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快穿之我为女帝 > 第391章 大唐:我要天下太平(2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1章 大唐:我要天下太平(24)

吐蕃被灭后,之玉也开始出手对付突厥了。

她带来的将领,大多都是年轻人,如今她的时间充足,刚好可以锻炼这群人排兵布阵的能力。

之玉来到边境后,就接手了单于道的政务,对此,武则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倒也没说些什么。

武则天都不说些什么了,李旦自然更不会有意见。

毕竟他如今只是个住在偏殿的傀儡皇帝,一个主殿都住不进去的皇帝,又哪有管国家大事的能力呢?

他心里想,再怎么说,之玉也是他的亲妹妹,是大唐的公主。

她的身上,流的是李家的血脉,让之玉掌管边境,总比太后派武家的人过去的好。

说起武家的人,李旦不可谓不恨,这些武家的人,仗着有太后撑腰,连他这个皇帝都不放在眼里。

可惜他手中无权,无法动武家的人,不然他定要让武家的人好看.......

李旦登基没多久,武则天不顾群臣反对,把大唐的都城从长安搬到了洛阳。

李旦继位后的第二年,他的第三个儿子出生,名为隆基。

收到这个消息,远在单于道的之玉还让人备礼送去了洛阳,表示对这个孩子的看重。

她心想,再过几年,等这娃会走路了,她就把这娃要来边境,让他好好看看边境的百姓是怎么生活的。

这娃多多少少也是有点气运在身上的,带他来建设边境,应该能事半功倍吧???

之玉的礼物送到洛阳时,此时的李隆基刚好会吐泡泡。

李旦高兴的收下了之玉派人送来的礼,同时也准备了不少太平公主喜欢的东西让人送去单于道给之玉。

此时的他,自然想不到,他的妹妹正在打他儿子的主意。

李旦登基第六年,太后武氏发动了政变,开始独掌大权。

两年后,太后武氏在朝堂上表达了她想称帝的野心。

这种关键时刻,之玉自然要来给武氏撑腰的,所以他把军务交给薛慎感后,带着她这些年训练出来的几万女兵就浩浩荡荡的回了洛阳。

之玉带着几万将士直接进洛阳的消息,自然瞒不住朝中大臣

无故带兵进都,这可是大罪,这些朝中找到空子了,自然要参之玉一本。

之玉也不惯着这些人,从武氏那里拿到参她的奏折后,她直接带兵包围了这些大臣的府邸。

突如其来的变故,打得众人措手不及。

丞相府。

听到自己的府邸被包围时,裴炎正在处理政务,听到管家进来禀告后,他拿着笔的手微微一顿,事情严肃的道:“把太平公主请进来吧。”

“是。”

看到毕恭毕敬出来请她的丞相府管家,之玉倒也没拿乔,只转头对身后跟着的刘思悠吩咐:“你带人继续守在这里。”

“记住,本宫没出来之前,谁都不能放出去。”

刘思悠颔首,“公主放心便是。”

吩咐完刘思悠后,之玉便与丞相府的管事进去。

“拜见公主。”

“裴大人不必多礼。”

大厅内,之玉不待裴炎说些什么,便自来熟的坐到了椅子上。

见此裴炎倒没有任何的反应,只颇为不解的看着之玉道:“公主,不知丞相府犯下了何事?怎劳你亲自带兵前来...........”

之玉摆了摆手,语气松散的道:“倒也没什么大事。”

“只是裴大人你说的有些话,本宫不是很喜欢听。”

说着,之玉从怀中掏出了一本折子,似笑非笑的看了裴炎一眼后,然后把折子放到了桌上 。

裴炎看到之玉从怀中掏出来的折子后,不由失笑道:“公主这是生气了?”

之玉摇头,目光坦然的看着的裴炎道:“生气倒是不至于,只是心里有些不舒服。”

“本宫觉得,丞相管事管得有些宽了。”

裴炎挑眉,“臣作为丞相,参犯错的公主一本,也算是职责所在。”

“依公主的心胸,不该不舒服才对。”

之玉嗤笑,慵懒的靠在椅子上叹息道:“犯错?”

