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马踏三国 > 第297章 何以飘零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次的打击,对马超而言是致命的。

在上郡,一直隐忍不发的张合尽起并州之兵,虎扑上郡而来,气焰滔天;

在威州,二十万精锐乌桓大军,在其大首领峭王丘力居的指挥下,攻城略地,不可一世;

在前往许都的路上,马腾带着刘协下达的天子诏书,距离许都越来越近。

这一切,都超出了马超的预料,令他长久以来一帆风顺的军事生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甚至……变的失魂落魄起来。

好在,马超平日里灌注到部下文武将官以及士兵们心中的信念,是成功的,是坚定地。这些有信仰的将官,有军魂的士兵,在主心骨马超陷入迷茫之际,将马超历经近十年之功,所培植起来的信仰和军魂之力发挥到了极致,展现出了应有的顽强。

一项项指令,在临时担负起主帅职责的贾诩口中,一条条的传达了下去。

面对张合气势冲天的三十万大军,贾诩提前安排关羽率领一万奔雷骑、张绣率领一万破军阵分别出了城,绕到张合的两侧数十里之外作为奇兵,随时准备接应上郡城下的战斗。

同时,凭借着上郡高大的城池,贾诩命人将所有的重型武器都搬运到了正面的城墙上,以赵云和太史慈为主将,驻守在城头的两边,来抵御张合所部的猛攻。

在韩暨和郑浑研究出来的新型重武器的无上威力下,张合所部迅猛的势头遭到了强有力的遏制,在连续发动了三次猛攻,结果损兵折将,丢下近万具尸体之后,张合不得不暂停了对上郡的猛攻,对着可望而不可及的上郡望而兴叹。

不过,作为河北名将,身为袁绍帐下河北四庭柱之一,张合还是很有眼力的,他判断出上郡城中的军粮储备不够,以数万之众的义勇军,是绝对撑不了多久的。

所以张合率部暂时撤出了战场,但并未远去,在上郡城四周扎下了数十座大营,将上郡团团围困了起来,彻底杜绝了义勇军的不及路线,即便在后军负责督运粮草的黄忠赶来,也无法将所运的粮草顺利的送入城中。

上郡这边的战事,便这样陷入了胶着之中。

威州那边,战斗打的同样惨烈。

在张济的调度指挥中,伐同和阿曼达又是带伤上阵,三人以身作为表率,很好的起到了激励三军的作用,让困兽乌鞘岭的将士们爆发出了空前的斗志。

在经过三日三夜的苦战不休之后,乌桓大军始终无法攻克阻挡在他们面前的乌鞘岭,反而还在不断地狂攻中,折损了两万余乌桓士兵。

当然,张济的部下和威州本地的驻军,战损也是相当的严重,纵然有乌鞘岭要塞为屏障,死伤的战士也接近万人之数了。

但是,只要他们胸中热血未冷,他们便会一直战斗下去,哪怕只剩下一兵一卒,也绝不会让乌桓人践踏他们身后的家园!

面对乌鞘岭上顽强的防守,丘力居大感头痛。

乌桓人的人口本来就不算多,此次入侵的二十万大军,可以说是乌桓大小数十个部落所有青壮年之和了,能踏上战场的,几乎都被挑选了进来。

在这种情况下,乌桓人看似来势凶猛,其实他们是最打不起消耗战的,他们之中每战死一个人,总兵力便会少一个人,绝然是没有后背力量的。现在还没打穿威州,便先后折损了两万多人,这个损失,即便丘力居身为乌桓峭王,在乌桓人中拥有最高的权力、最鼎盛的名望,依然是有些担负不起的。

在第四日的清晨,丘力居骑在一匹雄壮的战马上,遥望残破不堪的乌鞘岭城头,忍不住对身边的儿子蹋顿感慨着说道:“岭上的汉军不过三、五万人而已,如何便能硬生生的阻挡我军二十万儿郎们的连番冲击?难道他们都是铁人吗?不怕死,也不会累?”

蹋顿皱着眉头,低沉的说道:“这些汉军,和以往的不一样。以往的汉军见到咱们的旗号,不望风而逃就算不错了,哪里有勇气与我们死战到底?这批汉军,战斗意志极为顽强,怕是那个所谓冠军侯麾下的精锐了。”

蹋顿虽然是乌桓数十个部落的少主,作战勇猛,思维敏捷,是乌桓人中少有的文武双全的人物,可限于漠南地理位置偏远,以及乌桓人文明程度并不高的原因,他的眼界却有限。

此刻,他便误将数万普普通通的义勇军,当做是马超麾下的精锐之师了。

可即便是这样,在蹋顿的口气中,仍是流露出对马超的些许赞赏之意。虽然是对手,蹋顿也不得不佩服马超练兵、治军的本事。可越是这样,蹋顿心中的战意便越旺盛,他恨不得立刻率军踏平乌鞘岭,感到马超的面前去,与马超堂堂正正的一较高下!

