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嬴政开始盘点 > 第176章 向父亲学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世民给李泰搬家的这个举动,牵动了朝野上下所有人的心,大家都在想,是不是皇帝想要换太子了呢?】

【在这个关键时刻,又是魏征站了出来。眼见李世民对李泰的宠溺越来越没有限制,作为隐太子李建成的旧部,亲身经历过武德时期的大唐夺嫡之战,魏征再明白不过了,这样会带来怎样的祸患。】

【于是,在其他人都噤若寒蝉的时候,魏征直接给李世民上了一封奏折。在奏折中的魏征直言不讳的指出,魏王李泰这个人不是个安分的主,如果陛下再宠溺无度,让太子又何以自处?魏王本人会不会有什么非分之想呢?如果再不改正,继续下去就会出大乱子的。】

【李世民看到魏征的奏折后,如梦初醒一般恍然大悟。当年他和大哥李建成之间的腥风血雨,玄武门的喊杀声他还记得呢,他是肯定不想自己的儿子也落得个手足相残的。】

【然后,李世民开始亲自下场收拾残局,期望尽快挽回局面,我稳定人心。】

【他先是下旨,让李泰搬回原来的住所,接着又恢复李建成的太子身份,又追封李元吉为巢王。李世民选择在这个时间点,给他的兄弟恢复身份,显然是很有深意的,他的用意不言自明。】

【紧接着,李世民又下旨,让魏征担任太子李承乾的老师,希望借助魏征之手,帮助太子稳住地位,同时也把自己的儿子往正道上领一领。】

【在这个时间点,以魏征的威望和名声,还是很能镇得住场子的。即使李承乾做了这么多荒唐事,犯下了不少错误,但魏征的存在,还是让朝臣们相信,太子的地位是稳定的。】

【然而,李世民即便醒悟了过来,并做出了改变,却也已经太晚了。他的两个儿子已经深陷权力斗争的泥潭,不能自拔了,局面早已经无法挽救了。】

【没过多久,魏征也去世了,没有了魏征的约束和庇护,李承乾越发的不安。此时的李泰已经在朝中形成了一股势力,魏王一党羽翼渐丰,李承乾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李承乾不惜对亲兄弟下手,他选择了一条一劳永逸的办法,直接刺杀李泰。李承乾召集了几个刺客,厚礼请他们动手,可惜功亏一篑,李泰安然无恙。】

【贞观十七年,深感危机马上就要到来的李承乾终于再也坐不住了,面对李泰咄咄逼人的态势,他决定走出那最危险的一步棋——起兵造反。】

【李承乾认为,此时只有发动一场军事政变,自己成功登上皇位,才能保住自己地位不失。毕竟他有一个很好的榜样——他的父皇李世民。】

大唐贞观年间。

李世民面色极为阴沉,看到李承乾日后的行为,他是真的不敢相信,眼前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竟然能做出那些事情,可理智告诉他,不得不相信。

李世民看向魏征,声音有些沙哑:“玄成啊,还是烦劳你多多看顾朕的这个儿子啊。”

说完,李世民又忍不住叮嘱:“爱卿当以神迹为戒,对待太子不可过于粗暴,我等还需循循善诱,方才是育才之道。”

魏征谨慎的回答道:“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魏征心里也在盘算着,到底该如何教育太子李承乾。

安排好太子的老师,李世民又艰难的开口说道:“不喜欢是朕,日后我大唐历代,只要定下太子之后,其余藩王要及时外出就藩,不可逗留京城,迁延日久,此例就从青雀开始吧!”

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李世民再怎么喜欢儿子,内心也还是清醒的。他知道,神迹说破一切后,就算自己不再增加李泰的待遇,也少不了一些意图一步登天的投机者去投资李泰。

为了他们老李家不再出现兄弟阋墙之事,李泰必须离京,李世民再痛心也不行。

李世民说完后,面上平静如常,实际上内心早已经痛苦不堪,毕竟那是自己喜爱的儿子,以后就父子之间就很难再见一面了。

“陛下圣明!”下面一起陪着的大臣们一齐说道。

大唐天宝年间。

饱经风霜的李隆基再也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天子了,眼下他的目光中永远闪烁着怀疑和猜忌。头发花白的也更加的暮气沉沉,一股死寂之气弥漫在他的身边。

在看到神迹说李承乾的榜样是他父亲李世民后,李隆基也不由的想起了自己的儿子。

“太子最近还老实吗?”李隆基嘶哑的声音在回荡在大殿中,他在询问自己的心腹太监高力士。

高力士小心翼翼的回到:“太子府被奴死死盯着呢,一个人都溜不出来。”

“其他诸王可有异动?”李隆基继续发问。

“太子都不敢妄动,其他诸王更是小心,陛下不必多虑。”

李隆基轻出了一口气,然后好似突然想起什么来的问道:“安禄山那贼子还没剿灭吗?”

高力士回复道:“范阳离京城距离颇远,前日里有战报说,平叛大军已和敌军交战,我军势如破竹,安禄山仍在负隅顽抗。想来这几日就会有捷报传来,安贼定能授首。”

历史上安禄山起兵,是欺骗士卒,他的部下大多是被裹挟的,后来才不得不从贼。如今他被迫起兵,境内民心不定,士卒思唐,因此打不过中央军那是肯定的,但以边军的善战,自然也不是轻易能够平定的。

“好!捷报传来要马上呈给朕看!”李隆基兴奋起来了。

李隆基咆哮道:“朕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朕永远是那个英明神武的大唐皇帝!没有人可以忤逆朕,没有人!”

看着眼前这个有些歇斯底里的老人,杨玉环感觉有些陌生,这还是她的那个“三郎”吗?在杨玉环眼中,李隆基一直都是那个才华横溢的“三郎”,如今她才恍然发现,原来皇帝也是会老的。

杨玉环还在出神,李隆基就抓住她的手说道:“太真,明日朕就要举办盛宴,朕要告诉长安城里的所有人,安贼马上就要灭了,大唐的盛世仍将延续万年!”

“好,好。”杨玉环勉强笑着答复道,看着眼前有些癫狂的老人,她总觉着有些可悲,既是为皇帝,也是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