“本宫犯杀错了?”

裴炎的目光看向桌上的折子,“公主,你犯的错,臣不得写在里面了吗?”

“公主既然带兵来围我的丞相府了,想来应该也看了里面的内容。”

“公主有两错,一错是私自招女兵,二错是带兵进洛阳城。”

之玉挑眉,语气淡然的道:“可本宫,不并觉得自己有错。”

“本宫招女兵,又不是这两年才开始的,早在永淳年间 ,本宫麾下,就陆陆续续招了不少女兵了。”

“这都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你这个时候才拿出来说,未免也太后知后觉了吧。”

裴炎淡笑,坦然自若的道,“先帝在时,公主曾寄书信来长安,禀明先帝你在招护卫..........”

“啧啧啧。”

听到裴炎话,之玉有些意外的啧了两声,“裴大人不愧是父皇留下的托孤大臣,竟连本宫和父皇的通信往来的知道。”

裴炎对着东方供了拱手,浅笑道:“公主妙赞,先帝心善,让臣辅佐新皇。”

“为了不辜负先帝的信任,臣自然得把一切都了解了。”

之玉懒散的笑了笑,目光直盯着裴炎:“裴大人,皇家的事,知道得越来多,就越危险。 ”

裴炎坦然一笑,“臣只要无愧于心便好。 ”

“好一个无愧于心。”

“裴大人,既然你说到无愧于心 ,咱们不若说说,父皇留下的第二个遗言。”

“父皇临终之前,可有交代你,若皇兄们烂泥扶不上墙,你便听从本宫的安排。”

之玉的话,让裴炎吃了一惊,“公主,你怎会...........”

之玉好笑的看着他,“我怎会知道,是吧?”

“如今显皇兄被废,旦皇兄烂里扶不上墙。”

裴大人,你此时不来投奔我,反而带头弹劾我,你.......,就是这么效忠先帝的?”

之玉的话,惊的裴炎在原地怔愣了许久。

想破脑袋他都不明白,太平公主,到底是如何知道先帝的临终遗言的。

先帝交代这些事情时,殿中再无二人,太平公主无论如何也不该知道这些才对。

见裴炎久久不语,之玉微微眯了眯眼,“裴大人,你莫不是想效仿博陆侯霍光............”

“公主明鉴,臣绝无此意。”

之玉淡淡一笑,看着裴炎道:“裴大人,既然话都说开了,那咱们,不如继续说说本宫带兵进城的事情。 ”

“母后有意登基,本宫对此赞成的。”

“听说朝中有人持反对意见,所以本宫特意带了些人来洛阳,想把这些反对的声音压下.........”

听到之玉的话后,裴炎满脸的不解,所以都有些恨铁不成钢:“公主,你是大唐的公主,是先帝的血脉,太后登基怎么荒诞的想法,你怎能赞同......... ”

“太后登基,江山易主,你作为大唐的公主,怎也跟着太后胡闹。”

“难道你想让大唐的江山,从此改姓武吗?”

之玉神色如常的笑了笑,“裴大人此言差矣。”

“本宫正是想让大唐江山永存,这才想让母后登基的。”

裴炎闻言呵呵一笑,“公主这话,怕是那群骗三岁小孩都不管用。”

之玉嗤笑,“本宫手握大唐兵权,谈笑之间,伏尸百万。”

“你觉得,本宫需要骗人吗?”

裴炎打量着之玉,“那公主的所作所为,又做何解释呢?”

之玉轻叹,“裴大人,太宗皇帝都棘手的吐蕃,本宫带人攻下来了。”

“威胁了中原几百年的突厥,本宫也快攻下来了。”

“你说.....,论排兵布阵,本宫,是不是也算有些天赋。”

听到之玉的话,裴炎沉默着点了点头,“公主用兵如神,不坠大唐皇室之名。”

话到此处,之玉淡然一笑,“既如此,裴大人觉得,本宫若是继续征战下去,大唐的疆土,会拓宽多少?”

