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朕不是宋钦宗 > 二百七十一 准备登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臣固守二十余日,将将不支时,刘都指挥使领马军一万到达。

为破贼军,臣等故意隐瞒消息,待贼军将要破关时突然杀出。

刘将军一马当先,手刃贼人百数,全军振奋,杀得贼军丢盔弃甲。

此战斩首两万余,俘获两万余,缴获无算,贼将田彪部全军覆没,仅以身脱。

后追至抱犊山时,为贼人贼将唐斌、文仲容、崔野阻拦,贼人乔冽又领援军至。

因只有马军,后军未至,不得不退兵……”

看了战报,赵桓笑道:“呼延灼守的不错,刘法支援及时,当给予嘉奖!”

“殿下。”虞琪道:“壶关三千守军仅余四百,民夫伤亡两千余,当一并给予嘉奖。”

占尽地势,尚有如此伤亡,可见战事激烈。

也从侧面说明,呼延灼打的真不错。

若是没有足够的能力,当五万大军兵临城下时,就该出现逃兵了,绝不可能坚持到只剩四百人。

至于死伤两千民夫,更需要能力。

民夫可不是军兵,纪律几近于无,对伤亡的承受度根本没有。

没本事的人,组织民夫助战,不但不会有效,反而会坏了防守计划。

“枢密院尽快拿出方案,抚恤伤亡从厚,嘉奖有功从重!

至于呼延灼嘛……”赵桓沉吟片刻,继续道:“调回中枢,重建铁骑军,并任铁骑军指挥使!”

“喏。”虞琪应下。

江湖传言,呼延灼征讨梁山时所用,乃是铁锁连环马,其实是以讹传讹。

马带马甲,人披铁铠,又把每三十匹一连,用铁环连锁。

此种做法,除非天马,否则难以行动。

所以,这连环马乃是铁甲重骑兵,即人马都披铁甲,除了手脚眼睛,都裹在铁罐子里的那种,即“马带甲,只露得四蹄悬地,人披铠,只露着一对眼睛”的那种。

此军种,不但对骑士要求高,对战马要求也高。

以国朝情况,训练三五千便是极限,再多,财政或可支持,战马一定没有。

三五千,还是一个指挥使,似乎还不如壶关守将位高权重,其实不然。

这嘉奖,是呼延灼梦寐以求的。

这要从出身说起。

呼延灼乃是将门出身,乃是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嫡派子孙。

呼延赞之父呼延琮,后周时任淄州马步都指挥使,因此呼延赞少时入军,为骁骑兵。

太祖赵匡胤认为他有才且勇敢,补选他任东班头领,升任骁雄军使。乾德二年,呼延赞随同讨伐后蜀,亲自担任前锋,身受数处创伤,以战功补选为副指挥使。

太平兴国初年,宋太宗赵光义亲自选拔军校,任命呼延赞为铁骑军指挥使。

重现呼延家的威风,乃是呼延灼一直的追求,能够重建铁骑军,乃是追赶其祖的第一步。

“殿下,刘法如何嘉奖?”虞琪又问道。

“一万马军大破五万贼军,实乃勇武,降诏,加刘法为节度使,以示嘉勉。”赵桓道。

不得不说,赵佶的昏庸,也给了赵桓更多施展的余地,并且收拢人心也容易了许多。

便如刘法,以其功劳,早该晋升为节度使了。

若是那样,此时太子只能降旨鼓励了。

不然封太尉?

那彻底平定田虎岂不是要封县公?

后面还有西夏、辽、金、吐蕃、大理要打,迟早功高难封啊。

所谓功高震主,其实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没办法封赏了,只有一杀了之。

所以,先帝昏庸,不无好处,

确定了两人封赏,赵桓又叹道:“算算时间,张叔夜也该进入河东了,不知何时能够平定田虎。”

“殿下勿忧,刘法英勇善战,张叔夜亦是精通军略,又有八万精锐随行,剿灭田虎不难。”虞琪道。

赵桓当然是有信心的,只还是盼着早日平定叛乱。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做了监国,真的是头疼欲裂。

没别的,缺钱!

恨不得一个铜板当两个花。

说起来,都是赵佶的错。

神宗哲宗苦心孤诣,积攒了偌大家财,都被赵佶败的精光,到了赵桓这里,钱库空荡荡,真的是搜刮不到一个铜板。

讲真,要不是蔡京等人造反,赵桓要哭。

此次平叛,出动大军二十万,开拨费就发了六十万。

这还是微不足道的一笔开支。

各项物资中,以军粮为大头。

没兵每日需要军粮一斗,十天一石,以三个月作战计算,再加上运输途中损耗,最少需要准备二百万石粮米。

现今粮价,接近二贯一石,花了差不多四百万。

加上油盐酱醋茶干肉菜蔬等,又要百万贯,还有军械、箭矢、医药……

不能算账,算起来都是泪。

好在,感谢蔡京童贯。

不得不说,国朝当官的,真是有钱。

蔡京家,抄出现钱二百余万贯,珠宝首饰字画书籍这些不好变现的,暂时不算。

可能阉人更爱钱,童贯家的钱比蔡京更多,超过三百万贯。

加上其他大小官员的,总计收入接近一千万。

着实解了太子燃眉之急。

“根据核算,可有五十万贯准备登基大典。”愚任道。

“够用否?”赵桓问道。

“殿下放心,臣与户部上下连日核算,绝对足用。”愚任保证道。

登基大典,不是读一读圣旨就可以的,更要大把的红包洒出去。

这是收拢人心的需要。

皇族、勋贵,比如亲王、王诜之流,没办法升官,只能发财。

让这些人发财,又不能破坏朝廷一直惯例,除了发红包,还能怎么办呢?

另外,皇帝登基,周边各国如大理、辽国、西夏、高丽、李朝、占城等来贺,好意思让人空手回去?

皇帝的脸面、天朝的体统,都不要了?

所以,听到钱还够用,赵桓着实松了一口气。

“如此,便选定黄道吉日,登基称帝!”赵桓做出了决定。

愚任虞琪等人立刻拜下,道:“禀殿下,司天监已经选定日期,下月初四,正是登基之时!”

“便选定八月初四!”赵桓做出了决定。

诏令一下,整个朝廷立刻动了起来。

首要的,是把还有的两次劝进给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