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兰麝天下 > 第二百八十八章 宪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是阳春三月,南京城却仍然冷得冻脚,街头到处是穿着破衣烂衫的流民,一队队巡逻的太平军走过,就连这些普通太平军士兵也穿的颇为单薄,身上衣物补丁摞补丁。

南京城自从被太平军攻占之后,就一直陷于清军的包围之中。虽然江南江北大营被突破过两次,经过这些年来的不断整饬,毕竟还是牢牢地把太平军包围在了南京城中。

当初洪秀全起义之时“有饭通吃,有衣同穿,有房同住,有田同耕”的豪言壮语,也就只剩豪言壮语了。由于太平军的“共*产”制度,所有财产都被集中起来,在金库里保管,有专人负责领用发放。最开始的时候,金库只有六个,洪天王、东南西北四王与翼王的军队各有一个。随着定都南京,诸王生活日益腐化放纵,原先的金库执行政策日渐废弛,各个金库早就沦为王爷们的私人财产。王爷以下的各级将领纷纷效仿,自建小金库,用搜刮来的财物尽情享乐。

城中的百姓和底层太平军士兵几乎成了一切压榨剥削的来源。太平军在南京城被围之前所囤积的粮食号称能抵抗十年,如今已经过去了四年了,城中供给早就呈现捉襟见肘之像,人心浮动,偏生上层将领却依然我行我素,大兴骄奢之风。

城中早就暗流涌动。

暮色渐沉,一个民夫模样的人挑着一担碎砖石急匆匆地在街道上穿梭,遇到巡逻队时,常有人熟识地跟他打个招呼,看来也是个民夫中的老人儿了,大家几乎都认识。

这个民夫突然转进了一个小巷子,七拐八弯来到一个破败的院落前,轻轻敲了几下。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老妇人慢悠悠地开了门,让他进去了,又立即重新掩上院门,还落下门栓。

民夫一进院子,立刻连那担碎砖石一起带进房屋,老妇人似乎一下子腿脚利落许多,跟在后面关上了屋门,她却不进去,轻手轻脚地走到院门边。仔细倾听着外面的动静。

“如何?今天可有指令?”屋里有人迫不及待地问道。

这间小小的屋里只点着一只蜡烛,竟然有十几个人在等候,这些人大部分都穿着太平军的制服。居然都还有些官阶,也有人穿着民夫的破衣烂衫。

挑担进屋的人二话不说,将一个担子上面的几块大砖石拣出来,露出半块青砖。他把青砖拿起来,双手轻轻一错。青砖就分成了规整的两半,中间露出一个凹坑,里面藏着一封折叠起来的纸条。

一个穿着太平军佐领衣服的人看上去是屋里这些人头领,他伸手去过字条,展开看过之后,又从怀里掏出一本破旧的《论语》小册子。一边比照字条上的字,一边在《论语》上寻找着对应的字,很快就破解了字条上的密码。

“两日后初九子时动手!”这个人兴奋地将密信的内容公布出来。屋里的人登时都激动起来,一时摩拳擦掌的,却都压低着声音,生怕传到院门外面去。

“那么,我们现在来再次确认一下行动计划!”他这句话一说出来。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转了过来,眼睛里的闪烁着掩饰不住的兴奋之情。

所有人围着屋子里唯一的一张桌子。聚拢在那个佐领周围,只听他压低了声音说道,“城中被我们设置为动手目标的金库一共有十六座,除了洪天王和东王、西王、北王四座最大的金库太大,已经陆续有过小部分搬运行动,那么,其他几个金库连同那四座金库中剩下的部分,就定于两日后初九日的子时同时行动!大家还有没布置妥当的地方吗?需要援助要赶紧提出来,时间不多了!”

一个穿着民夫衣服的人笑呵呵地说道,“如今南京城里的太平军军纪废弛,哪能跟咱们精英军的人同日而语?再说了,咱们可足足潜伏了快四年了,里里外外早混熟了,关键岗位要么是自己人,要么就在他们身边布置了熟人。出城的暗道也一直隐蔽得很好,一旦动手,只需一夜,一定可以瞒天过海的!你看那四座大金库,都被我们掏空了快一半儿了,偏生连察觉的人都没有!”

他这么一说,其他人也轻松地笑了起来。佐领却严肃地说道,“都打起精神来,已经准备了这么些年,千万不能一时大意。出差错事小,坏了精英军的名声事大!”

所有人立刻整肃了精神,一同轻声答了一声“是!”