听到之玉这么说,裴炎沉默了。

公主短短十年间,差不多灭了两个国家,还是太宗皇帝都束手无策的国家。

若让公主继续征战下去,大唐的疆土......,怕是要拓宽几倍不止。

见裴炎不言,之玉又继续道:“若是内政不稳,你觉得,本宫还能带兵出去开疆拓土吗?”

“我两个皇兄都是资质平庸之辈,他们无论谁当皇帝,治国的能力都没有我母后的强。”

“母后有治国的能力,让她为帝又如何。”

裴炎摇头,“公主说得轻松。”

“大唐的江山,是高祖皇帝和太宗皇帝打下的,如今让一个外姓之人登基,这怎么能行。”

“太后不光是外姓之人,还是女子。”

“公主翻翻史书,这历史上,有哪个皇帝是女子。”

之玉不屑冷哼,“历史上没有,不代表不可以有。”

“与其让我那两个资质平庸的皇兄掌权,不如让我母后登基。”

“最起码,我母后登基,能保证江山稳固,能让我安心征战。”

“公主,你一心想开疆拓土是好事,但你有没有想过,若是太后登基,这天下,到底是姓李,还是姓武?”

“李唐皇室的人,又该何去何从?”

之玉直视裴炎的眼睛,笃定的道:“本宫曾在父皇面前发誓。”

“此生,效忠大唐。”

“母后登基后,天下姓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储君只能姓李。”

裴炎直视之玉充满笑意的眼神,“那公主觉得,谁为储君更合适?”

之玉耸肩,“这就不是本宫该考虑的问题了。”

“不过.......,母后登基后,你们应该也有时间考察皇室子孙的人品了吧?”

裴炎挑眉,“公主准备让我们拥立储君?”

之玉淡笑,“本宫什么都没说,裴大人可别污蔑本宫。”

裴炎并没有顺着之玉的话说下去,而是问道:“若太后登基之后,不传位给李家的人,反而把江山交给武家。”

“届时 ,公主又该何去何从?。”

之玉闻言哈哈一笑,“裴大人,作为丞相,你不该问出这种低级的问题才是。 ”

“父皇临终之前,把大唐的兵符给了本宫。”

“这兵符,本宫可不是拿着玩的。 ”

“若是武家的人动了不该动的心思,那本宫,倒也不建议灭他个满门............”

听到之玉冷酷的话,裴炎沉默着点了点头,”公主,同意太后登基的事情,臣还想多考虑一段时间。”

之玉闻言起身点头道:“那裴相你慢慢想,本宫先走了。”

“一会本宫进宫给你告假,等你想通了,再回朝堂也不迟。”

闻言裴炎沉默的点了点头,脸色有些难看,“那就多谢公主了。”

之玉头也不回的摆手:“裴大人不必客气。”

出了丞相府后,之玉直接去了皇宫。

今日之玉漏了那么大的动静,武氏哪能不知道,所以她离进皇宫,就被太监带去了御书房。

“儿臣,拜见母后。”

御书房内,之玉微微福身,对武氏行了一礼。

看到之玉来了,武氏伸手揉了揉眉头,无奈的道:“听说你带人包围丞相府了?”

之玉没有否定,“丞相带头弹劾我,我若什么都不做,不就告诉别人,我很好欺负吗?”

武氏闻言,无奈的摇了摇头,“月儿,裴炎是你父皇留下来的托孤大臣,你别太下他的面子。”

之玉颔首,“儿臣心里有数,母后放心便是..。”

武氏叹息,“你去丞相府后,结果如何?他可有松口。”

之玉拱手,“母后,儿臣是来给丞相告假的。”

武氏闻言微微蹙眉,许久后才叹息道,“既然裴相要告假,那就准了吧。”

之玉上前,从怀里掏出了一个折子递给武氏:“母后,这是儿臣对科举考试提出的一些建议。”

“你看看,可有可取之处?”

武后接过之玉递来的折子,待看完上面的内容后,她的脸色不由有些沉重。

“女子参加科考,月儿的想法倒是不错。”

“只是.......,朝中大臣是不会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