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朕不是宋钦宗 > 一百零六 意外收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禀殿下,建康府调拨军兵两千,已到镇外。”

“待本王去看。”

说着,赵桓起步往外走去。

遇伏返回的当天夜里,丹阳来了五百弓手,第二天下午,扬州、真州各有兵马五百到达。

建康府的兵到达,已经是第四天了。

随行到达的,还有愚任和王伦。

到了镇外的临时军营,只见一群兵乱糟糟的,犹如散养的鸭子一样,四处乱逛。

兵器倒是人手一把,只是多锈迹斑斑,甲胄只有都头一类的军官才有,兵丁都是布衣。

这样的队伍,其实不比方腊麾下的教兵强。

失望间,一文臣带着几个武将走了过来,拜道:“臣建康府兵曹务祝帆拜见太子殿下。”

无名之辈,不足挂齿。

且看建康府兵这般模样,赵桓心中更是不屑。

念头闪过,赵桓扶起祝帆,笑道:“祝兵曹三天来援,可谓神速也。”

“听闻殿下遇袭,建康上下心急如焚,因此臣领兵昼夜兼程而来。

此时见到殿下安然无恙,臣便安心了许多。”祝帆道。

听到他表功,赵桓想笑。

建康府到吕城镇,陆路二百里,水路要远一些,三百余里。

真要昼夜兼程,水路不需要两天便可抵达,陆路也就两天的样子。

然而,祝帆多用了一天。

要么军兵不能吃苦,路途多耗了时间,要么点兵耽误了时间。

不论哪个方面,都可见兵烂。

这还是太子遇袭,各地闻讯必须出兵护驾,要是润州苏州等地遇袭求援,在没有出兵责任的情况下,建康府兵怕是没三五个月动不了。

仔细想来,其实也不奇怪。

首先是天下承平日久,江南地区更是一直无外患,官兵都在享受安逸,自然武备不整。

其次,国朝重文轻武,江南同样有此观念,有出息的自然不愿意投身军伍。

且江南经济发达,文教昌盛,有条件练武的,自然不会读不起书。

科举进士,可比沙场卖命博前程更有前途。

日积月累之下,江南人武风不再,血性消散。

如此氛围下,即难出名将,也很难出出精兵。

不,不是很难,是根本没有。

赵桓的印象中,南宋一百七十余年,能打的大将不少,江南本地出身的,一个没有。

不可谓不尴尬。

心中叹息,赵桓笑容不变,对祝帆说道:“看你身后各将,个个气度不凡,可否为本宫介绍一二?”

“荣幸之至。”祝帆满脸堆笑,指向身后几人,介绍道:“此乃建康府江面都巡检使石云。”

“拜见太子殿下。”石云拜道。

无名之辈!赵桓扶起鼓励了两句。

貌似和蔼可亲,其实并未看在眼里,他的目光若有若无地落在最后两人身上。

一个持了一杆铁棒,腰间挂着流星锤,背后还有一张弓,另一个手持一杆马槊,腰间挂着长刀。

在几个只挎腰刀的军官中,特别惹眼。

且,此时虽已七月二十,然中午时分太阳颇为毒辣,甚是炎热。

这二人甲胄扣得严丝合缝,头盔也是系得牢固,与其他人衣扣多解完全不同。

不是不觉得热,只是牢记自己的军人身份罢了。

耐着性子和前面的歪瓜裂枣寒暄完,终于到了这两人。

“此乃臣亲卫都都头扈成,本来是延安府老军,因不忿功劳被贪墨,愤而辞官,于建康府定居。

臣见他本事高强,精通韬略,便录入军中效力。”祝帆的话里不无得意,显然对扈成很欣赏。

赵桓心中惊讶,却未露异样,笑着道:“还有一人,何不一并介绍。”

“此乃建康府各军教头栾廷玉,副都头,有万夫不当之勇。”祝帆又解释道:“他是扈成邀请而来,建康府中无人能敌!”

赵桓终于按捺不住,道:“原来是周教师爱徒栾廷玉,倒是有缘。”

栾廷玉拜下,道:“不想区区贱名污了殿下耳目,诚惶诚恐。”

赵桓扶起,道:“栾教头可知,周教师已就职东宫,乃是东宫率更令?”

“臣孤陋寡闻,与恩师音信断绝久矣,实不知恩师近况。”栾廷玉道。

其实不是孤陋寡闻,而是江南距离开封府千余里,没有消息再正常不过了。

赵桓笑道:“闲话不必多说,目下周云清正在镇南整顿军务,你与扈成先去与他相聚,再行叙话不迟。”

栾廷玉并未立刻答应,只把目光投向祝帆。

见状,赵桓更加欣喜。

不骄不躁,牢记本分,又有过硬的本事,更加让太子高看。

瞎子都看得出来太子对二人的欣赏。

祝帆也是眉眼通透的,如何能够违逆太子的意愿?

“即偶遇故人在此,如何能够不见?自去相见便是。”祝帆道。

“多谢恩官,多谢殿下。”栾廷玉与扈成拜谢了,方才离去。

看着他二人的背影,建康府其他军官不禁羡慕嫉妒恨。

不但太子表示了亲近,且东宫有人,真是麻雀一跃攀了高枝,变成凤凰就在眼前。

祝帆叹道:“江南本难出大将,有幸从外界流落两个至此,却不想殿下慧眼识珠,就要招揽。”

赵桓笑眯眯地问道:“未知祝兵曹可愿割爱?”

和蔼可亲,让人如沐春风。

这态度不是假装敷衍,而是出自真心。

这兵曹治兵本事不行,然而看在他带来了两个大将的份上,赵桓不但原谅了他,更是表示了亲近。

祝帆拜道:“建康府地处江南,偶有蟊贼犯法,其实并无二人用武之地。

如今幸得殿下青睐,臣如何因一己之私耽误了二人前程?”

“好!”赵桓扶起祝帆,道:“承蒙祝兵曹举荐贤才,本王实在快活,且入城,一醉方休!”

“多谢殿下。”祝帆美滋滋地说道。

他把两个下属给了东宫,其实是献上了一份人情,也是希望抱住太子的大腿。

这条大腿,对一个兵曹十分重要。

别看他是州府六曹之一,其实不过九品,可以说是未入流的文吏。

没有背景,这辈子便这样了,最大的奢望便是能升任一州通判。

而投靠东宫,以后青云直上不是梦想。

看他举荐了栾廷玉扈成份上,赵桓并不介意给他些甜头。

不由地,赵桓有些感谢方腊了。

若非方腊埋伏,他如何能够招揽栾廷玉扈成二人?

此行计划便不走建康府,愚任王伦虽在建康府设立了据点,也不知道二人本事,定然是错过无疑。

意外收获二人,真的是心情大好,中伏的郁闷一扫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