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那天,贺奕、顾晓晓与韩博士敞开心扉交谈一下午以后。

原本担心的事情都未发生,事情得发展变得顺利了许多。

韩珩韩博士整个人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过去懒洋洋的行事作风改了个彻底。

当天拿给韩珩的那七八个配方,在有材料的基础之下,基本都做了出来,而且还是改良版。

这个效率,让白有志十分惊叹,那天下午顾晓晓、贺奕两个人跟韩博士说了什么,让他有如此大的改变?

而顾晓晓等人最在意的“鱼剂”配方,也都顺利的做了出来,下一步只管安排调动人员学习起来。

顾晓晓也拿出了养殖鱼场的看家本领

《如何通过养鱼发家致富》

——花了3w能量点在商城购买,对外谎称是提前从图书馆淘的,着作人的名字也都模糊。

白有志也在村里号召了钓鱼爱好者,前来参加养鱼培训师班。

三天的招募时间,召集了二十来个人,其中就有贾大爷与赵大爷。

两个人在培训班里算长者,六十多岁的老头子了。

贾大爷与赵大爷,十年前跟着村里人一起扫盲,不然现在认字都认不全,也学不到这门技术。

“白书记,咱们这个班会教学多久,学了有啥用啊?”

贾大爷是听说顾校长牵头搞的这个培训班,白书记负责召集人来上课。

白有志看了看贾大爷,又看向这一屋子的村民,语重心长的说道。

“这门课是为了以后建养鱼场而开设的,专门培育专业的养鱼人,也就是说只要你毕业了,学好了这门课,以后在村里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白有志话刚说完,下面的村民就开始叽叽喳喳的热烈讨论起来。

“白书记,你这话可当真?我们村要开设养鱼场?还拿给我们养?”

一年岁不大约摸二十出头的青年小伙子两眼放光的看着白有志。

“对,你没听错。莽娃子你要好好学,这样以后有一门手艺,有了收入,以后安家立业也容易。”

白有志对这个莽娃子有印象,在白马村是吃百家饭长大了,记不到是哪一年逃荒过来的。

莽娃子本来跟着村里的老人生活,但随着老人的去世,他一个人孤苦伶仃,东吃一家饭,西吃一户人,就这么长大了。

“那真是太好嘞,白书记,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学,好好给村里养鱼!”

莽娃子自幼就经常下河摸鱼,由于经常饱一顿饿一顿,河里的鱼虾就是他的家常便饭,山里的野味也是他打牙祭的地方。

小时候的莽娃子经常跟着顾致民叔叔上山打猎,那会儿奶奶还在,每次顾致民叔叔都会分给他野味让他带回家,这一份恩情他一直记在心里,只是没有机会还。

“白书记,莽娃子年轻人还学的进去,我们这些老古董要是听不懂,学不会咋个办哦,我还是想去挣这个工分。”

赵大爷拍了拍自己头发稀疏的发顶,无奈的对着白有志顺道。

“赵大爷,现在不得工分说法了,都改革开放了,现在流行市场经济,都是直接给人民币或者票子的哦。”

村里的白琴大姐乐呵呵的纠正赵大爷的说辞,她反正还是有信心学得会这个东西,就算学不会,她本身养鱼还是有两把刷子。

“大家静一静,先不要慌着讨论了,先听我说一句,好不好。”

白有志拍了拍桌子,大声说着,台下的村民都安静了下来。

“首先,这个班的开设就是务必要把每个人都教会,学的慢那你就晚一点上工,学得快你就早一点去上工。”

白有志观察着下方村民们的表情,还算清醒,那就继续说。

“然后,由于养鱼场是一个需要时间才能看到成果的工作内容,所以每个人的工资,前期是按照季度结清,也就是三个月给一次,一次性给三个月的钱。”

