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出了个状元郎 > 第257章 朕今日头风又犯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京城。

大夏行宫。

永德帝头疼的看着眼前的折子,李凌峰这是在浙洲捅了马蜂窝了吗,怎么这两日参他的折子这么多。

酷暑难耐,幸好是在行宫,大殿四周都放了不少冰块,还有宫女在他身后执扇扇风,永德帝心中的烦乱才慢慢消解了下去。

看着站在门边候着的崔德喜。

永德帝将折子往桌上一扔,开口唤道,“崔德喜。”

“奴才在。”崔德喜闻言快步走了进来,弯腰等着永德帝的吩咐。

“我让人去查的事有眉目了吗?”永德帝目光沉沉,心想他这才给李凌峰升官,却还是总有些不长眼的狗东西,敢处处和他唱反调。

“启禀主子,奴才正准备进来禀报,方才前头来了信,说左都御史聂沧大人刚到行宫,这会儿正等着给主子爷回话呢。”崔德喜恭敬道。

“宣他进来吧。”

崔德喜应了一声,倒退着走了几步才转过去退了出去,没过多久,一身御史服,身姿挺拔威武,约莫三十左右的青年男子便走了进来。

聂沧掀袍一跪,声音铿锵有力,“臣左都御史聂沧,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免礼吧。”永德帝看了一眼聂沧,见他起身,才开口问道,“朕让你去查的事情如何了?”

聂沧擦了擦额头的热汗,皇帝十万火急,这么热的天,他办完事一刻也不敢耽搁,这会一脑门子的汗渍。

“启禀陛下,李大人身在浙洲,京中却陡然多出这么多参奏他的折子,臣以为此事与浙洲必然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果然,还真让人查到了一二……”

永德帝道,“你且说来给朕听听。”

聂沧点了点头,“臣将视线放在浙洲,又专门看过这些上奏官员的名字,顺着过往经历或者是妻妾户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说到此处,他话音一顿,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小本本。

崔德喜连忙快步过去双手接过,呈到了永德帝面前。

聂沧道,“这些官员有一部分是自己的名义在浙洲丝绸商处投资了银子,但大部分都是在妻子或是妾室名下,但都与浙洲丝绸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永德帝打开小本本,上面记录了这些人的生平经历,不是去浙洲当过官,就是妻妾中有哪一位出自浙洲。

聂沧按着这个线索查下去,很快就发现他们参与丝绸买卖的事,官员有时候看着朝廷的俸禄日子过得紧巴,一大宅院的人需要吃穿用度,拿着银子去干些买卖,永德帝通常是不会管的。

但这么两天,这些人开始频繁的弹劾李凌峰,却让他心中不喜,他把人派去浙洲办事,又刚给人升了官,这些人就敢联合起来,这么肆无忌惮的弹劾李凌峰,显然是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呵。”

永德帝沉了眉眼,册子掷地有声,他冷笑道,“朕堂堂一国之君,倒是还不如这些蝇营狗苟之辈消息灵通……”

聂沧见状,吓得立马跪在了地上。

“陛下息怒,臣派人多方打探,才知众人似乎是为了李大人在浙洲提出的一个制度……”

聂沧不敢隐瞒,忙将自己查到的信息都说了出来,将“买扑”一事尽数告知了永德帝,还为他解释了此为何物。

永德帝坐在龙椅上,听着聂沧的话心中早已波涛涌动,心中震惊此策的同时,难免有些觉得不好意思。

此事,他也有一定的责任。

李凌峰去收烂摊子,也向朝廷上奏书请求支援,但是……咳咳,他除了给李凌峰封了官,啥也没给。

作为皇帝,他也实在不好明说自己囊中羞涩。

只好召集众人往丹阁商讨,但欧阳濂等人巴不得浙洲问题闹大,好抓彭家的把柄,彭家众人为了平事确实是想了法子,但大多利己大于利民,提出的基本都是镇压手段。

党争严重,是他预见的结局,他有意放纵,也是为了让他们互相牵制。

可到头来,却拿不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倒是这李凌峰,他有意扶持,办事也漂亮,永德帝默了片刻,发出一声叹息,“满朝文武,竟不敌李子瞻一人,何其哀也。”

聂沧闻言心中大震,陛下这话是不是夸得太重了,这李凌峰,如今在陛下心中,分量恐怕不轻。

他眼观鼻,鼻观心,不敢接话。

永德帝看了他一眼,“罢了,你且退下吧,由着他们去闹,浙洲富庶,他们赚得盆满钵满,不思百姓,给他们放点血也是应该的!”

这些人,国库没钱,他们倒是潇洒,赚了许多,不过亏损牛毛还敢在他面前喊冤,拿不出法子,那就拿点银子也是好的。

所以李凌峰不知道的是,因为他提出的“买扑”制度,京城掀起了不少的风波,但都被永德帝不动声色的挡了回去。

别人递奏折弹劾李凌峰,在朝上骂李凌峰,他就点头,顺便也跟着骂两句,但一说要处罚李凌峰,永德帝一说一个不吱声。

奏折石沉大海,朝堂上不是把话题岔开,就是揉了揉眉心,“崔德喜,朕头风又犯了,朕这两日怎么老是犯头风……”

崔德喜极有眼色,“陛下心系百姓,旧疾日积月累,陛下龙体重要,有事不若明日再议?”

“甚好。”

于是崔德喜就扶着“头风症”犯的皇帝唱着双簧走了,留下众人面面相觑。

“……”

陛下,您这已经是第几次犯头风了!!!

不想处理李凌峰您就直说嘛,搁这钓鱼呢,不是,我们骂的时候看您骂得也挺起劲的啊,时不时点头,这一说到给李凌峰定罪,您咋就犯头痛了呢?

与众人一样不解的,还有太医院永德帝的御用太医,又再次被请到了行宫喝茶。

太医:“……”

他是得罪陛下了吗?

最近总是被召来行宫,一个劲的给他添茶,坐够了时辰才能回去,他那叫一个忐忑啊,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能不能给个痛快话?

这是谁想出来的法子,这也太特娘的不是玩意儿了。

几次三番,众人也估摸出味来了。

陛下这是偏袒李凌峰,不想处置他呢。

所以才慢慢消停了下来。

而李凌峰在浙洲,这会儿已经让人把招标获得的银子全都统计了出来,总共五万六千八百四十三两银子,大大的扩充了总督署的银库。

夏玉现在看李凌峰要多顺眼有多顺眼,一看见他就想起了那几大箱白银,心情每天都像过年放鞭炮一样。

吴道醒等人还真没想到李凌峰这个法子能成,直到看见银子摆在银库里,除了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其他人对李凌峰升官的嫉妒心也减弱了不少。

罢了罢了,升官是他应得的。

有了银子,李凌峰就派窦丘去找之前那些闹事百姓的领头人赵英,那天让他让赵英去调查记录有哪些百姓培育了多少稻苗,价值几何,又有哪些百姓在官府改田时受了伤,药价几何?

并且当时信誓旦旦的保证一定会将无辜百姓放出去,并且予以稻农补偿,如今银子到位了,自然也到兑现承诺的时候了。

赵英到总督府的时候,头上还带着头巾,衣裳也不算整洁,上面还沾有几根杂草,一看就是刚从田里出来。

赵英有些迟疑的看着坐在不远处少年,翘着二郎腿,一副惬意的姿态,完全没有那天他看到的所谓“正气”,默默地打量了一会儿。

却只觉得李凌峰像个京里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

亏他这么多天忙前忙后,到处打听,又托了不少人去问询,才有了个结果,果然,他果然信错了人。

当官的就没有一个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