“连番作战,久攻不下。儿郎们的锐气都堕尽了,你说,还要继续强攻吗?”丘力居问道。

蹋顿微微摇了摇头,答道:“父王,再滞留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了。这是一块硬骨头,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啃下来。我军此次全族出征的目的,可不是留在这里和汉军较劲,而是长安。”

因为蹋顿颇有韬略,丘力居一直很信赖自己的这个儿子。

见到蹋顿这样一说,丘力居终于做出了决定。他下令另寻道路,绕开乌鞘岭,想办法直奔长安。

为了将之前耽搁在乌鞘岭这里的时间弥补回来,丘力居还命令各个部落的将士,除了吃和睡,不得在沿途中多做停留,以免节外生枝。

同时,丘力居还让蹋顿分出三万精兵来,去切断马超身后的粮道;此外还留下五万人留在乌鞘岭之下,每日发动佯攻,牵制这里的“汉军精锐”,令他们不能分散到其他的局部战场去。

在丘力居一连串的命令下,剩余的十八万乌桓大军一分为三,分头行事。

外面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马超依然是那副失魂落魄的样子,除了马腾的行踪之外,其他的事情,他根本就漠不关心。

过去的四天时间,马超每日唯一的动作,就是勉力拿起毛笔来,在白绢上用朱砂写下一句哀思之语。往日里力透纸背的笔力,今时今日却变的软弱无力,再也不复昔日笔走龙蛇之象。

何以飘零去,何以少团栾,何以别离久,何以不得安?

四天的时间,马超写下了四句哀思,每一字,每一句,都透着他对马腾的依赖,无尽的不舍之情,跃然纸上。

当马超写完最后一句哀思,失神的双眼中落下了两行清泪,他无力地闭上了眼睛,任凭手中的毛笔无力地掉落到了脚边。

当赵云进来欲要向马超禀报今日的战况之际,看到的,便是马超哀莫大于心死的样子。

在心中暗叹了一声,赵云缓缓走上前来,将掉落的笔拾了起来,轻轻地放到笔架之上。

对于马超此刻的心情,赵云是感同身受的。

当初童渊离世,赵云也曾如此沉痛过,甚至一度无法自拔,终日只能靠疯狂的练习枪法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以至于他当时的状态十分的不好,若不是同乡夏侯兰多有照顾,赵云怕是就要被自己活活给累死了。

这也是赵云后来答应加入公孙瓒军中的原因,他为的就是要报答夏侯兰的照拂之情,才会和公孙瓒定下五年之约。未料造化弄人,还不到两年的时间,在刘备的伎俩之下,公孙瓒便将赵云派遣到了刘备的身边,一晃就是三年的光阴。

到了最后,一切又都回到了原点,公孙瓒和赵云最后在宿命的指引下,还是在马超的麾下重新聚首了。

想起以往的种种,童渊在弥留之际的一番话,无法遏制的赵云的耳边响起:“子龙,汝和孟起一样,都是老夫此生最得意的弟子。去吧,回到孟起的身边吧,他需要你。等你们还天下黎民一个朗朗乾坤时,勿要忘记,烧些纸钱告知为师。去吧……去吧……”

想到这里,赵云猛然转过身来,双手重重的拍打在马超身前的桌案上,大声说道:“师尊仙去之前,千叮咛,万祝福,定要让我回到你的身边,辅助你匡扶汉室,以正天下,如今大事未成,你怎能自暴自弃?!”

听到赵云提起童渊,马超紧闭的双眼蠕动了一阵,最终缓缓地睁开了双眼,无神的看了赵云一眼,翕动着因数日未曾饮水而干瘪异常的嘴唇,低声说道:“孟起不肖,愧对师尊教诲,辜负师尊的厚望了……”

“马孟起!别让我看不起你!你现在这样算什么?!天塌下来了吗?伯父即便陷在许都之中,难道便再也无法救出来吗?你再这样沉痛下去,你一手创建的义勇军,可就要毁于一旦了!雍、凉、威三州的百万子民,都将生灵涂炭!这是你想看到的吗?回答我,是不是?!”

赵云一把扯住马超的衣领,大声的喝问着。

马超的眼眶中有涌出了热泪,在他失神的眼眶中打转,却是一言不发,双眸一片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