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亮剑:我在后方爬工业 > 第152章 艰难的决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有没有人懂标题,是什么意思?)

沈雁离开了办公室后秦晓感慨道。

“终于感受到了老邹坐办公室的感觉了,人还是不能事无巨细的总揽一切。”

秦晓身体上只放松了一会儿,便继续投入到工作之中。

首先他来到军工局起步最晚,也毫无成果的玻璃厂。

“秦局长,欢迎莅临指导!”

秦晓的到来是提前通知了玻璃厂的,但是......

和厂长老付握了握手然后有些不满的说道。

“付厂长,以后我来玻璃厂的次数会很多,这种形式主义还是不要再来了!”

听到秦晓的话,付厂长伸出的双手顿了顿然后,回应道。

“唉!我知道了秦局长!”

小插曲告一段落,秦晓在付厂长带领下认真的观看了下玻璃厂的设施。

进入到厂内,工人师傅正在从坩埚中用特制钢管取出烧的通红的半凝固玻璃液,将钢管放置到一边的架子上后,拿出小一号的铁管放入钢管之中,双手飞速转动嘴巴紧贴铁管向里边吹气。

玻璃液如同气球一般缓慢涨大,等到温度降低后,工人师傅将未完成的吹制的玻璃放入到反射炉当中,烧制到温度恢复后继续一边吹制,一边来回甩动,玻璃因为重力的因素开始慢慢拉长。

在经过一系列的割开,退火炉退火消除应力,最终得到一片厚约三毫米完好的平板玻璃。

制作玻璃的工艺并不是什么难题,最主要在于就是玻璃的配方和配比,付厂长便是不知道这个配比,再加上制作工艺的落后,导致制作出来的玻璃不管是光泽度还是质量都是一言难尽。

看到制作出来的合格玻璃,满意的点头道。

“付厂长,那个关于玻璃厂的计划局内已经下发到厂里了吧!你看了没?”

老付点头。

“我已经看了。”

“对我给你们厂的计划有什么想说的吗?”

“秦局长,我们厂的计划书我已经从头到尾的看了,有你给的工艺资料,为供应实验室和医院供应针管和玻璃用具,厂子里是没问题的,不过最重要的是.....让我们生产的白炽灯泡,这个东西我们从来没接触过,而且你给我们的资料里也没有实在是没有头绪啊!”

秦晓点点头。

这个付厂长是津门一个玻璃厂内的员工,不知道钨丝灯泡的制作也实属正常,看向老付。

“付厂长钨丝灯泡的制作工序你可以放心,我回去后会给你们一份资料,你们按照上面的工艺一步一步的来就可以了!”

玻璃厂的事情搞完,秦晓抬头看天还有很长的时间,完全可以去一趟制药厂!

现在开办学校的资金只能自己筹措,他左想右想最终目光还是看到向了制药厂,大蒜素和青霉素这可是这个时代医疗的大杀器,这种东西才能来钱快些!

来到制药厂前来迎接的是上次参加会议的谢景行。

“你们厂长人呢?”

秦晓有些好奇,上次开会就不是谢景行代开的,这次前来迎接还是谢景行,这让他非常好奇赵石民这一直在干什么?

谢景行把秦晓带到实验室前,非常抱歉的说道。

“老师他一忙起实验来就废寝忘食,但是工厂的有些事情又不能没有人来管,我这个人虽然是他的助手但是天赋实在有限,所以老师就把工厂的管理交给了我。”

说完谢景行就要推开门去叫赵石民,秦晓急忙伸手拦住,看着他不解的眼神,道。

“咱们就不打扰赵老先生了,既然你在管理工厂找你也是一样的!”

接着秦晓将此行的目的说了出来,听到要大蒜素谢景行带着秦晓来到了办公室,拿出一个账本说道。

“这是大蒜素的出库和入库账本!”

说着翻开看了看后又道。

“咱们的大蒜素消耗主要来自于前线的医院,现在医院每天生产大蒜素一万片(每片0.6克),八路军总医院每半个月派遣运输队带走10万片,边区的光华商店是每十天来拉一次,一次一万片。在加上边区医院林林总总的,差不多每月能消耗掉一万多片。”

谢景行将数据说了出来秦晓脑海飞速计算。

现在制药厂每月生产30万片大蒜素,每月消耗差不多二十四万片,每月结余六万,秦晓问道。

“那剩余的大蒜素都存放到哪里了?一共存放了多少”

听到秦晓的问题,谢景行回答道。

“剩余的大蒜素被我们做密封处理,就存放在库房内,等到前方突然爆发大战以备不时之需,而库房呢现在存放大蒜素大概有四十万片。”

听到这个数字秦晓点头。

“非常好,那些密封的大蒜素你帮我保管着,除非前线有大仗,医院急需大量的大蒜素可以不向我报告立即调走外,所有人要动这批大蒜素必须向我报告!”

谢景行点头表示知道了!

“现在这么大的大蒜素产量,农垦部队那边运来的大蒜够不够使用?会不会坚持不到今年大蒜的收获的时候?”

谢景行想了想然后回答道。

“独头蒜差不多已经用完了,接下来就是使用那些分瓣的大蒜,预计产量会下降不少!”

“嗯,”秦晓点点头“尽量保证前线医院的大蒜素供应,这些大蒜素相当于那些受伤战士们的第二生命。”

“放心好了秦局长,这算是不动用我们厂储备的大蒜素,就光前线医院储备的大蒜素就可以支撑一阵子了。”

“希望如此。”

正当两人商量着,办公室的房门被敲响了。

“咚......咚”

“请进!”

谢景行话音刚落,赵石民便推门进来。

“老师!您实验完了?”“赵老先生!您实验完了?”

看到来人后秦晓和谢景行异口同声的问道。

而谢景行问完后飞快的来到赵石民身边,搀扶着。

“小秦你来了......我们刚才正在研究青霉素液如何更易于保存,现在的青霉素液虽然单位大了,但是太难保存根本不适合使用。”

“哦,那赵老先生您研究的如何了?”

“唉!”赵石民摇摇头叹了口气道。“我们一开始使用淀粉制成药片效果不理想,然后又试了几个办法均已失败!”

听到这里秦晓脑中飞速转动,找到了青霉素制成粉剂的方法。

“赵老先生,你有没有想过使用药品冷冻干燥技术?”

听到秦晓口中的这个技术,赵石民眼前一亮。

“这个技术我在欧洲时听说过,但是很少会使用,难道这个方法可行?”

秦晓装作不太肯定的回道。

“应该可行吧,这个东西就是针对溶液的,我也是看到了一些资料,它是将溶液冷冻后在真空环境下进行升华干燥,除去冰晶,等到升华结束后差不多就成为干粉状态了!”

(感谢大家的等待,在下这几天办了件人生大事,实在是无法脱出身来写书,一更奉上实在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