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赢在过去 > 第179章 决定买下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桃园村村民得到消息,可以优惠购糖,都跑来张明海家登记求购。

已经卖拓拿到钱的村民,虽然可以购买二十斤,但到手的银钱又要花出去,他们可舍不得,最多只买十斤。

还没有砍拓的村民,可以直接从卖拓所得银钱里面扣,银钱未过手,他们倒是舍得购买二十斤。

和张季远预想的有点差距,这很正常,张季远漏算了村民并不富裕,怎么舍得花大价钱去买糖。

其实村民们买不买糖,对张家三房来说影响不大,糖会批量卖给陆家。

拓种是赊来的,村民们怕还不起钱,所以很用心打理。

张季远算了算,带自家种的拓,保守估计产糖量八万斤左右。

村民们一两千斤的购买力,怎么说也影响不了全局。

而且卖给村民确实是优惠价,比批量卖给陆家还少二十文。

陆家虽然收到消息,但并没有要求降价,知道张家这一举措,是为了回报乡邻。

张季远已经卖了两万斤糖给陆家,得了二千四百两银子。

前期垫付的拓款,平账后还绰绰有余,糖坊已能正常运作,不需要再垫资。

方盈从花果山回来,刚走到院门口,看到张季远急急正要出门。

方盈顺口问了一句:“三弟,你急匆匆出门,干嘛去?”

张季远停下脚步,望了方盈一眼:“库房里又存了两万多斤糖,大嫂,我去点一下数,明天去送货。”

方盈想到什么,糖坊开工差不多一个月,过两日该给雇工发工钱了。

“三弟,你要是缺钱,跟我说一声,我这有。”

“大嫂,前面一批糖卖掉,得了二千四百两银子,已经够糖坊运作,现在是陆家催得急,很快要过年,陆家想拿货运去京城售卖。”

张季远一口气说明原因,方盈看他确实忙就不耽误他了:“那你快去忙吧,忙完早点回来吃饭。”

张季远应了一声:“好。”就走了。

晚上吃过饭,又到家庭夜话时间。

方盈想到张季远越来越忙,应该有一个得力帮手才行,于是提议:“公爹,三弟以后会越来越忙,要不买个小厮培养,做他的得力助手,你看怎么样?”

张明海瞅了方盈一眼:“这才吃上两天饱饭,就想让人侍候了?”

方盈委屈:“我不就想着清点库存,赶马车送货这等事,不用三弟亲自去做。”

张明海不赞同:“可以从族里雇人去做,何必买人?”

“公爹,库存重地,你能放心让外人去看守吗?千防万防,家贼难防。”方盈就是把可能会发生的事,扼杀在萌芽状态。

张明海沉默了。

古代非常重视宗族观念,一旦发生家贼这种事,为了声誉,总是息事宁人,能不报官就不报官。

那吃亏是自己家,开了个头,别人会以为自己家好拿捏,有样学样,总来偷自家东西怎么办?

沉默半晌,张明海嗫嗫说道:“那二哥一家总该能信吧。”

方盈点点头:“二伯家是可信,问题是二房长孙张仲卿要管理二房土地,张仲谋读书好,张仲达喜欢舞刀弄枪,干不来这细致活儿,张仲满是季富哥长子,季富哥要他多读点书,还有季民哥长子,张仲新也是。”

听方盈这么一分析,张明海确实觉得无人可用,但又不想买人,觉得一旦买人,家里就不同了,和族人疏远了一般。

“公爹,其实我也不喜欢买人,把人当货物买卖,觉得太不人道,但为了防止以后跟族人产生不快,买几个助手很有必要,其他不涉及银钱的事,咱们可以请族人来做。”

张季远见方盈说完,连忙赞同:“我觉得大嫂说得对,财帛动人心,一旦有家贼,族长里长肯定把族人的利益摆在第一位,那咱家的委屈,找谁说理去?”

张季宁也附和:“三弟说得对。”

三对一,张明海完败,他环视一周:“你们都同意买人?”

家里除了张明海皆点头同意,就连小石头都在一旁咿咿呀呀。

就连李玉荣都觉得,自己儿子是在表达同意之意。

“只是你们觉得,买了人,会不会和族人疏远了?本来可以请他们干的活,自家买人来干。”一辈子当农人,突然家里要有下人,张明海有点接受无能。

方盈倒是可以理解,身份的转变,一时无法适应。

“公爹,嘴长在别人身上,咱们不能控制别人说什么,咱们做好自己就行。”方盈安慰张明海。

王秀莲也说道:“都几十岁的人了,半脚踏进了棺材,还怕别人说什么,咱们又不是做坏事,坏事才怕别人说。”

方盈呵呵笑:“娘是咱家的定海神针,她说的话总是一针见血。”

王秀莲故意瞪方盈一眼:“贫嘴。”

方盈继续装傻呵呵呵。

今年因为采买桂花,送香皂的量都翻了一倍,家里又多买了两辆马车。

刚开始放牛养马,是二房的人帮忙,后来办了村学,他们要读书。

养牛马这事,就请村里家里没有壮劳力的人来做。

方盈见买人的事,再无人反对:“明天我跟三弟一起去送货,向陆管家打听哪一家牙行靠谱,再去看看。”

张明海终于松口:“那这事大儿媳妇来安排。”

方盈想想说道:“咱们先买一个,给三弟培养成助手,以后有需要再逐个添人,那样就不会显得突兀。”

“大嫂说得对,以后张仲元去县里读书,肯定也要添个书童。”

张季远现在跟四方打交道,不再是以前的农家小子,眼界自是无法比。

不是自家妄自菲薄,要是别家这么有钱,早就买下人显摆,自家还是低调。

别人买下人侍候摆阔气,自家买下人培养成事业助手,用途还是不同。

买了下人,老院子这边就住不下了,要到嫂子给自己建的新院子住。

去年秋收以后,大嫂以为自己今年相看,有可能成亲就把房子建好了。

张季远想到住到新院子,以后吃饭要来回跑,就有些不得劲。

方盈见张季远刚才还兴致勃勃,现在兴致缺缺,于是问道:“三弟,是觉得给你买的下人少了?”

“那倒没有,只是想到要住到新院子,吃饭来回跑麻烦不得劲。”

“三弟,有了小厮,你可能让他端饭过去给你。”

“大嫂,那不用,我还是喜欢跟家人一起吃饭,一个人吃饭没意思。”张季远撇撇嘴。

买下人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