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表面上看来是有三个圆柱盘两大一小,小的在中间。

两边的大圆盘一个表面平整,另一个最外圈有一个之前的孔洞。

鲁肃清在夏九歌好奇的眼光下将木棍扎入那个表面有孔洞的圆盘上开始发力摇起来。

随着有孔洞的圆盘开始转动,带动中间小圆盘,最后带动了后面那块表皮最平整的圆盘。

鲁肃清手里发力加快速度,最后面圆盘也是高速转动。

“这就是你做齿轮的原因,用来带动最后的圆盘又不影响在上面塑陶?”夏九歌说道。

不得不连连称奇,才两天时间,鲁肃清竟然造出来齿轮用来带动木圆盘来代替现代化的车盘。

而且只靠最简单的工具,

不愧是历史上鲁班的后人,这份独特的手艺夏九歌赞叹不已。

“可惜了,没有好的材料,不然打造出可以九十度带动车盘的伞型齿轮就可以单独操作了。”鲁肃清无奈说道,心情有些失落。

木头制作的齿轮不够耐损,隔一段时间就要更换,而且制成伞型齿轮寿命更短。

“以后会有的,我理解你的心情。”夏九歌拍了拍他的肩膀。

“如果有水,我还可以造出水力带动的,那样可以大大节省人工,到时这个拉坯机就可以无限操作。”

“我相信!”夏九歌笑了笑,“不过现在不是更应该试一下塑陶吗?”

“好好。”鲁肃清连忙做了个请的姿势,“拿泥巴过来小赵!顺便打一桶水。”

赵阳程听到后应了一声将早已揉好的粘土送来,这些粘土已经完成气泡处理,具有很高的可塑性。

鲁肃清先是在轮盘上垫上一块方形木板,将揉好的一大块粘土摔入轮盘中心,跟他去割木的学徒开始帮他用木棍搅动轮盘。

轮盘开始转动起来,“拉坯是陶器成型的第一道工序,需要不断挤压粘土排除工具,你们看我手法!”鲁肃清说道。

夏九歌见他端坐在轮盘前,将粘土压实后用手蘸水,双手用不断捧住泥团,在压力跟旋转下泥土开始变高。

高后又用力按压泥团,反复很多次,期间用水不断的蘸手使泥土一直光滑。

在所有人眼里,泥团在鲁肃清手里犹如玩具一般,但也可以清楚看到他额头很快有细小的汗珠冒出,不难看出是体力活。

这还没完,排除空气完成后,鲁肃清对着圆柱泥团的中间一用力,加上轮盘的高速旋转。

泥团中心以肉眼看见的速度在下陷,像是被掏空一般,很快就呈现像桶一样的模型。

最后在鲁肃清的操作控制高度跟厚度下,像是变魔法一样将粘土变成了一个陶器锅,

最后取出一个准备好的小木片,沿着锅顶部削平,锅口切面瞬间平整起来,还用木片刮了锅身。

猛得一看,就像是一个没有耳朵的陶锅。

鲁肃清将锅与整块木块一起拿下放倒夏九歌面前,“首领,幸不辱命,陶锅塑造完成。”

夏九歌见他这副模样噗呲一笑,开玩笑说道:“鲁先生,你不必要搞得这么严肃,我们正常交流就行,等下我岂不是要搞个剪彩仪式?”

鲁肃清被他的话逗乐了,也是笑着回答:“其实也不用那样。”

“不过你还别说,”夏九歌伸手接过塑造完成的陶锅,“你的手艺跟卖的没有什么区别,我可以试试吗?”

鲁肃清拉坯塑形的锅,跟市场上卖的外观差不到哪里去,这跟设备有关系。

“当然可以,要我教吗?不要说我没有提醒你,初学还是很难的……”鲁肃清问。

“这倒是不需要,我记住了。”

夏九歌有样学样,学鲁肃清开始用一块泥团拉坯塑造,开开始拉还好好的,到后面塑形的时候惨不忍睹。

一看就会一学就废!

到塑造锅身的时候有的地方薄有的地方厚一点也不均匀,整个锅内下小上大,学鲁肃清在修正表皮的时候坑坑洼洼的。

连切锅口的时候也是一边低一边高。

最后完工的时候,一个四不像的陶锅就出来了。

夏九歌看着手里歪歪扭扭的陶锅,摸着下巴喃喃说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明明步骤没有错啊。”

鲁肃清看着他怀疑人生一样思考,刚想说话,夏九歌摆摆手示意他先不要说话。

“啧,不对啊,我也是按照他手法来的。”

夏九歌环着自己制作的陶锅左看看右看看,实在想不到哪个环节出错,心不甘一脸郁闷的坐在陶锅面对。

“首领,其实你已经做的不错了,我当初比你做的还差,其它人未必能做这么好。”鲁肃清安慰道。

“我不信,我也试试!”赵阳程开口说道,他不相信捏个泥巴有那么难。

有样学样,他也是按照鲁肃清的手法开始,鲁肃清帮他搅拉坯机。

最后他的做出的模样比夏九歌的还差,根本不叫锅,像是一个漏斗。

最后赵阳程笑得比哭难看。

最后是另外两个帮工的人,也是上手试了一下,毫无疑问比夏九歌做的还差

这才让夏九歌郁闷的心缓解一点。

他不是庆幸别人比他做得差,而是自己做得不好的纳闷,在这种方面他一直很自信,这次有点打击。

最后还是鲁肃清亲自出手,重新拉坯加工,将三个报废的陶锅塑好。

除此之外,他还塑造几个碗跟杯子,还用最后一点粘土这批陶器添上了耳朵,

“其实这个没有时间跟经验的积累是不行的,当初我也学了差不多一年。”鲁肃清面带笑意开口。

“等它干了就可以用了?”学徒赵阳程问。

“你想吃泥巴?用接触水后又融化成泥巴了,要烧。”另一名学徒没好气的说道。

“小曾说的没错,”鲁肃清点点头,“我们帮这些陶器放到阴凉的地方自然晾干三四天后要进行一次修坯,到第七天后就可以烧窑。

到时要不断的用柴火去烧,使窑内温度越高越好,不能低于700c,不然烧出来陶器根本不能使用,能达到1200c最好。

温度太低烧出来的陶器容易损坏,甚至一掰就断,所以温度很重要。”

“所以,现在需要大量的柴火是吧!”夏九歌站了起来。

窑他已经搭好,足够烧这一批陶器,现在就等七天后陶器晾干烧窑。

“如果有木炭加持最好。”鲁肃清说道。

“那就去烧木炭,我去。”夏九歌缓缓开口,他一扫刚才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