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字并肩王杨林 > 第416章 隐居苦学,终云开月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6章 隐居苦学,终云开月明!

李密被萧皇后所迷惑,一时难以自持,竟然任由萧皇后将其引入寝宫,被萧皇后推倒在凤榻上,萧皇后欲火焚身,就主动和李密在凤榻上,颠鸾倒凤起来。李密“初出茅庐”,何曾见识过如此主动的热辣娘子,一番云雨,让萧皇后折磨的畅快之情,蚀骨侵髓,一时达到快乐之巅,简直妙不可言。

有了第一次的鱼水之欢,就难免经不住诱惑,再有第二次、第三次,以致无数次的欢愉。巡游结束,回到东都洛阳,萧皇后依然耐不住寂寞,寻找机会,和李密私下幽会。偏偏皇上杨广,万千宠爱,得之不尽,又经常四处巡游,经常撇下萧皇后独守“冷宫”。可怜萧皇后,“爱上了一个不回家的男人”,只得自己寻找个温柔乡,在温柔乡里和李密享受快活。

李密是事前既渴望又期待,事后想想就后怕的不得了。这万一此事泄露出去,不但祖宗的脸面被自己丢尽,自己也会死的很惨。更何况自己正是青春大好年华,怎能只做一个小小的仪仗侍卫,就止步不前,为此自毁前程呢?

终于,李密心一横,牙一咬,辞去了宫中仪仗侍卫的差事,跟随老师包恺,隐居读书,他乡避祸去了。

越王杨素协同其子杨玄感,有天途经李密隐居读书之地,只见此地青山碧水,景致迷人,越王杨素不由信马由缰,慢下来欣赏秀美山乡。兴致正浓之时,见一队牛群走来,走在前面的黄牛背上,一位书生打扮的年轻人,骑着一头黄牛,牛背上盖着一块蒲草坐垫,还把一套《汉书》挂在牛角上,一只手捏着牛绳,一只手翻书阅读。

越王杨素见了,颇感新奇,便催马来到这位年轻书生的旁边,轻声赞道,“哪里的读书人,这样好学?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好不逍遥快活。”

这位年轻书生,抬头看了看越王杨素,又看了看旁边越王杨素的大纛旗,赶紧跳下牛背,向越王杨素施礼说道,“学生李密,拜见越王爷。”

越王一听此人就是李密,也下马拉着李密的手,热情的说道,“原来你就是李密,本王对你早有耳闻啊,不知你看的什么书,如此让你着迷啊?”

李密回答,“学生正在看的,是汉书史记里的《项羽传》。”

越王杨素惊异的说道,“噢?项羽,看来你如此勤奋,是想不学一人敌,而想学万人敌了?”

李密说道,“王爷过誉了,学生读书,只是为了不辱没家风,不丢师长的颜面而已,如何能学到万人敌的本事。”

两人越谈越是投机,后来竟然面对面席地而坐,谈论了一两个时辰之久,到最后依依惜别。越王杨素看着李密离去的背影,对自己的儿子杨玄感等人感慨的说道“:我看李密的学识气度,你们都赶不上。”

事后,杨玄感记住了父亲的话,再加上自己也对李密十分欣赏,于是就经常多次单独拜访李密,两人竟然成为了知己好友。

这时候杨玄感正为举兵反隋,招贤纳士,积蓄力量,怎么会忘记李密这样颇有学识见地的贤良之士呢?于是命人将李密悄悄的接到了自己的府中,并将自己的心腹大事和盘托出,向李密问计。

李密对皇上杨广的昏聩和倒行逆施,痛恨已久,如今天下百姓民怨沸腾,各地义军,纷纷揭竿而起,无不昭示着大隋气数将尽,时势造英雄,有才能的人,当然渴望在风云变幻中,施展毕生所学,建立丰功伟业,青书史册留名。

于是李密斟酌再三,为杨玄感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李密对杨玄感说道,“ 上策是您出兵攻下涿郡,扼住咽喉山海关,如此使隋军一旦失败,便只能溃散关外。中策则是攻占长安,占据关中和隋炀帝对抗,楚公占据关中,再拿下益州之地,就占据的一争天下的主动。昔日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蜀国昭烈皇帝刘备,六出祁山伐魏,莫不都是如此。下策是率奇兵突袭攻打洛阳,直接拿下东都,直接擒获宇文化及,让皇上也有朝难回。

杨玄感听了,鼓掌称赞妙计,高兴的说道,“三条妙计,都是决胜锦囊,我得先生相助,胜过高祖得到韩信、张良,刘皇叔得遇伏龙凤雏啊。不过,我还是觉得先生的下策,才是上上之策。现在朝臣们的家属,都在洛阳,如果不攻取它,怎能影响世人?并且经过城镇却不攻打,用什么显示威力?”

然后,杨玄感又将自己如何遇到燕刀门掌门燕庆,打算利用此人,成为自己攻打洛阳的秘密武器。

李密听后,连连点头,并和杨玄感商议出了一条妙计。

杨玄感心中有了好主意,便命人在城头上,升起了一面三色的旗帜,然后杨玄感便撤去一些闲杂的侍卫,只留下几名侍卫中的高手,然后静静等待燕庆的到来。

这一日深夜,眼看定更时分,杨玄感稳坐书房的桌案前,寂静的夜色里,忽然有一阵冷飕飕的阴寒之气起来,杨玄感心里暗道,“看来所等之人,已经马上到来啦。”

正是:心中定下应对策,只等半夜暗访客。

利益相同皆是友,就看谁主散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