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遇李白 > 第105章 颠倒青苔落绛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江陵旅舍,韩愈写下组诗《题张十一旅舍三咏》,与张署共勉。

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井:

“贾谊宅中今始见,葛洪山下昔曾窥。

寒泉百尺空看影,正是行人暍死时。”

蒲萄: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这三首诗借吟咏榴花、水井、葡萄三种客观事物寄托深刻的哲理。全诗写景简洁精练,寥寥数语就生动地勾画出自然景象;抒情委婉含蓄,蕴含了作者孤独怨愤的心境;咏物与言志融为一体,表面咏物,实际是表达人生哲理。

赏完李,韩愈又赏梅,写下五言长律《春雪间早梅》:

“梅将雪共春,彩艳不相因。逐吹能争密,排枝巧妒新。

谁令香满座,独使净无尘。芳意饶呈瑞,寒光助照人。

玲珑开已遍,点缀坐来频。那是俱疑似,须知两逼真。

荧煌初乱眼,浩荡忽迷神。未许琼华比,从将玉树亲。

先期迎献岁,更伴占兹晨。愿得长辉映,轻微敢自珍。”

抑郁寡欢的韩愈,终于在元和元年(806年)六月被朝廷任命为代理国子学博士。

就这样,韩愈结束了贬逐生活,离开江陵,又回到长安。

这一年,白居易和元稹同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盩厔县慰、集贤校理。

白居易虽然比韩愈晚三岁中举,却相对比较顺利,贞元十四年(798年),以进士就试,礼部侍郎高郢擢升甲科,吏部判入等,授秘书省校书郎,比韩愈幸运多了。

国子学博士属一种闲官,韩愈还是暂时代理,因此公务并不繁重。

有一段时间,韩愈一口气写了《秋怀诗十一首》,可见他有多闲。

其二曰:

“白露下百草,萧兰共雕悴。

青青四墙下,已复生满地。

寒蝉暂寂寞,蟋蟀鸣自恣。

运行无穷期,禀受气苦异。

适时各得所,松柏不必贵。”

其六曰:

“今晨不成起,端坐尽日景。

虫鸣室幽幽,月吐窗囧囧。

丧怀若迷方,浮念剧含梗。

尘埃慵伺候,文字浪驰骋。

尚须勉其顽,王事有朝请。”

其九曰:

“霜风侵梧桐,众叶着树乾。

空阶一片下,琤若摧琅玕。

谓是夜气灭,望舒霣其团。

青冥无依倚,飞辙危难安。

惊起出户视,倚楹久丸澜。

忧愁费晷景,日月如跳丸。

迷复不计远,为君驻尘鞍。”

在这样的悠闲中,韩愈有较多的时间与一批新老朋友张籍、孟郊、张暑、张彻、侯喜等频频相聚。他们在一起饮酒、赋诗、联句,兴致盎然地同作“文字饮”,追忆离别后的愁绪烦恼,叙说重逢后的喜悦友情,互相勉励。

韩愈在写给张暑的长诗《醉赠张秘书》中有云:“不解文字饮,唯能醉红裙。”文字饮由此得名。

韩愈除以诗文会友外,很少与官人交往。他在《答冯宿书》中说:“仆在京城,一年不一至贵人之门,人之所趋,仆之所做。与己合者则从之游,不合者虽造吾庐,未尝与之坐。”表现出韩愈耻于趋炎附势的本来面目。

正因为如此,韩愈又遭到无端的诽谤。当时,郑絪在朝为相,他十分赏识韩愈的文章,让韩愈呈献自己的“诗书若干篇”,并准备起用韩愈担任翰林学士之类的文学之职。

此职是土林中人最羡慕的荣耀职务之一,于是,企盼谋取这一职务的一伙人就散布流言蜚语,中伤韩愈狂妄自傲,连宰相也不放在眼里。还有人公开威胁韩愈,让他退出文学之职的竞争,尽快离开长安。

为避免他人诽谤,蹈袭前辙,韩愈主动向朝廷提出调为外任的请求。

元和二年(807年)六月,韩愈调到东都洛阳,仍然权知国子博士。

此诗,十八岁的少年诗人李贺重返东都洛阳。他这次来洛,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找文坛巨公韩愈。李贺带了许多诗篇前来见他。

来洛阳之前,少年李贺在长安碰了一鼻子灰。

唐代以诗文取士,诗歌写得好不好,直接影响文士的科举考试。李贺之所以呕心沥血地写诗,为的就是科举考试;而科举考试的目的,就是入仕做官。李贺是李唐皇族后裔,必须有所进取,他不断来往于两京之间,为前途而奔波,成了真正的赶路者和不寐人。这种压力使他不满十八岁就白了头发,丝丝白发里有摩天理想,少年心思中有拿云志向。

过罢年节,李贺便赶往长安。

当时天气转暖,万物苏醒,充满了希望。

李贺来到长安,第一个要找的人,便是权德舆。

权德舆为天水略阳人,后徙居润州丹徒。其家世源远,自十二世祖前秦仆射安丘公权翼以来,数代为宦。父亲权皋,曾为安禄山的幕僚,“安史之乱”爆发前,当机立断,以逃离叛逆的义勇行为而受到时人的称赞。

权德舆就出生在这样祖德清明、家风雅正的仕宦家庭。自幼聪明好学,“三岁知变四声,四岁能为诗”。十五岁有文章数百篇,开始有了名气。

建中元年(780年),权德舆受辟为淮南黜陟使韩洄的从事,官试秘书省校书郎。同年,改试右金吾卫兵曹参军。先为杜佑淮南水陆运环卫掾曹,继为汴东水陆运盐铁祖庸使包佶的从事。

贞元二年(786年),权德舆以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充任江西观察使李兼的判官。

贞元八年(792年),权德舆入朝为太常博士,迁左补阙。当时,关东、淮南、浙西二十余州县发生大水,毁坏了良田和房屋,冲走了人家,他建议唐德宗派遣能干的使臣赶赴灾区,救济灾民,并提出“赋取于人,不若藏于人亡为固”的主张,以减轻灾区人民的赋税。

同年七月,司农少卿裴延龄因巧幸恃宠,判度支,兼管国家财政收支。针对此情况,权德舆不顾个人的安危,先后两次上疏德宗,义正词严,直言不讳地反对裴延龄任职,陈述度支要职,个人必须慎重。

贞元十年(794年),权德舆任起居舍人兼知制诰。后历驾部员外郎、司勋郎中、中书舍人,均掌诰命。

贞元十八年(802年),权德舆以中书舍人典贡士,后拜礼部侍郎,转兵、户、吏三曹侍郎、太子宾客,迁太常卿。

此期间,权德舆大力选拔人才,主张“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他“举贤类能”,不管门第等级,只要有德,一律任用,并反对徇私舞弊。在他的主持下,发现和造就了不少有用之才。

李贺到长安时为元和初年,此时,权德舆担任兵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