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出了个状元郎 > 第264章 李家众人入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比怀此言一出,大家也觉得有几分道理。

只要米商有钱可赚,自然还会愿意再把粮食运到浙洲,又何必多此一举,非要涨价呢!

“蠢货!”

见众人一副赞同的表情,李凌峰忍无可忍,总算是把这两个字骂了出来。

不顾他们的黑脸,李凌峰质问道,“商人将米运到浙洲不需要时间吗?保持正常粮价,获利不多,他们会大量往浙洲运粮吗?”

“浙洲粮食的缺口是四百七十万石,不是四十七石,也不是一两万石,这会儿离入冬也就三个多月,正常的粮价只会让他们像平时一样多运一点,这三个月都只多运一点,不过只是杯水车薪!”

夏玉闻言一愣,犹如醍醐灌顶,一瞬间茅塞顿开!

他嗫嚅道,“莫非李大人是想先将粮价抬起来,先让他们大量往浙洲运粮,然后官府再出面平抑粮价!”

“没错。”李凌峰点头,“重病当用猛药,官府只要暂时把粮价提高三倍以上,还怕那些商人不往浙洲运粮吗?届时,源源不断的商人往浙洲城运粮食,但浙洲百姓所需要的粮食是固定的,你们想想,到时候会发生什么?”

需求不变,供大于求,价格下降。

这么多的粮食在浙洲境内,而官府的粮价又高于市场价,所以短时间内老百姓都会去买商人的粮食,那市面上的粮价自然而然就会下降,甚至会大跌。

届时,官府再以正常的粮价将商人手里的粮食买入,既可以屯粮,又能让粮价恢复到正常水平。

几人豁然开朗,看着李凌峰的眼神都变了,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这样的话,浙洲官府还可以借机多囤粮食,为明年做准备!

而且先前李凌峰弄的那个“买扑”制度,让总督衙门今年的库银大大补充,发还补偿款后,是有足够多的银子去囤粮的。

“此计甚妙,惊为天人啊!”宋荣明白了其中关窍,面上早已没有了刚刚与色厉内荏。

夏玉激动得一拍大腿,忙开口道,“本官现在就张贴告示,将粮价提高到市价的三倍,再派人四处买粮,让众人都知道我浙洲缺粮……”

吴道醒见状连忙上前帮忙,陈比怀抿了抿唇,也叫人前来,打算着手实施李凌峰所说的法子。

李凌峰看着众人,“即便如此,保险起见,咱们也要派人去闽洲借调粮食,一来既能将浙洲缺粮的消息广而告之,更具真实性,二来官府借调的利息较市场收购更低,明年浙洲不至于压力太大,三来若是米商运的粮食不够,我们也不至于慌张,到时候还可以把这些粮食稍低于市价卖出,也能短时间内平稳粮价……”

李凌峰话音一落,夏玉就一脸感激的从桌案上抬起头来,“本官懂了,这是托底,无论如何,本官都会派人前往闽洲借调粮食的!”

说完,又开始伏于案前,埋首拟定告示,打算即日起就开始张贴告示,派人四处购粮,让那些商人有足够多的时间把粮食运往浙洲。

众人讨论了半个月的粮食问题终于有了眉目,夏玉几人兴高采烈,李凌峰也心情舒畅,早些把事情圆满解决了,他也能早点回京。

这会儿去留园的宅邸恐怕已经修缮完成了,当时张氏封诰时,他托送旨公公往家里递了家书,这两个月过去,也不知道家里人是否已经前往京城。

还有月儿,无论如何,他都想再见她一面。

[京城]

李老三带着妻子女儿女婿外甥分了两辆马车,又有林家二十余家丁护送,终于在一个月后抵达了京城。

一行人走在京城的街道上,林锦淳扒拉着小手拉开帘子,头上束着小玉冠,穿着白色的锦袍,胸前有几片水墨染成的竹叶,小小一只,趴在外婆张氏怀里,好奇的探出头看向窗外。

“外祖母,淳儿想吃糖人。”他指着街边卖糖人的摊子,一脸希冀的看着张氏。

张氏呵呵一笑,捏了捏他婴儿肥的小脸,笑骂了一句,“小馋猫。”

做了外祖母,张氏含饴弄孙,每天都开开心心,现在峰儿让他们启程来京里,林家那边的事又找了人打理,他们一家,加上林青松也尽数来了京城。

李凌峰把林青松叫来,是为了之前所说的造纸一事,也是存了一家人团聚的心思,再加上,他也马上及冠了,还需张氏亲自操持。

张氏让马车停了下来,李思玉见不走了,一问才知道是自己老娘又停车给她儿子买吃的,当即哭笑不得的对夫君吐槽道,“你看看,娘都把淳儿惯成什么样了?”

林青松握着妻子的手,开口说道,“淳儿第一次进京,又是小孩子,看见什么都觉得新鲜,你暂且随他去吧。”

说完,温柔的将妻子脸颊处垂下来的头发别向耳后,李思玉瞪了他一眼,耳尖却是微红。

一家人浩浩荡荡的到了李凌峰的宅子,他们进城的时候林正业就安排了人来接,到了李凌峰府前,通禀一声,陈伯立马就让下人将府门大开,恭恭敬敬的将人迎了进去。

“夫人,大人离京的时候都交待过了,你们的屋子老奴也让人早早收拾出来,大人说暂且住在此处,等他回京后另有安排。”陈伯恭敬的向张氏解释道。

府里的下人尽数出动,全都跪在院中,偷摸的伸头打量着这一家人。

张氏如今封了孺人,儿子又做了五品官,眼界早不可同日而语,她一边听着一边笑着点头,“好了,我知道了,你先让他们都起来吧。”

陈伯闻言连忙让众人起身,大家都安静的等着张氏吩咐。

张氏看了看院里的人,自家女婿也带了不少下人,如今这么多人,这院子显得异常拥挤,一时之间倒是不好安排,张氏有些担忧。

看出了丈母娘的想法,林青松这个做女婿的,当即开口解决了。

“岳母不用担心,这些下人自有去处。”

林家和李凌峰早将文墨居开到了京城,安排几个下人绰绰有余,这点小事根本无须张氏亲自料理,万一累到丈母娘,他可不好向自己的小舅子交待。

张氏闻言也放下心来,想着还有行李没有收拾,就直接开口道,“既然如此,大家先自己回去安置物件,然后再一起吃饭吧。”

“好嘞,夫人。”

陈伯闻言连忙张罗着胡大婶还有倚翠、荷香两人去准备晚膳,李府的人都铆足了劲,想要在当家人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李府从来没有如此热闹过。

“夫人看上去又温柔脾气也好,一点儿也不像是乡下来的……”荷香一边洗菜一边感叹道。

倚翠瞪了她一眼,“主子的事,岂容你我下人多嘴,公子温和,我们这些做婢子的更应该谨言慎行!”

荷香闻言也知道自己失言了,两人忙着做事,不一会儿外面又来了四个婢女,是林家带来的仆从。

“两位姐姐,我们是夫人叫过来,和你们一起做事的。”

这些人是林青松安排的,但自己小舅子这宅邸又没有女主人,今日岳母来了,以后肯定是当家主母,自然要把这些事处理周到。

在京里不是以前的小家,是一个宅子上下需要打理,他一个做女婿的不好插手,只能暂且从旁协助,等小舅子娶亲了,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了。

张氏此番来京,除了操持儿子的及冠礼,也是为了李凌峰娶妻一事。

一家人简简单单吃了个晚饭,舟车劳顿,淳儿早就困得睁不开眼了,却又贪嘴,在饭桌上惹得众人欢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