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上午,林双双去了顾家老宅帮忙给小猪阉割。

顺便教他们把橡子果变成猪食的过程。

虽然二房两口子平时没少帮忙干活,但那时候只是干活,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所以整套流程的细节却没有用心观察过,还是让林双双手把手教一教放心些。

毕竟家里一下要养十只小猪,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一个养不好,白费力气不说,银子可就白花了。

现在顾家最高兴的要数刘氏了,她做梦都想家里养一头猪,没想到一下多了十头,她能不高兴嘛。

而且养猪、捡橡子果的活儿又用不着她干,她就坐等分钱就行了。

唯一让她不满的一点是林双双竟然随随便便就借给二房二两银子。

可是她娘家侄子读书要花钱,她却不肯借,摆明了就是针对她。

“弟妹,你现在又不缺钱,当真不能借给嫂子五两银子应应急吗?”

“我侄子读书可厉害了,而且我娘找人算过了,我侄子天生的状元命。”

“现在却因家里没钱浪费了读书机会,我这当姑姑的怎么忍心?”

“弟妹,等我侄子当了官,日后定会报答你的。”

“原本你也是个当官娘子的命,可如今四弟他……”

“你看你生意做的那么大,若是将来不找个靠山护着你,你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傻相公,赚再多钱那也是守不住的。”

林双双听的有些想笑,刘氏的侄子今年才十一二岁,等他做官那要等到猴年马月去?

“大嫂,我真没钱。”

“我有钱盖房子多好,用得着整天住在漏风漏雨的房子里吗?”

“咱家虽穷,可好歹能遮风避雨,可是李家的老房子,就差没倒了……”

刘氏撇嘴:“盖房子得花不老少钱,多几两少几两没啥影响。”

“大嫂这话就错了,任何人的钱都是从少到多积累起来的。”

“大嫂也知道盖房子需要很多钱,我不努力攒钱,啥时候是个头儿啊?”

“再说了,你侄子要借银子,让你出面借算咋回事?”

“你哥嫂咋不来?”

“到时候银子谁还啊?”

“具体什么时候还啊?”

“利息怎么算啊?”

“找谁做担保啊?”

“这些问题大嫂都不考虑吗,怎么张嘴就来,好像我是许愿池里的王八似得,什么心愿都敢往外说。”

“……”

刘氏脸色难看:“一家人还算什么利息?”

“难不成弟妹还想写欠条?”

林双双比她表现的更加夸张,仿佛听到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一般。

“大嫂的意思是连欠条都不准备写?”

“那你这是借还是抢?”

“我看大嫂就没打算还吧,把我当摇钱树了?”

“这样吧,咱们亲戚一场,我也不好让大嫂太为难。”

“只要你哥嫂亲自上门,找担保打欠条出利息,我就借给他们。”

林双双这样说是算准了刘家人不敢上门。

她早就从婆婆杨氏嘴里知道刘家是什么货色了。

跟林家一样,典型的重男轻女,儿子是宝贝疙瘩,不管女儿死活。

偏偏这刘氏又是个愚孝的扶弟魔,只要她娘家哥哥弟弟张嘴,她再难都要从牙缝里抠出来一点往娘家送。

这样的人家摆明就是来坑闺女的,白吃白喝白拿,从未想过还钱,更别说出利息了。

刘氏听到她这么说,也不好继续纠缠。

还是回家先问问哥嫂的意思吧,但她心里明白哥嫂不会来的。

刘氏走了以后,王氏冲着她撇撇嘴,对林双双说道:“弟妹,幸好你没借。”

“若真借给大嫂,那你的银子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她哥嫂年年都要来坑她一笔,偏偏大嫂还心甘情愿被娘家兄弟坑。”

“真是活不明白,都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

“既然已经嫁到顾家那就是顾家的人,回娘家只能当客人。”

“她倒好不想着怎么把自家日子过好,整天想尽办法往娘家捞好处……”

“她也不想想,她拼死拼活的供侄子读书,让自己的孩子省吃俭用。”

“等她老了,还能指望侄子给她养老送终不成?”

“到时候肯定是侄子不管她,孩子也对她生出怨恨之心,到时候的日子就只剩下受罪了。”

林双双笑了笑:“还是二嫂看的通透。”

“那是,主要是你二哥对我好,我也不能坑他。”

“既然嫁给他了,那就一起把日子过好。”

林双双是越来越喜欢这个心直口快的二嫂了,虽然直肠子,脑子简单了一点。

但是热心肠,看的也通透,让人觉得舒服。

顾尽国在旁边听到自家媳妇的话,心里涌出一种满足感。

大哥就没他幸运,娶了个什么玩意儿。

“弟妹,这橡子果能喂猪的法子,也是你从书上看到的?”

“嗯。”

“哎,读书真好,咱也得多挣钱,让孩子们都读书。”

“当官不当官都不打紧,主要是懂得多能挣钱。”

“就跟弟妹一样,咱们当成废物的东西,到弟妹手里都能变成宝贝。”

林双双笑了笑:“二嫂就别夸我了,我哪有你说的那么厉害。”

妯娌二人一边干活一边聊天,林双双一会儿橡子果不但能喂猪,还能做橡子面和橡子豆腐。

一会儿又说过几日去周家做宴席带着王氏一起去,能见世面,还能赚钱,每日工钱五百文。

“五百文?”

王氏惊的下巴都快掉了。

五百文啊,工地的苦力一天才三四十文钱。

二房两口子感激的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他们心里清楚,这是林双双在带他们,不然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哪里能轮到他们。

以后媳妇进城赚钱,他在家做橡子豆腐,再拿到集市卖,这一个月起码得有四五两的盈利。

一年就是五六十两银子,这还不算种地卖粮的钱……

二房两口子越想越激动,就差跪下给林双双磕头了。

同时也在心里暗自发誓,以后一定要报答林双双。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一阵嘈杂声传来。

村里的孩子大呼小叫、奔走相告:“县太爷来了,县太爷来咱村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