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盘点短视频名场面,古人全麻了 > 第243章 莫老实杀人,县令的脑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3章 莫老实杀人,县令的脑补

各朝古人纷纷蹙起了眉头。

这张百万竟然编造出女儿诈尸这样的荒诞证词!

原本,他的证词只是关于两位财主之间的纠纷。

但这次他居然更改了证词,牵扯到了一桩命案,而那凤冠霞帔如今更是作为了关键的证物。

张百万的证词前后矛盾,反复无常,这其中必然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凤冠霞帔已经找回,张百万又为何说自己女儿诈尸?

而且女儿诈尸跑了,半道还会打晕和尚并换了装束?

这样的理由,实在太过离奇,县令应当不会轻信才对!

......

【张百万因为觉得诈尸的事情太过晦气,所以选择了隐瞒真相,声称女儿的尸体是被偷走的。】

【然而,这个听起来颇为离奇的解释,在杨县令的脑海中经过一番脑补后,竟然被他编织成了一套看似合理的推理。】

【杨县令认为,事情的经过应该是这样的,张百万的女儿确实是自己“诈尸”跑了,可在野外被莫老实遇到了。】

【莫老实看到她身上价值不菲的凤冠霞帔,便心生了歹意,于是莫老实杀害了这位“诈尸”的女子,并取走了她的凤冠霞帔。】

【就在莫老实行凶之际,一位行脚僧路过并目睹了这一切。为了掩盖罪行,莫老实又残忍地杀害了这位行脚僧。】

【他担心别人会看出死者的僧人身份,便把自己的衣服套在行脚僧的身上,接着将尸体丢弃在了一口井中,随后又将张百万的女儿的尸体埋了起来。】

......

各朝古人纷纷鄙夷起这位杨县令来。

张百万那荒诞不经的证词,杨县令竟然轻易相信,甚至还自己编造了一个故事来自圆其说。

可怜的莫老实,就这样莫名其妙成了凶手。

宋慈的眉头深深地拧在了一起。

“真是荒谬!”

先前,宋慈还认为后世办案能从尸体上先寻线索,做的很是不错。

然而此刻,他对杨县令的推断深感失望。

堂堂县令,竟然轻信“诈尸”这种无稽之谈,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莫老实这样的老汉,怎么可能有能力杀害一个常年在外游走且身强力壮的和尚?

更何况,杀人者又怎会愚蠢到将自己的衣物套在尸体之上?

这是生怕别人查不到自己身上吗?

而且本案依旧疑点重重。

有谁真正见过杨百万的女儿“诈尸”逃跑?

莫老实又使用的何凶器将和尚一击毙命?凶器是否已经被找到?

人证、物证都缺少,,仅凭杨县令的一己推论,就要草草结案吗?!

更何况,莫老实一见衙役就害怕,若是真的遇到“诈尸”,恐怕早就吓得不知所措了,怎么可能还能冷静地杀害两人并处理尸体?

这种县令断案,真是不看也罢。

宋慈摇了摇头,继续看自己的卷宗。

......

【张百万被杨县令的推理深深震撼,心中暗自赞叹这位县令的智谋简直如神。】

【周围的观众也无不钦佩,这县老爷太牛了,仅从蛛丝马迹中就能还原出整件事件的经过,真是包拯包青天转世。】

【然而,莫老实却坚决否认罪行,声嘶力竭地呼喊着自己是冤枉的。】

【但这一切在杨县令的眼中,都不过是莫老实企图逃脱罪责的狡辩。】

【于是他开始动刑。刑罚之下,莫老实终于承认罪行。】

【莫老实只能说县令说的都对,承认了自己的罪行。自己是先这样,然后在那样的杀人敛财,接着毁尸灭迹的。】

......

天幕中可怜的老人不知该如何反驳,只能不停的喊着冤枉。

然而,板子并未因此停下,反而更加无情地落在他的身上。

老人的呼喊声渐渐微弱,最终只能愤恨的喊出两个字,我招!

各朝古人目睹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无力。

他们深知,从古至今,屈打成招的悲剧时有发生,而像他们这样无权无势的普通人,往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不公发生,却毫无办法。

他们只能暗自祈祷,不要碰到像杨县令这样屈打成招的官员。

此时,包拯的脸色骤变,他发出一声冷哼。

“什么包青天转世,可别折辱我了。”

“我包拯断案,向来以事实为依据,也有律法可依,绝不会草率定罪,更不会屈打成招!”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一股清流,在浑浊的世间中荡漾开来。

......

【莫老实被迫签字画押后,杨县令把案宗整理好,随即呈报给知府进行复审。】

【他自然没有愚蠢到直接提及“诈尸”,而是说张百万的女儿其实并未完全死去,因不明原因醒来后逃离了现场,不幸地闯入了莫老实的家中。】

【莫老实见财起意,遂将其杀害。】

【根据大清的律法,莫老实此举等同于杀害了两人,其罪行严重至极,按照律法必将受到死刑的严惩。】

【若无任何变故,几个月后,莫老实就会人头落地。】

【但奇案怎么能没有意外呢?】

......

各朝古人对杨县令的行为深感不齿。

明明知道“诈尸”之说荒谬至极,却仍以此为由给莫老实定罪。

然而,在最终提交的卷宗中,杨县令还刻意回避了“诈尸”这一荒谬的理由。

这无疑是杨县令想快速结案,提高政绩。

各朝古人无不同情莫老实的遭遇,而天幕说奇案还有意外。

那莫老实,还会被处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