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等粮收到粮仓,他们就要准备下一道工序,就是晒粮。

白天铺在晒场,晚上就会堆起来,但不会收回去,所以晚上需要人守夜。

王兴邦晚上也要值夜,防止那些麻雀小动物跑过来吃稻谷。

王渝也开始忙碌起来,这个时候山上的兔子也非常的肥了,芦苇荡的野鸭子又来产蛋了。

除了腊鸭,还有腊兔子,腊鸡,都能做呢。

可惜现在还没有改革开放,不然做生意一定超级赚钱。

不过等过几年就可以想一想了。

忙碌了一年,又要过年了,今年是个丰收年。

年前又挖了一次鱼塘,今年的鱼也特别的肥。

家家户户都能过个好年了。

今年去姥家走亲戚的时候,还看到了王河表哥的媳妇。

这个表嫂说话大大咧咧的,性格那叫一个豪迈。

这种性格倒是很讨姥爷跟姥姥的喜欢,一看舅妈的脸色就知道,以后可能会有婆媳战争。

今年王渝很忙碌也很开心,唯一有点失望的就是,梁小哥哥自从上次说去参军了以后,就再也没有来信了。

可能是忙着搞事业挣军功吧。

年后,王渝就上初二了,她跟班上的同学关系都淡淡的,唯有同桌陈圆圆时常跟她说说话。

“王渝,我妈说,今年毕业,明年就不让我上学了。”

王渝正在写作业呢,听到这话抬头看了她一眼,“为什么?那你想读书吗?”

看她平时身上带的糖果啥的,陈圆圆家里并不是缺钱的样子呀。

陈圆圆叹口气,“唉,妈妈的工位说要退下来给我上,但是我不是很想去上班。上学多好哇,能偷懒,上班每天都得去。”

“......”打扰了。

你的烦恼我的烦恼好像不一样~

王渝死鱼眼,“你要想上学就让你妈继续干呗,为什么要退下来?”

“我妈的腰不太行了,得修养。”

“哦,那是没办法的,你也要为你妈的身体着想嘛,等你妈养好了,再让你妈顶回去呗。”王渝语气毫无起伏,低头继续写作业。

“唉,只能这样了。”陈圆圆叹气。

王渝没再理她。

等王渝骑着自行车回家的时候,村口有一群人堵在那。

王渝好奇的过去看,在外面就听到那边传来大妈大婶的吐槽声。

“怎么又来了这么多知青,咱们哪有这么多地方给他们睡啊。”

“还有粮呢,不是得分我们的粮。而且你看去年来的那几个,干啥啥不行,逮着饭就死命吃。”

“那30斤粮还不够他们吃的,还得我们倒贴进去。”

“可不是嘛。”

那些知青站在牛车边上,一个个脸色不大好的打量着村子。

王渝冷眼看着,看来都是娇气的知青,不过他们会受到乡下农活的毒打的。

“好了,几个知青,你们的知青宿舍还没有建好,现在得住到社员家里。看看谁家愿意接收知青的。”

“啊,为什么啊,我不愿意。”有知青叫起来。

“嘿,你不愿意,我们还不愿意呢。家里没有多余的房给腾。”

“都下乡了,大城市好,你再回去呗,来这干啥啊?”

“就是。”

自从以前那批知青下地干活,给了村里这些村民不好的印象以后,他们的态度也不好起来了。

“对头,一个个细皮嫩肉的,跟去年来的一样,估计下地都够呛。队长,可不许把他们分我队里!”

“俺也是!”

王家庄村民纷纷起哄,闹得那些知青脸色又红又白。

“好了,别说了!知青点是没有建好,之前就建了两间屋,不够你们住的。

如果你们不想住到社员家,可以跟之前的知青商量,你们换。”

书记对村民说,“我先说了,知青住家里,每人还是补贴30斤粮。”

“能不能多点啊?30斤哪够!去年俺们就是倒贴的。”

“别胡搅蛮缠,就这么多,你嫌少,那就让给别人。”

“诶书记,我家可以。”

“我家也可以。”

出来几家表示有屋可以给知青住的。

刚过来的知青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怎么办,

老知青也过来了,他们自己商量了一会,有人想换。有人表示愿意住到村民家里。

林月月就站在人群里,看着那几个知青里的其中一个女知青。

她知道,那个好命的女知青来了。

“书记,我愿意去社员家里。”一个温温柔柔的女知青站出来微笑的说。

书记点头,“你选一个吧。”

温婉抬头看了眼这几家人,选了一个看着干净整洁的妇女。

林月月了然,果然跟前一世一模一样。

这妇女是罗家的媳妇,家里男人腿断了下不了地,现在一家都需要他媳妇撑着。

家里的细粮都拿去换了粗粮,然后把换的钱,拿来给罗家男人看腿。

知青这个时候过来了,蚊子再小也是肉,30斤粮食也是救命稻草。

让罗家撑过了这快断了粮的时期。

温婉并不缺这30斤粮,家里每个月都会寄东西给她,也算是富裕的家庭。

温婉不缺吃的,罗家都挺喜欢温婉,家里活都不需要温婉干。

温婉在罗家生活得也舒心,并不像其他知青一样,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以至于让她保持着下乡时的心态,助人为乐。

所以看到牛棚的那些臭老九,她才会时不时的施以援手。

等那些大人物平反回去的时候,都记得温婉的好。得了大人物的支持,温婉嫁了个好老公,从此妻凭夫贵。

林月月就是等着大人物被下放,截胡自己去送温暖的。

如果让王渝知道,一定惊呼,这不就是小说里的女主女配吗?

有了第一个知青,就有第二个知青。很快刚过来的知青就被全部安排好了。

等大家都散了,没过多久,一辆牛车悄悄的从村口进来,直接往牛棚那边过去。

上面坐着一个戴着草帽,身着靛青色劳动服的老人。

老人抬起头,一瞬间的气势从他身上散出,又马上消失。

安排好过来的这一批知青,书记又想到了这个时候下放的人。

上面特意交代了不能过于苛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