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暂时来说,分户就成。”王三摇了摇头,“孤要的不是现在,而是未来。

只要分户,就意味着在法理上,租契不会融合。

而且分户,也意味着分家,只要分家,就算再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也得明算账。

只要明算账,就不用担心他们联合欺辱村人。

至于大地主,嫡系必须走,之前持有土地的人必须走,只要头没了,剩下就算有点见识,也没足够威望。

敢乱来,有法律兜底,有考功兜底。

只要朝廷和地方官为了自己的官帽,这些人就是纸老虎,就翻不上天来。

再说了,能开得起八十亩田产的户很少的,一个村能有两三户都谢天谢地了。

根据最近孤派遣下去的宣传队调查来看,农村之中只有他们才有余力土地改良,提高粮食产量,甚至修建道路、水利、使用机械也是他们最为积极。

因此,我们现在暂时能做的就是保证赤贫、佃户分到土地,变成贫农。

然后鼓励赤贫、佃户、贫农组建合作社,将他们的土地组成股份,并入合作社内,如此一来,就算赤贫、佃户、贫农之中,有人因为疾病无法耕种,最少也能留有兜底的土地。

要是急需用钱,那么这些土地就流转在合作社内,作为合作社公产,等他们缓过劲来要么按照市价赎买,要么自己去重新开垦就成。

而合作社的土地是不能续约的,转租的租期多少,到期就自动收回村集体,由村集体重新分配给新一代分户出来的农民。

至于弄虚作假,也不用担心。

承包支出的租金,一部分留给村内,一部分留给县内,都是用来平农业水利建设的账目的。

想来没有上上下下为了自己的帽子,没有哪个官吏不想看到村子的收益变高。

所以,我们限制的其实出现百亩以上的地主出现,以及协调本县域内水源的分配,不能让一个村豪富,也不能让其他村挨穷,尽可能将农村变成兜底百姓生存的基石。

而对于富农、中农,他们虽然也会下地干活,雇工也分长工短工。

我们不禁止他们雇工,但长工该签契约,短工可以不用,但时薪不能太低。

不过没事,孤接下来会加强农场和国营工坊的建设,稍微提高一下农场和国营工坊的生产待遇,并且在农闲的时候,专门对贫农家庭招揽点丁余。

只要好好干活,也能让他们获得额外资本积累。

有了钱他们也能开始对土地改造,提升产量。

同时有农场和国营工坊招工,也能压制一下富农、中农对于时薪的欺压,温和竞争,对各方都有利。

总之,眼下的规划,孤也只是为了降低非重点军事地区,土地分配的反抗烈度,才做出的妥协。

只要地主们离开乡村,就等于摧毁了旧统治阶级。

我新顺国才好培养自己人。

尤其是本地贫农招做兵备,将来从中选拔优秀子弟进入正军学习。

他们当过兵,上过战场,读过书,回去地方也能跟官府形成合力,帮助新顺国更进一步纠正历代遗留的陋习。

至于发往前往城市的地主们。在城市内,只要乖乖劳改完成,出来之后,立刻按照坊民的待遇分房给他们。

如果他们真的有能耐,开得起工坊,赚得了钱,交得起税,咱们得鼓励。要是做不到,败落了,那只能说他们赚的钱不是靠自己的本事,而是大势。

靠大势走运气赚来的钱,终有一日会因为时运和能力而亏光。

我还是那句话,风口在,猪都能飞,现在风口没了,如何把握下一个风口,就考验能力了,真正的强者除了善于抓住风口,更要善于寻找风口。

就跟咱们一样,一样是造反,我领着你们,两年多点,跑完了别人五六年的路程。

接下来,我们会越来越大,越滚越快。

因为明末,我们就是风口!新顺就是大势!接下来的五年计划做好,将内外修炼好,不用贪快,也不用自艾,目标有,风口在,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相信自己,今日大家居于此,就代表了诸位已经踩在了时代的风口上!

今后你我领航,谁与争锋?”

“是!大王英明!”众皆拜,又吃了一大口鸡汤,把他们给激动坏了。

但没人觉得有问题。

毕竟现在大部分的路,都是王三指点的,大部分人都经历过圪垯山的修炼,王三当初细细琢磨的一批人,现在也逐渐发光发热。

“好,那么接下来第四点,是关于学部的课纲。”

王三看向学部,居于此位的都是明朝教习、训导之类的,要么就是进士甚至就是巡抚。

比如麻僖,比如岳和声,再比如胡廷宴。

全是大人物。

王三手中实在是没人了,这才选了他们,毕竟课纲之中的文学,主要是文史类,这个需要老学究们的参与,毕竟意识形态,自然还是需要以中华为重。

想来想去,就这几个人勉强能当得起。

其他科目,王三可不会轻易放给他们,肯定要自己捏着。

当然,文学课纲问题,倒也不是很难。

毕竟大同出于《礼记》,只是被王三标新立异了,因此说到底,如何编写课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瓦解儒学霸权。

王三看向他们,在秦镗、蔡正权一干人等的瞩目之下,说道:“七科各有侧重。

其中的文学,顾名思义,赏析古今文章诗词,明晰古往今来历史,通典历朝历代风雅。因此,孤系统的整理了一套大纲。

是以朝代为脉络的历史大纲,你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将我节选的时代,提到的人物,将他们人生经历、故事、传记等摘录出来,然后重新安排,串联。

就跟写八股一样,以这个人物作为破题,贴合大同论的方向,重新塑造一个史观。

那就是——富强、威武、文明、和谐、自由、公正、秩序、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个字。

记住,文学穿插的诗词,只是陶冶情操。

真正要让老老少少都潜移默化的明白,我生于中国,长于中国,中国自开天辟地以来,便是此间世界唯一传承不断,绵绵不绝的族群。

管你是归化、顺化、启化、迪化,不论什么教化,最终都是要让世界一切生灵都明白,唯我中华,如山如岳,巍峨正气。

或许我们遭遇了匈奴、但我们击败了他们,虽十世之仇,犹可报也!

但也有没完的仇,比如眼下正在四溢破坏我们族群同袍的女真人。

觊觎我们沿海的红毛人,更有连续数个朝代搅乱沿海的倭寇。

这些,都未曾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