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有凤难仪潇湘妃 > 第329章 薛文龙力争从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贾母道:“宝玉,你可知道你四妹夫是谁?他就是你的好朋友柳湘莲。你四妹妹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和你云妹妹一样,现在她们两个听说又有好事了。你林妹妹已经生了三个儿子,妙玉也有两个儿子了。”

宝玉听了,长叹一声道:“老太太,我去辽东时,柳湘莲来送过我,我知道四妹妹已经嫁给了他。四妹妹嫁给柳湘莲,堪称绝配,她们一定会幸福的。”

宝玉说罢,看了看身边围着的人:贾母满头银发,脸上写满岁月的沧桑;邢夫人虽然不到六十岁,但也两鬓斑白,粗布头巾,身上围裙,手执扫把,似乎无限惆怅,俨然当日大观园做粗活的老嬷嬷;平儿和秋桐是普通妇人装扮,和原来府中的二等仆妇一般;赵姨娘穿得齐整些,手里还拿着未完工的鞋子,无喜无悲地看着众人;巧姐站在平儿身后,只静静地看着宝玉宝钗几人。

宝钗上前扶住贾母道:“老太太,都进去坐吧,我去收拾屋子,让莺儿去帮厨下做饭,我还带了一些菜过来。”

贾母见贾葵长得眉清目秀,就如少时的宝玉,忙点头道:“好,琥珀,去拿些吃的给葵儿吃。”

不一会儿,贾环从外面回来,得知宝玉已经回来,忙过来说话,又对贾母道:“老太太,我已经去打听了,现在京西军营和城东军营正在招募新兵,我明天就去报名。”

贾母叹道:“环儿,你要告知你父亲母亲,我老了,只盼你们叔侄能争气,让我们贾府还可以看到希望。”

宝玉看着贾环道:“环儿,你真决定要去从军了?”

贾环认真地说道:“怎么不真?我还在辽东时就有这想法了,薛表哥也说去。在辽东历练了近两年,我不信还比不上那些新兵!”

贾环说罢,又看着宝玉道:“宝哥哥,我看你还是好好读书吧,从军你实在不行。”

贾母问道:“环儿,这么说姨太太家的蟠儿也要从军了?”

贾环点头道:“老太太,薛表哥自己是这样说的,我明天再去问问他,他会去我们就一起去报名。”

半个时辰后,贾政带了阿福回来,贾环又把要去报名从军的事情说了一遍,贾政道:“也罢,你有这样的志向,我也不好拦你。我们祖上也是行伍出身,不求你能建功立业,能有一个养家的职分就行了。”

贾环听了大喜,忙道:“父亲这样说,我更有信心。我现在明白了,我要向三姐姐学,男儿应当走出去历练,想当初北静王,冯驸马,三姐夫,他们都在军营历练过,我想终有一天,我会有职分的。”

次日一早,贾环果真收拾了一个小包袱,说要去京西军营报名,贾母想到路途不近,给了五两银子做盘缠。贾环告别众人,大步走了出去。

贾环出去不久,只见贾兰和李纨也过来看视众人。贾母见贾兰已经是一个结实年轻的小伙子,虽然没有宝玉俊朗,可是长得齐整,反比宝玉多了一份成熟和刚强。

贾政见贾兰意气风发,也颇得安慰,又把对宝玉说的话再说了一边,贾兰听了道:“爷爷放心,我和宝叔在回京的路上说了,环叔和薛表哥青去从军,我和宝叔学文。我母亲已经帮我准备了所有的书,下个月春闱我先去试试运气,可能希望不大,但是我相信,三年后肯定有希望的。”

贾政听了点头道:“好兰儿,有你这样的话,我也放心了。今儿难得你们母子回来,就这里用饭。”

贾兰道:“爷爷,我今儿过来,除了见老太太和你们,还想去家庙祭祀一下祖母和我父亲。”

贾政点点头道,看着宝玉道:“宝玉,论年纪你最大,现在环儿和兰儿都有了自己的主意,你要带好样才是,一会儿你和兰儿一起去家庙。”

贾母听了,忙让平儿去准备祭品让两人带去。

却说此时的薛家,薛蟠也正在和薛姨妈商议,说自己要去报名从军,薛姨妈却不同意:“蟠儿,你出去两年多,你看你现在就像一个罗汉似的,难不成你在军营一点不觉得苦?我们好歹还有一个铺子,你妹妹说生意也不错。现在宝玉回来了,你妹妹自然要回去。原来宝琴说过,铺子里没有自己人是不行的。只要守好这个铺子,我们一家衣食无忧,你何苦去军营自讨苦吃?”

