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姜阿爹他们赶在最后一抹暮色进了城,到家时天色已经昏暗了。

驴车刚在门口停下,前院里的几只猫听到动静,扒拉着大门喵喵叫唤着,小哥俩听到声音就跑了出来。

两小孩够不着门栓,就趴在门上侧着耳朵听了听。

“肯定是爹他们回来,我去叫阿娘过来,你在这里等着。”

姜诚说着就一溜烟跑回后院。

姜浩看着哥哥跑远,便隔着门朝外面大声喊爹。

可惜外面的三人没有注意听,他们正忙着卸车。

很快姜阿娘她们都过来,大门被打开,三个大人三个小孩四只猫一起踏出门槛,便看到地上放着几十袋麦子。

姜阿奶朝他们问道:“都饿了吧,饭菜快好了,晚上煮得比较晚,估摸着你们回来的时辰才下锅的。”

姜恒笑着回道:“还好,我们路上吃了点心。”

“那行,搬完就吃饭。”

“麦子放前院的屋里就行了。”姜阿爷在一旁喊道。

“知道了。”

姜阿爷又道:“阿恒,你先跟我去还驴车,再耽搁下去车马行就关门了,麦子让你爹慢慢搬。”

晚上车马行会开一小扇门,经营到戊时,供人还马还车的。

“对了,它们进城时有吃了野草,你再喂一把苞谷就够了。”

“好。”姜恒应着,回屋抓了两把泡软的苞谷出来喂驴。

姜瑶把袋子挪到门边,听到这话,便说道:“阿爷,还是我跟着大哥去还吧,你进屋歇歇。”

“你可以吗?晚上可不好赶车。” 姜阿爷不放心地问道

“可以,街上有灯光,一点也不碍事。”

“那行,你们兄妹俩去,早去早回。我们等你们吃饭。”

“别,你们先吃,晚上街上人多,车走得慢,我们回来还要一会呢。”

“那行。”

等两头老驴吃好苞谷,姜瑶才和大哥一人赶着一辆驴车出了巷子。

几十袋麦子,大家或挪或扛,很快就都搬进屋里。

前院的侧屋点了两支蜡烛,把不大的屋子照得亮堂堂的,这是他们平时吃饭的屋子。

姜阿娘端着一锅汤色澄亮的鸭肉过来,这是姜瑶新做的菜品--酸萝卜炖老鸭,这道菜没有在店里卖过,因为家里的酸萝卜只有一坛。

这坛酸萝卜还是姜阿奶去年年底泡的,用泡菜水在老坛里泡了几个月,味道非常的酸爽。

酸萝卜老鸭汤是一道经典炖品,做这道菜很简单,花椒、葱头、姜片爆香,之后放入焯过水的鸭肉爆炒。

等鸭肉的皮被炒到紧缩,颜色变得微微发黄,便可以加入清水和一点干笋和黑木耳一起炖,先炖约莫半个多时辰。

等鸭肉基本熟了,就放入酸萝卜,继续炖到鸭肉软烂、酸萝卜入味就可以出锅了。

这道菜在暑热时吃也很合适,民间有“大暑老鸭胜补药”的说法,可以生津开胃、去燥。

姜阿爹搬完麦子,过去井边洗了一把脸过来,看了眼桌上的菜,只有一盘糖醋排骨,便问道:“还有菜吗?我去端。”

“还有一锅炖鱼和一盘青菜,青菜刚下锅,娘正在炒。”

“行,我去端鱼。”

“好,记得戴厚手套。”

等青菜上桌,姜瑶和姜恒还没回来,姜阿爹说道:“菜齐了,爹、娘别忙了,咱们先坐下来吃吧。”

“好。”姜阿奶拿着两个汤钵出来,“给兄妹俩盛一份出来,咱们就开吃了。”

“好。” 姜阿爹接过汤钵,鸭肉和鱼肉给盛了一份出来。

-

大街上,灯光明亮,人头攒动。大路中间的车道虽然车不多,但是走的人多,兄妹俩干脆下车拉着驴车走。

“大哥,你饿不饿?”姜瑶微侧身朝后面的姜恒问道。

姜恒微扬着声音回道:“有一点点饿,不过还能忍受。”

“我这有猪肉脯,你要不要吃?”

