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福将 > 第177章 离间荀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夏侯惇最终还是平息了怒火。

见夏侯惇低着头不看自己,刘涵有些可惜。

现在,既然挑话没用,这兄弟两个完全护着曹操,顺从于曹操,刘涵也就放弃了。

只要曹操在场,自己顶多,也就是将他们气成内伤而已,挑不起事情来。

刘涵也不想无理取闹下去,太没有意思,就暂且将目标从夏侯兄弟身上转开。

刘涵转头看向荀彧荀攸。

对于荀彧,刘涵是有一点拉拢的想法的,却不强烈。

毕竟,荀彧也是属于士族,世家大族的子弟。

只是不知道,这荀彧对于家族有多看重。

等将来自己与世家完全为敌的时候,他会是怎样的态度。

这些,是刘涵还不清楚的。

所以,对于拉拢荀彧,刘涵目前还是保留态度,要进一步考虑。

不过,对于荀攸,刘涵是完全没有考虑过的。

因为曹操与荀攸两个人是至交好友。

荀攸在曹操手底下,那是忠心耿耿如鱼得水,一心为曹操考虑。

这样的人,自己就算拉拢过来也没用。

心在汉营身在曹,可不是刘涵想要的。

再说了,荀攸对于士族的维护,对于家族的看重远超荀彧。

这更是刘涵不想要拉拢荀攸的原因。

现在既然荀攸已经通过何进出仕,刘涵也不会在这个敏感的时候,与荀攸来往过多,省的落下把柄。

虽然不准备拉拢荀攸,但刘涵还是对荀攸说道:“你就是荀公达?听闻你自小聪慧,十三岁时就能够从张权的表情看出他杀过人。想来,十几年过去,你应该更有长进了吧?不过,你既然受到孟德兄的重视,成为至交好友,肯定是不会差的。”

刚夸完,刘涵话头一转,接着说道:“而且,你可是比你身边的叔父还要聪明些,更会审时度势,不知道本王说的对不对?现在你既然出仕了,那就安安分分地为朝廷效力,不要想些有的没的。”

自古文人相轻。

荀彧荀攸这两人,虽然是叔侄,但刘涵可不相信,他们之间会完全互相服气。

所以,刘涵才刻意挑拨一下。

刘涵这一番挑拨离间,说的五个人脸色更差了,

不过,碍于刘涵的身份,他们是有火也不敢发。

曹操是对刘涵恼怒极了。

每次,曹操遇到刘涵都没有好事,反倒会被刘涵各种找茬挑拨,给自己留下一大堆的麻烦。

今天这样,不是明摆着挑事,给自己难堪吗?

刚刚调拨了夏侯惇,现在又来对付荀攸,曹操都要发火了。

只是荀攸是曹操的好友,心性又好,曹操倒是不担心他会有什么差池。

曹操连忙以眼神示意荀攸,让他淡定淡定。

不过,荀攸还没应答呢,刘涵又转头不看荀攸了。让荀攸有些郁卒微恼。

只是,刘涵的身份,他荀攸同样惹不起,只好先暂时忍着。

这些,刘涵可不去理会。

刘涵接着又对荀彧说:“荀文若是吧,本王看你一脸正气,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只是你鼻梁骨有些凸起,恐怕前程不是很理想,还是要慎重啊。”

叹息了一声,刘涵才对若有所思的荀彧说,“这看人啊,要看心,不要光看表面。许多人都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说的话很好听,但是兔死狗烹的典故你也知道的,你可是要擦亮眼睛了。”

看到曹操几人脸色越来越黑,刘涵接着大放厥词:“听说你家族要你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你虽然心有不甘,还是为了家族娶了,而且在礼数上没有亏负过你的妻子,更没有纳妾收通房来宠妾灭妻作为报复。这点,本王很佩服你,你是一个真正有担当的人。不亏了何伯求称你为王佐之才了。在本王看来,有担当的男子,才是真正的良才!”

这一番话,可是把曹操那边的四个人都骂进去了。

不说曹操本来就花心,喜好更是不好细说。

就是夏侯兄弟还有荀攸,不都是想怎样就怎样,正妻是正妻,其他事情可没少做。

现在照刘涵的说法,他们岂不都是没有担当的人,不是良才了?

这下,几人脸色更不好看,隐隐有爆发的征兆。

而且,他们知道,当初刘悝是只有一位夫人,两人相守过了一辈子。

刘涵因为守孝,也同样只有蔡琰一个女人。

但他们提起这件事的时候,还嘲笑过刘悝和刘涵父子,不懂风月。

在他们看来,这父子两个,都是只知道守着一个女人,还跟宗正对着干,真真浪费了他们身为王爷的身份了。

可是现在,他们却被刘涵反过来嘲讽,岂不是让他们难堪不服吗?

刘涵自己不懂享受,反倒来贬低他们,真是可笑。

不过,其他人还没有开口,荀彧却是先镇定了下来。

在荀彧心中,对于刘涵的话,还是有所认同的。

但是刘涵一向与世家不合,手下将领也都是寒门出身,荀彧可还没有想过要投靠刘涵,为刘涵所用的。

何况,自己现在还跟荀攸一起在曹府做客,荀彧自是不好不顾及曹操的面子。

就算如同刘涵所说的,曹操不是明主,但荀彧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明着得罪曹操。

于是,荀彧恭敬地行礼说道:“多谢王爷提点。不过,王爷说的对,知人知面不知心,但是,连人和面都不为人所知,又如何知心呢?王爷既然来这里是要欣赏来大家的琴艺,有这雅兴,又何必说话如此直接,扰了大家的兴致呢?”

顿了一下,荀彧又说道:“而且,王爷有王爷的看法和坚持,但是我等凡夫俗子,也有我等自己的追求,道不同,又何必以自己的想法强加到他人身上呢?这可不像是王爷该有的气量,实在让在下意外。再说了,如果出仕,自是为了朝廷效力,前途如何,又怎能挡住我等学子一片报效朝廷的赤诚之心?既是如此,又有什么其他可顾忌的?王爷刚刚那话,说的可就有些不妥了。”

挑了挑眉,见荀彧这么轻松地就转移了话题,将矛头从曹操那边挪开,倒是让刘涵有些意外。

不过,荀彧双目清明,并没有刻意接近曹操的意思,但也没有要靠拢自己的想法,对于这样的结果,刘涵还算满意。

于是,刘涵接着说道:“这话倒是有意思。不过,本王也是为了你好不是?你们辛苦读书,不就是为了一展抱负?自是应该好好衡量,找到适合自己的报效途径,不要被人给哄骗了去,是吧?”

荀彧见刘涵还是不放过自己,苦笑着说道:“那就多谢王爷了。在下心中自有打算,会记得王爷的好意的。不过,在下刚刚学成,阅历尚浅,这次只是与公达一起来洛阳游历,并没有其他想法,倒是辜负了王爷一番劝告了。今后的事情,还是今后再说吧。今天,既然来了这里,更是要好好欣赏来大家的琴技才是。”

一番话,模棱两可,刘涵倒是听明白了,嘴角勾起一抹赞赏的弧度。

而曹操见荀彧不为所动,没有投靠刘涵,心下稍安。

而荀攸,看向荀彧的目光却是很复杂。

只是荀彧视而不见,坦坦荡荡地站在那里不为所动,让荀攸也转而变得平静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