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行!我也要做午食了,爹娘和相公还有小北一会要回来吃饭了。这些裁片先放着,下午再来做。”

“嫂子,这些不急慢慢来。利用空余的时间做就成,你记得坐一炷香的时间,便要起来四处走走。”“好的!你别和你哥一样紧张,我有分寸的。”

“有分寸就好,就怕你做上瘾了不知道休息。家里的水果和牛奶可还有?”

“有的,有的,还有不少呢!”

“好,那我先回去了。我今天和夫君去山上挖了些魔芋回来。晚上给你们送魔芋豆腐吃。”

“魔芋豆腐?魔芋是你之前在山上教我们认识的一种树吗?”

“对,是在树根底下结果实的。你跟大哥说一声,现在魔芋成熟了可以挖了。你们挖到了,我来教你和娘做魔芋豆腐。”

“好!”

向南回到萧家的时候,饭菜也摆上了桌。一家人准备开饭了。

家里的厨子们自己本身的厨艺就不错!又得了腊梅的指点。如今他们的菜也做得越来越好了!再加上家里种的蔬菜品种又多,鸡鸭鱼肉也不少。每顿饭,都有不少的菜色。全家人都吃得满足!

几个孩子的饭量也是与日俱增。个个孩子的小脸都圆润了不少。

吃完午食后,家里的几位老爷子去了江边用搬罾网搬鱼了。

这个搬罾是向大柱自己做的。他在江边寻了一处伸出靠近江心的位置,在那里用了很多竹子,做了一个固定的类似小码头的一个礅子。把搬罾固定在那里了。那网每天都放在那里,家里人谁有空都可以去那里碰下运气。

有时,有村民路过也会过去搬几网。向家人今天自己没有时间去守着罾网,几个老爷子便带着茶水点心来了江边。几位老爷子很喜欢来搬鱼,觉得这个特别有意思。

不过,这搬钱也像钓鱼一样需要耐心!有时,一天也搬不到几条鱼。有时,确实能有很大的收获。今天,他们为了晚上的烤鱼,还下了血本,带了些饵料过来扔到了鱼网里。希望今天不要空手而归。

楚韵芝则是带着家里的女眷们去了地里摘西瓜和香瓜。家里种下的第二批瓜又长出来了。向南交待高婶帮忙把第三批瓜苗下种了,预计这第三批可以在过年的时候成熟。

女眷和孩子们看到地里结满了西瓜和香瓜,都自告奋勇的上前想去摘。楚韵芝在一旁耐心的教他们辨别怎样的瓜是成熟可以摘的。

“这个香瓜的皮若是青色的便没有成熟,吃起来会很苦,不能摘。若是皮全白了,便是成熟了。而且,你们凑近了闻,若是能闻到香甜的气息,也说明这个瓜成熟了。”

大家学着她的样子认真的分辨了起来。

萧逸轩的女儿晶宝挠了挠脑袋,看了看大家篮子里摘下来的成熟香瓜。她便出声问楚韵芝道:“二奶奶,是不是个大的香瓜就是成熟了?我看你们篮子里的香瓜都是很大个的。”

众人听了晶宝的话后都笑了!楚韵芝笑着夸赞着。“晶宝总结得很到位,大的一般都是成熟了。你就挑大个的,皮白的摘。”

“好的,二奶奶!”晶宝也兴奋的加入了摘瓜的行列。

喜宝看着大家很快就摘了几背篓的香瓜。由各位主子的下人们背着送回了家。他疑惑的开口问道:“二奶奶,我们今天摘这么多,若是吃不完会不会烂掉了?”

楚韵芝道:“这香瓜可以放上五到七天都不会坏。若是成熟得太好的,只能放上三五天左右。不过,我们家里吃不完的果子和蔬菜每天下午会有铺子里的人来拿到铺子里去卖掉。

所以,你们想摘的话可以多摘一些。一会让铺子里拿一些走。我们留够两三天吃的量。两三天后,地里这些没有成熟的果子,也会长大了成熟了。又可以采摘了。”

喜宝这才点了点头。毫无顾忌的继续采摘了起来。他见弟弟妹妹们个子小,便让他们摘香瓜。自己则是让二奶奶教他辨别怎样的西瓜是成熟可以摘的。

他力气大,便去摘西瓜了。

就这样,一群女眷带着五个孩子在瓜地里待了半下午。他们这是摘上瘾了。把十几亩地全部摘了个遍。家里院子里堆了一大堆的瓜。

几人摘完后,感觉没有摘过瘾,又去摘佛手瓜和贝贝南瓜。他们一下午的收获,快把前院给堆满了。铺子里来拿菜的小二来了后,便直接把这些都装走了一大半。小二们还要留几辆马车去装其他蔬菜。

剩下装不完的,萧坤安排了几个兄弟用家里的马车装好,帮他们送到了铺子里。

蓝氏和两个儿媳觉得这摘瓜摘菜也挺有意思的。

楚韵芝道:“你们喜欢摘菜还不容易?家里每天下午都要摘菜。你们若是想去摘,直接拿着背篓跟着高婶一起去。她每天都要下山来帮忙摘菜。铺子里每天这个时候都要来拿菜的。”

蓝氏看着排着队的二十多辆马车,惊讶道:“这些马车全部装满菜拉回镇上吗?”

楚韵芝回道:“是啊!这是每天的常规量。若是遇到逢年过节的时候,还要多一倍的马车来拉菜。”

“家里每天能产出这么多的菜?而且,这么多的菜拉过去,一天都能卖得完吗?”

“家里除了这山脚下的十来亩地,这山上也不止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一片菜地。后山的梯田里也种了不少的菜。

家里的佃农们光蔬菜瓜果就种了几十亩地。他们这些车,除了拉蔬菜和瓜果外。还会拉一些鸡鸭鱼肉虾和腌菜去镇上。家里开的酒楼和便民菜铺里一天就能把这些都卖完。

如今,家里的菜铺子几乎要供应整个镇上百姓餐桌上的菜,你说这些用不用得完?”

“家里一个菜铺子的生意居然能有这般好?”

“还不是南儿种的这些菜品种多,又都是从他国引进的种子,都是好吃又稀罕的蔬菜。

如今菜的产量大了后,南儿就提议把菜的价格降了下来。这样,所有的百姓都吃得起这些菜了。这销量自然就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