“不吃了,今日吃了不少,不想再吃了。”

“行吧。”

兄妹俩半走半赶着车,两刻钟后才到车马行,赶着点还了驴车,两头驴似乎不舍得他们,蹭了蹭他俩的手,黑溜溜的大眼看着她们。

姜瑶看它们有趣,便从荷包里倒出一把炒豆子,放了一点异能进去,摊开手心喂给它们吃。

“好了,走吧。”

等它们吃完姜瑶轻拍拍它俩的头,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觉得她能从老头驴的眼中看出它们的开心。

出了车马行,兄妹俩快步往回走着,突然听到有人在叫姜恒的名字。

抬头一看是严礼,他坐在马车上朝她们挥手,“我看你们走得匆忙,是不是要回家?上车我送你们回去。”

“要坐吗?” 姜恒低声问姜瑶,怕她觉得不自在。

姜瑶点头,“坐啊,时辰不早了,我这有一小包猪肉脯,一会就当谢礼。”

“快上来呀。” 严礼看出两人的神情,便催促道。

“好。”

上了车才发现车上还有一个青年,车内光线昏暗,看不清青年的长相。

严礼为他们介绍道:“这是我二表哥李霁。表哥,这是我好友姜恒和她的妹妹姜瑶。”

三人互相点头当做打了招呼。

之后一路上三个青年便说着话,姜瑶在一旁安静坐着,没有仔细去听他们说的话,她在心里数着时间。

约莫过了一刻钟,马车在姜家门口停下。

兄妹俩下车,姜恒接过姜瑶递过来的猪肉脯,笑着对严礼说道:“谢了,这是瑶瑶自己做的肉脯,给你们尝尝。”

严礼脸上的笑容更大了,“这怎么好意思呢,这猪肉脯在外面店里卖的可不便宜。”

话是这样说着,手却很诚实的接过袋子,“你们太客气了,我收下了哈,瑶瑶做的肯定比外面卖的好吃。”

姜瑶在一旁听着失笑,笑容刚露出来,便察觉到有人看她,抬起眼,左右看了看,没发现什么。

一回神,严礼的马车已经掉了头要离开。

“进屋吧,好饿,吃饭去。” 姜恒说着拉着妹妹进了大门,他爹早就开了门等着他们。

侧屋里,大家吃完饭也没离开,边说话边等兄妹俩回来。

“阿爷,这次亩产有多少?”姜瑶舀了两勺酸鸭肉汤拌在米饭上,边吃边问道。

姜阿爷闻言乐呵呵道:“跟去年不太一样,去年每亩产量都很平均,今年有五石的、有五石多一点的,也有四石多的。

咱家分了块二十五石,还有几袋运不回来,过几天不是要去给辣椒和番薯施肥吗?到时再运回来。”

姜瑶点头,看来加了异能的麦种种了两季,产量还是挺稳定的,有降也不会降太多。

不知道老家那边和宋恂那边种出来的效果怎么样?

-

另一边,马车刚驶出巷子,严礼借着街上的灯光,打开纸袋,拿出猪肉脯吃了起来,“好吃,和店里卖的味道一样,二表哥,你也尝尝。”

李霁吃了一片后说:“你好友也在国子监读书?”

严礼嚼着肉,含糊应道:“是啊,他在四门学。”

“那家蛋糕店不会是他们家开的吧?” 那家店背景可不一般。

“不是吧,他家开的是一家小食肆。他们应该开不起那家蛋糕店。

他家食肆饭菜的味道挺好的,你刚回京,还没去吃过吧,改日我带你去。”

“没吃过,明日我自己去吃。”

说话间,马车在长安街的侯府停下,李霁下了车,顺带把严礼手上的纸袋子抽走,“走了,你回吧。”

严礼愣了一下反应过来,探出头喊道:“哎,表哥,你拿我袋子干什么?”