底下村民开始躁动不安,交头接耳讨论这个工资的事儿,有的人面露喜色,有的人一脸困惑。

改革开放前,村民们打“白工”习惯了,头一回听还有钱拿的活路,都十分的新奇。

白有志挥了挥手,示意安静。他就知道讲工资这个事情会引起骚动,白马村现在都还没完全实行“薪资”制度,还掺夹着物物交换与抵扣。

“工资是初期成立时候才按照季度发,后面等我们养鱼场稳定了,能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了,我们就改成一个月发一次工资。”

一听以后还能一个月发一次钱,台下的村民眼睛更亮了,这不是和镇上的工人一样厉害了,大家的神情都变得激动起来。

“最后,养鱼场已经开始选址了,所以我们的时间并不是很充足,我们需要加班加点的学习,赶在养鱼场正式开场前。”

台下是小鸡点头一样的村民们。

“大家都听懂了没?这个培训班,以后是要天天早上八点上课,晚上五点下课,跟白马村的学生差不多上课时间,现在他们放暑假了,所以我们借用了高三的教室,先上课。”

白有志洋洋洒洒说了一大段,总算是把这件事情大概脉络讲通了。

台下的村民们,看这表情有些懂了,有些没懂,

“没听懂的,也没关系,我把这个培训班的通知事项贴在公告栏,你们慢慢看,看不懂字的问看懂的,再不行就查字典。”

“散会!”

白有志迈着快速的步伐离开了,他要忙的远不止这一件事,顾致民给他在这个暑假,安排的“活”可不少嘞。

而参加培训班的白马村村民蜂拥而至,挤着公告栏七嘴八舌的讨论着这个事情。

“这等好事,没想到我在白马村本地就能享受到,这不比在外背井离乡,累死累活打工强啊!”

一个和莽娃子差不多年纪的青年说道。

“是呀是呀,这个公告上写的,培训班招人不限年龄男女,只要取得培训班的毕业证书,就能安排工作!”

一位白马村的大姐激动着说道,她是外村嫁过来的,就是见白马村发展好,所以外嫁过来,跟着享受了好多福利政策,现在又赶上了这等好事。

“我看中!这个养鱼培训班好!咱们得好好宣传宣传!”

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大爷慷慨激昂的说着。

“不中,不中。就别宣传了,万一岗位不够多,咱们这二十号人还不够分嘞。”

一个小个子大娘有些不好意思的说着,她太想去这养鱼场挣钱了,省的在家天天被儿媳妇说吃白饭。

“许大娘,你说不中也没法呀,这个通知都贴出来了,你也不能捂着乡亲们的眼睛不看呀!”

一个三十多岁的庄稼汉子笑着说道,这妇人心思要不得。

“好了好了,都散了吧,别围着了,看懂了就回家去。”

赵大爷可把徐大娘的话听进去了,他们几个老人家要是一直学不会,比后来者还学的慢,那机会可不就是留给其他人了嘛。

一场热热闹闹的讨论,说散就散,大家都心知肚明是啥理由。

而白有志这边匆匆赶到顾致民家中,将这个养鱼场培训班招募学员的事情反馈给了顾致民,并将二十来号人的名单递了过去。

“老白,这个培训班的年纪差距有点大哦,学习进度不知道跟不跟得上。”

顾致民低头认真的看着这份名单,上面除了名字年龄之外,每个人对于养鱼方面擅长的地方也都写了上去。

“这个当初顾闺女不是说只要肯学,就没问题嘛,所以一开始我们也是这么宣传的,现在改口怕是不好交代。”

白有志想起今天走之前,村民们激动又热烈的表情,便知道他们都很想学这门手艺。

“那就暂时这样吧,到时候先学会的就先上手,后面的就慢慢学。”

顾致民也知道万事开头难,先教出来一批天赋好的,后面再让这批天赋好的当老师教学生,这样也算是双向锻炼了。

“那咱们什么时候去看场子?”

白有志跟乡亲们说已经开始看了,但是其实是为了督促他们学习。

“等我闺女回来后,我们就去水库看看。”

顾晓晓一大早就跟贺奕跑去找韩博士了,也不知道办个啥事儿。

远在山上的顾晓晓此刻正连续打了好几个喷嚏。

“谁呀,这一直在说我,不知道我正在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