面前。

“陛下,李重进来信称,我大周商旅在过境于阗国之时,受到了不明势力的袭击,最终只有一人存活,才得以向边境守军报信,陛下请看。”

柴宗训快速翻阅着李重进的奏报,确如姚内斌所言,事发时这支商旅正准备进入于阗国与大周交界处的城池休整,生还那人几乎目睹了事发的全部经过。

“奏报中没有提及事发之地的线索,想必李重进在送出第一封奏报之后,便差人前去查探了。姚副使认为,谁会如此大胆?”

姚内斌很清楚柴宗训此问背后的意义,按照柴宗训之前的做法,西喀喇汗国不过是在大周攻打花剌子模时,侵吞了一部分大周打下来的地盘,就被大周灭国。

更何况,此次遇袭的大周商旅,最终仅一人存活,按照柴宗训的脾性,如果知道是谁在挑战大周的权威,恐怕下一秒便会引得周军压境。

“陛下,臣不敢妄言。不过依照臣的判断,不外乎就是周边那几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