他们又商量了半个时辰,全部说妥了,便趁着夜色散了。

初九夜里,一切看上去都那么平静,直到凌晨时分。天色最黑暗的时刻,城内最大的粮仓起火了,火势烧红了半边天,城外的江南江北大营都看得一清二楚。两座清军最主要的围困南京城的军营早已进入战斗状态,以防城内的太平军突然突围。

火光是最后的信号,意味着城内金库已经被秘密转移了。

此次行动不只是南京城一地,在安庆的翼王,在湖南的南王的金库和粮草都被同时下手了。虽然太平军的实力还很强大,却基本上都被围堵于各地。此次行动,太平军除了肇庆坚守的范亚音部以外,主要金库全部被秘密运走,规模稍大的粮仓也均被烧毁。

就在行动的两天之后,被围困的太平军都都收到了招安信函,是用投石机全城发送了数万份。信中并不单纯只是说明太平军如今粮草、军力不济的情况,指出太平军最初的信仰与现实已经差距甚大;同时介绍了大清最先进的发展态势,最后还说明了洋人的步步紧逼之势,号召太平军知晓大义,放下武器投诚。所有人将被妥善安置:几位王爷集中京城居住,手下将士愿意回乡的,发给路引和路费,可以回乡等待分田,愿意继续从军的,便被打散编入清军。限定三日回复。

结果是,没有一个王爷愿意投诚!但是城中的老百姓和下层士兵却被鼓动了起来,在期限的最后一日,南京城、安庆的太平军都发生了暴动。誓要投诚的军民在潜伏的精英军将士的领导下,包围了王爷府,不知从哪里推来太平军从未见识过的威猛大炮。猛烈的炮火,直接将顽固抗拒的太平军王爷和固守在王府的高级将领及其亲信炸上了西天。

群龙无首,上百万太平军立即出城投降,接受整编分流。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这样出其不意地收尾了,连英法等西洋列强都还来不及趁火打劫,战争便结束了。

就在普天同庆的时候,传来了一个噩耗,在庆祝太平军投降的国宴上,普宁皇帝遇刺!三名刺客当场被擒,所持武器居然是江苏水泥厂镇最新出品的新式左轮手枪!

经审讯,刺客背后的关系只能牵扯到被灭族的江苏盐城霍家的远亲。但是,杜非的人却知道,这事儿和肃顺的关系是分不开的,却苦于没有坐实的证据。不过,一年以后,蛰伏的肃顺终于按耐不住露出了马脚,被抓捕归案,以谋杀罪被判处毒杀!这是后话。

奕欣身重两枪,一枪打穿了肺部。弥留前,在总理衙门六位大臣的见证之下,他在九儿的怀中留下了传位诏书:封九儿为慈禧王后,主持朝政!

出乎九儿意料的是,所有总理衙门大臣,除了称病不朝的肃顺,居然无一反对。九儿继位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追封普宁皇帝为——普宁大帝!

当年盛夏,英法联军趁着大清国丧之际,纠结一百六十余艘军舰、战船再次进犯。已经改制一新的广东水师,扩编至四十艘新式军舰的南通水师,由民团水师、原先的盐城捻军水匪改编而成的吴淞水师,以及新建的北海水师,从南至北,与英法联军在海防线上进行了英勇的战斗!英法联军再次打败,从此彻底收起了对大清的轻视之心!

因为这次大战,慈禧王后获得空前威望,盛名远播!

五年后,慈禧王后宣布,还政于内阁参众两院,建立君主立宪制,改国号为“华夏人民共和国”。在监督完第一轮总统竞选之后,慈禧王后正式淡出国家管理事务,开始投身于经济事务。她做的第一件事,是在各地组织铁路筹资委员会。她的目标是:要在大清建造一万公里长、纵横东西、横贯南北的铁路干线!

涂龙飞则率领一支远洋贸易军商两用船队,占领了马六甲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大清的海外属地,并以此为基础,与中东地区开展贸易往来,大批华夏子民移民去了那里。九儿一直在意的中东石油输送管道最终穿越印度,从新疆进入了华夏的国土。

始终忙碌的九儿,偶尔在凭窗眺望的时候,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奕欣亲切的面容,那张英俊的笑脸上,一双睿智的双眼洞若观火,仿佛早就看穿了九儿的前世今生。他却从不肯说出口,只是微笑着,默默地护佑着九儿!

ps:d!谢谢亲爱的读者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