李霁没有回他,背着他挥了挥手,走进高门大院里,在前院的廊下,看到六岁的小侄子在扎马步,小厮提着灯笼在一旁守着。

“又被你爹罚了?” 李霁走到侄子面前,靠坐在廊栏杆上问道。

“二叔。” 小孩子乖乖喊了一声,然后憋着气不说话。

李霁看着他小脸涨得通红,问道:“还有多久。”

“半刻钟。”

晚风习习,李霁没再说话,人隐入光影里。

半刻钟后,李霁牵着小侄子回到他自己的小院子,把手上的纸袋子塞给他,看着侄子皱着一张小脸,揉了揉他的头发说道:“明日带你出去吃好吃的。”

小孩看着二叔离开自己的院子,便回了房间,打开二叔塞给他的袋子,见是肉,小脸更皱了,像核桃皮。

小厮看小少爷看着袋子发呆,提醒道,“少爷,要洗漱吗?热水已经备好了。”

“好吧。” 小孩把袋子放桌上,想了想,觉得不能辜负二叔的心意,翘着兰花指,捏起一片肉放进嘴里吃起来。

嚼着嚼着小脸像打了破尿酸,嘭嘭嘭,干瘪瘪的小脸一下子返老返童。

继续嚼着,小脸又皱了起来,张开嘴,吐了一口带着一丝鲜血的肉沫出来,他的牙掉了!

-

义县,姜直家和姜三叔家去年种的冬小麦正在收割。

“怎么样?二哥,你家的有多少?有没有那个数?”姜三叔割完麦子,站在地里朝姜二叔问道。

“这还没晒,也没脱粒,不好说。不过我看每亩都比往年多了一担,应当差不了。”姜二叔回道。

“那就好,我这边也差不多。今年可以多种个十亩,对了,大哥,地里的那些呢?”

姜二叔:“那些就和我们往年一样,稀稀疏疏的,请帮工的钱都挣不回来,我看咱们就自己动手帮忙割吧?”

姜三叔苦着脸,“有二十亩呢,咱们要割三、四天,这接下来就要插秧苗了,家里哪忙得过来,就请两个人帮忙割呗,大哥不是给了钱了吗?”

姜二叔轻哼一声,朝他嚷道:“你就是懒得出力,麦种、辣椒种、番薯是大哥免费送你的,是我儿子辛苦运回来的,你就坐在家里啥也不用做,就什么都有了。

这两年你拿了大哥多少好处了,吃的、用的,现在连帮忙割割麦子也不愿意,要请帮工行啊,咱俩出钱请。”

姜三叔:“我哪有钱啊?”

姜二叔:“没有钱,总有力吧。你忙,我也忙,谁不忙啊。” 姜二叔越说火气越大,“啥都不用干,净想着拿好处。”

本来是高兴的一天,现在被搞得一点心情也没有,看姜三叔不再说话,安静得像只鹌鹑,而旁边的三弟妹和侄子侄女也不吭声,他更生气了。

爹娘、大哥不在这里,他自觉的当起他们的角色,管着弟弟,却忘了他们已经分家了,各自儿女成群,也各有自己的私心。

-

另一边,淮山县。

宋恂比姜瑶她们早半个月收了冬小麦,这批九月初就种了,这会已经收割完,产量和姜瑶她们差不多,均产也有五石。

等晒干脱了粒,给各家农户留了一袋当种子,其他的都被他买了下来,价钱是按照他们当初定好的,比粮商收购的价格略高一点购买。

买回来后他换了另外一个村,发给更多的农户种植这一季的春小麦。

-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眨眼间便到了夏至。

这日天亮得特别早,碧空万里,微风习习。

姜瑶从热气腾腾的烤房里端着一个蛋糕坯出来,进了另一个房间,打算开始抹面裱花。

潇舞找了过来,“瑶瑶,有一个大客户的蛋糕单子接不接?是一个大豪商,钱很多的那种。

他想做个大的,多层的蛋糕。”

姜瑶闻言,抬起头来问道:“他想要多大?几层?”

潇舞:“六层,大小那当然是越大越好了。”

姜瑶思索了一会后说:“咱们的烤箱,换个大的烤盘,其实能烤十五寸的蛋糕出来。十五、十二、十、八、六、四,应该能放得上去,就是这种就不好运送。

如果怕塌了,还有一种,就是做个一层一层的蛋糕架。

潇舞:“蛋糕架?是什么样子的?”

姜瑶:“一般是蛋糕做好后放入一个个托架上,然后再做边缘的装饰。蛋糕的中心要提前挖一个孔,这样不会影响蛋糕造型。到现场再把架子组装好,不过这个架子要做得好看才行。”

潇舞:“你画出来我琢磨看看,运送了话……如果是上门做呢?去客人府上做,开宴前在现场做好,都不用搬运了,多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