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洪河里的水位再升高4米,就达到了警戒水位。

29点3米这道红线,是文家坝开启的标准,也是整个蓄洪区启用的标志。

洪区镇政府的人都知道,根据当前的雨情,泄洪区启用,可能会变成现实。

时时掌握水位的陈恩奎,已经将情况电话上报县里,并请求了援助。

而其他领导,也都将电话打到了下面的各个行政村,说明了当前的水位情况,要求沿堤的村子派出抢险人员,并安顿好其他村民。

下午两点多时,苏昊跟着的小队中,走在前排的一人突然喊道:“不好,是管涌。”

正在低头查看大堤的苏昊猛地抬头看向前方。

在右前方的大堤外的地面上,距离大堤根部约十来米的一处洼地,正在汩汩地向上喷射着泥水。

那浑浊的泥水,好像喷泉一般,水柱竟然达到一人来高。

所有的人,都立马行动起来。

苏昊跑到大堤下面的一堆垒起来的稻草袋旁,扛起一袋就向管涌处跑去。

在距离喷水处三步远的水滩上,苏昊将稻草袋扔在了水里。

就这么几分钟的功夫,原本胳膊粗的水柱,就扩大到碗口粗。

苏昊抬头冲一个青年喊道:“李军,你赶紧去喊一队过来支援,然后再去镇里,把二组的人也都喊过来,叫他们多带些稻草袋。”

李军刚要搬起一个草袋,听到喊声,便答应一声,向大堤上面跑去。

每年农闲时,洪区镇就会面向群众收购稻草袋。

蓄洪区内水网纵横,很多百姓也都会种上一季春季水稻,家家户户也都有一个大大的稻草垛。

因为镇里每年都会收购稻草袋,所以几乎八九成的村民,都会编制稻草袋。

每只稻草袋的收购价很便宜,仅为一毛钱,但需求量很大,镇里每年至少会收购三四十万只。

大部分草袋,会装满土,就近码放。镇里则会库存个五万只左右。

这笔钱虽然不多,但也多少能帮百姓增加点收入。

一般情况,夫妻俩合作,一人搓绳,一人编织,每天能生产十五六只草袋子。

有了草袋子之后,镇里还会组织各村村民就近在各处大堤附近取土装袋,码放在大堤上下。

别处的大堤,为了防洪,那些草袋石块都是码放在大堤上面。但在蓄洪区内,情况却有所不同。

在洪河大堤这边,码放在大堤上的草袋仅仅占到四分之一左右,更多的则是码放在蓄洪区这一侧的大堤根部。

而在蓄洪区大堤那边,则是将更多的草袋子码放在大堤外侧根部。

这是因为蓄洪区的整个大堤,每年都会检修,几乎不会发生溃堤,但会出现漏水和管涌。

因为暴露在外面,经受着风吹日晒,而草袋的抗风化能力又差,所以蓄洪区内的镇政府才每年都会大量收购草袋子。

苏昊带着这小队的十多人不停地来回奔跑,将存放在附近两百米内能搬运的土袋都堆在了管涌处周围。

因为每年镇里都会组织人手灌装草袋,堆放在大堤下面的草袋子其实很多。但草袋子的强度低,抗腐蚀风化的能力也太差,别说往年的,就连今年的一些草袋子都是一搬就破。

此时,管涌处的水柱不但没有变小,反而更粗更高了。

看看倾盆般的暴雨,苏昊清楚,这是因为洪河的水位还在上涨。

连续十多分钟的忙碌,这十多名壮汉都累得气喘吁吁,双手掐腰,上身微欠,站在原地歇息。

喘息不过半分钟,所有人便不再歇息,继续跑到更远的地方搬运草袋。

幸好,不到两分钟后,另一个小队的十多人赶到,加入了堵漏行动。

然而十多分钟过去,管涌依旧没有堵上,而且水柱的粗细依旧在扩大。

包括苏昊在内的三十多名抗洪抢险队员都累得有点精疲力尽了。

也就在这时,苏昊看到暴雨中好几辆车在大堤上从远处驶来。

车辆停下,呼啦啦下来好几十号人。

苏昊喊道:“土袋子不够,一部分人赶紧装土,另外一部分人从远处扛袋子过来。”

喊罢,苏昊就向远处跑去,抓起一个装满土的草袋就扛在肩上,向管涌处快步走去。

苏昊没注意的是,此时,从后面车辆上下来几个人,拿起相机,对着正在忙碌的众人“咔咔咔”地拍起照来。

正在低头扛袋子的苏昊并没有注意这些记者,即便是他看到了,也无暇理会他们。

二十多分钟后,在六十多人的全力忙活下,管涌终于被堵住了。

看看手表,此时也快到了第二组值班的时间,苏昊便让第一组的人回去休息,随后安排第二组的人分开巡查大堤。

在苏昊分工完之后,那几名记者打着雨伞围拢上来。

“同志,请问你怎么称呼,你是你抗洪抢险队的负责人吗?”

苏昊刚才扛土袋时嫌穿着雨衣碍事,早就把雨衣脱下,所以大家也都看清了苏昊的面容。

苏昊点头回答:“是的,我叫苏昊,是洪区镇抗洪抢险队的队长。”

“苏队长,你看起来很年轻,请问你多大?”

“二十一,刚参加工作一年。”

“你工作不到一年就成为责任重大的抗洪抢险队队长,能跟我们说说是什么原因吗?”

“大概因为我身体强壮还能吃苦吧,也或许是因为我相对来说懂的多点。”苏昊回答。

“正好,大部分人都不懂管涌是怎么形成的,该如何堵住,请苏队长给大家科普一下。”

“行。”苏昊点头说:“当江河里面的水位过高后,因为水压的原因,大堤上或江河底部原本存在的孔洞及土质疏松处就会承受不住压力,被水流穿透。当水流在大堤外的地面上冒出后,就形成了管涌。”

“堵住管涌最好的方法,就是向喷水处浇灌水泥砂浆。但洪区镇受条件限制,只能利用装满泥土的草袋。因为草袋孔眼大,里面还是泥土,投放喷水处效果不好,只能将草袋先堆放在喷水口四周,依靠重力将管涌口四面地面逐渐压实,减少喷水量,再用草袋彻底堵塞住出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