薛蟠急道:“妈,你原来老说我只会花钱不会赚钱存钱,那是因为我确实不喜欢忙生意。现在我在军营历练了二三年,我也知道军营的一些规矩。只要能建功立业,从军不是没有希望。你看冯紫英几兄弟,哪个不是从军营走出来的?人家老三才十三岁就去京西军营,神武将军五十多还在任主帅,我现在正当年轻,还怕弄不到一个谋生的职分?反正我是去定了!铺子的生意,妹妹已经熟悉了,就让她和莺儿两个继续去管理,不就妥了?”

薛姨妈道:“蟠儿,我不是说了,宝玉回来了,你妹妹肯定要回去的,哪还能再住这里?再说,你现在着急的不是去谋职分,要先给我找个媳妇才好,就子凌一个孙子,我们家太少人了。”

薛蟠听了,笑对薛姨妈道:“妈,我也想要媳妇,可是我看上一个人,又怕你和妹妹不舍得。若是你们真心为我好,娶她是十全十美的。”

薛姨妈惊问道:“蟠儿,你想娶莺儿?”

薛蟠道:“是,妈,你想想,莺儿一直在我们家,若是她做了我们家的媳妇,你还愁什么?她现在跟着妹妹会做生意,模样性子也是好的。再说,宝玉虽然回来了,妈也别怪我说,宝玉这个人长得是不错,但妹妹要靠他谋生,还不知道要等到哪一年。”

薛姨妈道:“宝玉聪明,只要肯上进,要考中谋职分不难,怎么就没有希望了?”

薛蟠道:“妈,我实话对你说罢,在辽东戍边时,宝玉天热时手脚早早脱皮,天冷时早早生冻疮。跑步不到三圈他喘气不过来,打斗不上五下他手软脚麻,拿刀枪比姑娘家还别扭。若不是将军看他模样还不错,将他安排在火头营,只怕他命都难保。现在他回来,若妹妹只回去安心陪他,那生计从哪里来?单凭他们家的那点祭田,除了吃饭,只怕什么也不可能有。”

薛姨妈听了,半晌不语。

薛蟠又道:“妈,所以我说铺子还是妹妹和莺儿去管理最好,到时收益妹妹一半,给我们一半,两家都可以过下去。若以后我在军营出息了,岂不更好?如果妈说服妹妹把莺儿嫁给我,妈你也有伴,难道不好?”

薛姨妈有些顾虑道:“可是蟠儿,这法子好是好,只是不知道你妹妹的意思,怕你妹妹和宝玉不舍得。”

薛蟠道:“妈,那就再给妹妹买一个丫头,妹妹是聪明人,调教一二年不就有帮手了?我不信妹妹希望莺儿给宝玉做姨娘。”

薛姨妈听了,心里觉得这主意确实不错,于是道:“蟠儿,就是这事说成,也还要些日子。要不等你和莺儿成亲有了孩子,你再去军营报名,如何?”

薛蟠忙道:“妈,你怎么这么不开窍呢?现在我们家不比当日,只要妹妹愿意,我和莺儿今晚就可以圆房。现在没有战事,我去京西军营也可以回来住,不过先去买上一匹马。”

薛姨妈见薛蟠已经铁定要去从军,只好道:“好,我这就过去和你妹妹商议,明日摆几桌酒席,让你和莺儿先圆房,你去军营问清楚些,就说迟几天去训练。”

薛蟠听了大喜道:“那是自然,妈可以和妹妹说清楚,若铺子里忙不过来,还可以让宝玉去帮忙,宝玉其他不会,做个账房先生应当可以,他的文采是我们这几个表兄弟中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