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人……”相比于杨木匠的胆大,杨婶就畏缩多了。

只是老县令见怪不怪,脸上并不见不悦,而是虚心的请教:“可是老夫哪里做错了?”

不得不说,两个人有等级差的人谈话,真的会被另一人的态度所治愈。

杨婶观这大人的态度,再加上杨木匠在一旁暗暗鼓励,顿时也有些大胆。

“大人,这土豆捡的时候,还是将上面的泥擦掉些好!这不然……称的时候……”

老县令反应过来,一脸欣赏的看着杨婶:“你这妇人也是实诚!”

“这旁的农户卖粮,总喜欢在里面掺和些碎石子也不是稀罕事,你这土豆掺点土也不妨事。”

老县令拍了拍土豆上面黏住的湿泥,自如的开口。

每到秋季丰收的时候,也是从上到下最忙的时候。

粮税的收缴,每每是让当地的官员最头疼的。

粮食本就是需要晾晒的,收起来的时候难免会有泥土。

这也并不是什么大事。

只是有些农户心细,会将粮食仔细的筛选干净,自家吃起来口感也会好一些。

但有些收成低的农户,为了能给自家的粮食多留点,经常会在稻子里掺点沙土。

这样的“小心机”只要在允许的范围内,那些官员通常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江州府每年的收成纯纯的看老天爷的脸色,收成低是常有是事情。

总不能斤斤计较,不给那些农户活路吧!

也因此,在整个江州的官场,都有这种公开的秘密。

老县令听后也是真心的夸赞杨婶。

“大人,这土豆挖的时候一定要深,不然这有缺口的土豆,容易烂,禁不住留啊!”

杨木匠看着老县令拿着锄头的样子,是有些熟练的。

与那些常年坐在府衙里“体察民情”的大人不同。

但老县令毕竟已经老了,锄头挥舞起来自然不如年轻人流畅。

挖土豆有时候需要用到巧劲,如若不然,不能一下子带起藏在土里的土豆,还会将土豆挖出伤口。

杨木匠在一旁看的心惊肉跳,最后实在忍不住提醒。

两位老县令也是第一次看这样的粮食,特别是看见一个个比拳头还大的土豆出来,更是欣喜若狂。

干起来越来越起劲。

这样的场景在大杨村的地里并不是稀罕事。

大大小小的官员,来到这田间地头,都四散开来。

寻了个地头,便开始考察起来。

有些头脑灵活的官员,让随行的师爷拿出纸笔,记录着土豆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宜。

其余官员见状,也纷纷效仿。

这地头上,也不禁刮起了一阵农学风。

白家的地头上,杨村长和白家的人依然陪同着江州的最大的“掌舵人”。

身后还跟着那位铁面无私的大人。

眼见人少了,文昭说话也便没有顾忌。

所幸白家的地头大,周围又有官差围着,不怕什么。

“白姑娘,这位便是江州府的户曹,余大人。”

户曹隶属六部之一,负责管理户籍、土地、赋税等事务。

京都的户曹的正四品官职,与知府同品阶。

江州知府的户曹,正五品官职,掌管江州府的大小财政等诸多事宜。

余大人对着白青云恭敬行礼,脸上依旧端的是铁面无私。

让白青云看得有些稀奇。

文昭倒是见怪不怪的说道:“他啊,财迷,看银子就像跟看自己的命一样!”

“我当初想翻修江州府的府衙,愣是没要到一个铜板!”文大人说到此处,还应景的怒了一眼余大人。

只是那人依旧无甚变化。

文昭并不在意,小声附耳对着白青云说道:“不过,这修建水渠等利国利民之事,他向来是会批准的。”

白青云点点头,也对这位余大人有了大致的印象。

毕竟,接下来,掌管着大杨村土豆收购的命脉之人。

大杨村村民未来的收入,也都是由他来发放。

原本一个户曹,手底下也是有人帮忙做事的。

但大杨村的高产粮食兹事体大,涉及的银两不是小数目。

对这“铁公鸡”一般的人物,就是要命的大事。

自然要亲自来盯着。

文大人虽是小声附耳对着白青云说话,但这声音却刚好,在场的几人都能听见。

当然,余大人也在其中。

那人被文昭调侃得有些不好意思,那铁面无私的黑脸上有些染色的迹象,随后便被他掩盖下去。

“嗯哼!”余大人清了清嗓子说道:“某今日也要看看这粮食是否真的是亩产千斤。”

“若是少了一斤,这粮食都是不要的!”

白青云看着,就像是看着嘴硬心软的包公一般,也是有趣。

只是杨村长听后有些着急,这关系大杨村百姓的大事,怎能不要?

还不等杨村长说什么,便被一旁的白爷爷摁住。

随后就听见白青云很是乖巧的回答:“还请两位大人放心,这土豆皆是在两位大人的眼中挖出来,待会也会在诸位大人的监督下称重。”

说完特意看了一眼余大人:“若是亩产不足千斤,大杨村一众村民也无颜面对江州诸位大人!”

说完白青云深深的鞠躬行礼,给足了面子。

言行间的恳切,白青云说的很有力量,两位大人听得也很满意。

这土豆的产量如何,怕是没有人比白青云清楚。

别的人家不清楚,自家的田地,白青云偶然路过时,都会用灵泉水浇灌。

就连其余村民家里的土豆,每次也都顺手浇了。

若说上次的亩产在三千五百斤左右,那么这次的土豆亩产量,在灵泉水的加持下,只会比这更高!

白家今日出动的人依旧是那几个,白父带着白迩他们劳作。

白依仍然带着几个小的在家教学。

白迩几人有了昨天的经历,今日的土豆挖的又快又好。

两位大人看得稀奇,再环顾四周,诸位大人纷纷下地体验,自己也不甘落后。

白家的工具多,白青云也早就准备多余的几副农具,正好供他们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