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嬴政开始盘点 > 第163章 朱祁镇复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在所有人心中都有这种想法,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力挽狂澜。可在历史的潮流中,只有少数人才能遇到这样的机会,而在少数人中也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站在潮头,搅动风云,于谦就是这么一个人才。】

【在皇帝被俘虏,京城空虚,外有强敌的环境里,有些臣子就提议赶紧南迁吧,反正南京那里还有一整套的班底,迁都也方便。】

【固守北京,有可能跟着大明一起玩完,而南迁的话,官员还能接着当官。至于老朱家的江山丢了一半,这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此时的于谦虽然官职并不高,但却强烈建议坚守北京,并认为建议南迁的人都该杀,并且取得了一些大臣的支持。留守京城的郕王朱祁钰也终于站在了主战派的一方,决心放弃南迁的想法,坚守京城到底。】

【在于谦等人的拥立下,朱祁钰登基称帝,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同时展开大规模的清算,王振的党羽纷纷下台。】

【而在京城内紧锣密鼓的备战时,也先靠着手里的朱祁镇玩了一手“挟天子以令大明”,带着朱祁镇四处转悠,索要财货。】

【八月十七日,也先挟持着朱祁镇来到宣府城南,要求守将杨洪等出城迎驾,被守军果断拒绝。八月二十一日,也先又挟持朱祁镇,准备叫开大同城门,而这也就是“叫门天子”的由来。】

【朱祁镇跑到大同城下叫门,被守将郭登义正言辞的拒绝,气得朱祁镇发牢骚说:“朕与登有姻,何拒朕若是?”真要不拒绝他,那瓦剌可就真的打进去了。】

【而后,郭登也为救出朱祁镇做出过努力。“郭登遣人告袁彬,欲使夜不收五人入虏营,奉上往石佛寺,乘间入城。”郭登派遣了五名“夜不收”,潜伏进了瓦剌大营,并且跟一样被俘虏的袁彬接上了头,准备救走朱祁镇,转移到城外的石佛寺,然后再接他入城。】

【当然,计划有点冒险,但不是没有可能,总比坐以待毙,到处叫门要强得多。而所谓的“夜不收”,则是明朝特有的军事谍报组织,从事侦查活动,能选出来救皇帝的,自然也是精锐中的精锐。】

【在跟袁彬接上头后,袁彬可做不了朱祁镇的主,毕竟这事还得要朱祁镇自己配合。于是袁彬将此事通报给了朱祁镇,哪知道朱祁镇得知郭登的计划后,瞬间翻了脸,他明确表示我是不可能跟你们走的。】

【朱祁镇的理由也很充分:“此危事,使不得!先在土木时不曾死,我命在天,若万一不虞如何好?”他表示,自己在土木堡兵败之时都没死,被俘虏了都好好的,说明自己有天命庇护。现在你们让我冒险,万一被瓦剌人发现,我要真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

【朱祁镇自己都不配合,于是,劫营救驾的计划告吹。没别的,一个皇帝能怂成这样,怪不得人家能留名千古呢。】

【之后郭登又想别的办法要营救,可还是因为朱祁镇的不配合而没有结果。瓦剌这边见叫不开城门,也就带着朱祁镇返回了草原,朱祁镇这下真的成了瓦剌留学生了。】

【等到也先再次带着朱祁镇来到北京城下时,朱祁钰已经坐上了皇位,他这个皇帝的作用也就小了许多。在于谦的布置下,京城守军出城对敌。每个城门士兵出战之后,立即关闭城门,不准撤回,如若敢放士兵入城者,格杀勿论!】

【而且,于谦担任了最重要门户-德胜门的主将,一样带兵出战。为何不能守城呢?瓦剌多为骑兵,攻城本就不是他们所长,安稳守城,等待各地援军不行吗?】

【守城当然是最稳妥的法子,但这个城可是大明的国都啊,皇帝被俘虏了,国都还被包围,这件事传出去,大明的军民士气会遭受多大的打击,所以于谦要出城作战,为的就是保住大明最后一丝颜面。】

【在于谦的安排下,京城守军众志成城,竟真的打退了也先的进攻。经过近一个月的奋战,瓦剌军连战连败,一路退回了塞外,但大明也损失严重。】

【此战在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北京保卫战失败,北方将无险可守,大明必然失去半壁江山,沦落到和南宋一样,成为一个割据政权。】

【也先进攻北京失败时候就退回了蒙古大漠,他的兵力也没有遭受什么重创,但这时候他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大明开始不拿朱祁镇当回事了。】

【之前也先留着朱祁镇就是因为他是皇帝,也先认为自己可以凭借朱祁镇勒索明朝。可如今新皇登基,朱祁镇已经没用了,要钱没有,叫门也叫不开,成了一个累赘。】

【因此也先就考虑把朱祁镇给送回去。本来他也考虑过一刀把这个没用的前皇帝给杀了,但是杀了朱祁镇对自己又没什么好处,搞不好就跟大明结下了深仇大恨,对自己百害而无一利。】

【可这个时候反倒是大明不要朱祁镇了,想来也是如今大明在朱祁钰统治下,打退了也先,稳固了江山,现在接回来朱祁镇不是找不自在嘛。】

【使者来来往往好几次,大明就是装聋作哑,根本不提接朱祁镇回家的话。中间还来过一个叫李实的使者,但不是来接他的,而是把朱祁镇狠狠地奚落了一番。】

【但最后,还是有人把朱祁镇接回了大明。现在也先不头疼了,头疼的人变成了朱祁钰了。在皇权面前,亲兄弟也算不了什么了,朱祁钰直接把朱祁镇囚禁在了南宫,不但严禁任何人去南宫,为了以防万一,他甚至把南宫周边的树都给砍干净了。】

【但千防万防还是没有防住,先是朱祁钰的太子夭折了,然后朱祁钰自己又病入膏肓。于是在武将石亨、太监曹吉祥、文官徐有贞的谋划下,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夺门之变”,朱祁镇竟然又复辟了。】

【而朱祁镇重新当上皇帝后,马上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将拥立朱祁钰继位的一干人等全部下狱论罪,其中就包括于谦。】

【当然最后杀于谦这个锅,肯定不能让朱祁镇来背,他也知道这会被人骂的,历史的记载是把这个锅让徐有贞背了。】

【史书记载徐有贞劝朱祁镇杀于谦,朱祁镇还假惺惺的说,“谦实有功”,就是说于谦对大明是功臣啊。徐有贞说了一句“不杀于谦,此举无名”,朱祁镇才硬下心了同意把于谦杀了。】

【但是要杀于谦总得有个罪名吧?于谦为官清廉,经济上查不出什么问题,政治上也查不出什么问题,那怎么办?最后他们绞尽脑汁给于谦定了个罪名叫“意欲迎立外藩”。】

【什么叫迎立外藩?就是朱祁钰病重之后,于谦打算从外地请个藩王过来当皇帝。这个罪名好啊,加上意欲俩字,就有意思了,说于谦干了也行,说他只是想想也行。最终于谦被杀,朱祁镇算是出了气了。】

【明英宗朱祁镇这个号称大明最“传奇”的皇帝,经历了皇帝、俘虏、囚犯、又到皇帝,人生不可谓不精彩。可即便他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但在青史之上,他也只能留下无数的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