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九章节新黛玉葬花

言羽以前只是喜欢诗词歌赋,并没有认真学习研究,后来读了《红楼梦》,又得到外校的文学大师黄老师悉心指导,耐心点拨,方才明白了格律诗的诸多讲究。

中国的诗歌源远流长,历史辉煌。自唐以后,诗歌体式逐渐趋于划一,对于句数、押韵、平仄、对仗,始有严格的规定,正式形成了格律诗,后世称作近体诗。

于此之前的诗一般称为古诗,包涵五言、七言和乐府。《诗经》和《楚辞》是我国最早的诗集。五言诗起源于西汉的民谣,《古诗十九首》是最早出现的成熟的五言诗。七言诗是最早的汉武帝和群臣的联句《柏梁诗》,曹丕的《燕歌行》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真正隔句为韵的七言诗,起于鲍照的《拟行路难》。乐府本是汉代官署的名称,其职责是收集民歌并为配上乐谱,后来将这些配乐的歌词皆称为“乐府”。此后,一些文人沿袭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体裁写诗,也称为乐府。到齐梁时代,随着四声的发现,诗歌开始讲究声律,诗体逐渐演进成型。

到了唐代,大约因为科举的关系,诞生了规范的格律诗。其与古诗的不同之处,主要有四点:1、规定句数;2、严格押韵;3、讲究平仄;4、要求对仗。格律诗大致分为律诗和律绝两类。

格律诗用韵严格,一般只用平声韵。除首句平收的体式,其首句当用衬韵外,无论律绝、律诗、长律,必须逢双一韵到底。即不能出韵,且要避免重韵。出韵和重韵均为格律诗之大忌。

格律诗最本质的特点是讲究平仄。平仄相间,方可抑扬顿挫。《切韵指南》有口诀云:“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且大致可用,然后注意:如“仄仄平平仄仄平”句,第三字必须是平,若改为仄,全句除了韵脚以外,只剩一个平声字,此称“犯孤平”。再如“平平仄仄仄平平”句,第五字必须是仄,若改为平,句未连用三个平声字,此称“三平调”。“犯孤平”和“三平调”均为诗家之大忌!

对仗是律诗的必要条件。就一般情形而论,律诗的对仗是用于颔联和颈联;换言之,即第三句和第四句对仗,第五句和第六句对仗。所谓对仗,就是句法结构的相互对称,讲究的是虚对虚,实对实;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两两相对,相辅相成。

以上为格律诗之特性,由此形成了律诗、律绝共十六种标体式:

五绝

常式(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五绝

常式(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

五绝

(仄起入韵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五绝

(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

七绝

常式(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七绝

常式(仄起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七绝

(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七绝

(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五律

常式(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

五律

常式(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

⊙○○●●,⊙●●○△。

⊙●○○●,○○⊙●△。

五律

(仄起入韵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

五律

(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

⊙○○●●,⊙●●○△。

⊙●○○●,○○⊙●△。

七律

常式(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七律

常式(仄起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七律

(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七律

(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注:○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

言羽发现,所有的老师都喜欢勤奋好学的学生,特别是当他们能感受到学生对其发自内心的由衷的尊敬和景仰时,他们常常会恨不得把自己毕生所学尽皆倾囊相授。

但是言羽幼时愚钝,很多东西一时半会儿确实领悟不了,所以总嫌格律诗平仄韵律过于讲究,实在麻烦;

又想到小学郑老师所讲,好的作品最重要的是能表达心声和抒发情感,只有这样,才能打动读者,引发心灵的共鸣。

李清照也说过:“我幼年弄笔之初,常听父亲说:‘文不可苟作,诚不著焉,则不能工’。。。。。。古人有云:言为心声。乐府诗词并著,讲究词随意发,情景交融。或吟或唱,均可使人心动情随。若刻意雕琢,工求纤丽,就味同嚼蜡了。”

这一说法,其实和小学郑老师给言羽的教导思想是一致的。

所以言羽以此为由,常常偷懒,总是懒得去对照平仄韵律,总是即兴而发,随兴而起,总爱做一些并不太工整的打油诗,然而字句之间,却颇有灵气,田蓓阿望等都十分喜欢。

那时候的言羽,还没有为喧嚣俗世之财色物欲而迷失本性,一心只读圣贤书,日日沉醉在诗词之间流连忘返,读报品诗,每天过得极为充实,十分幸福。

每到一个同学家中,总会借一本来读,读完了一本,又借下一本。

就像蝗虫啃庄稼一般,一家一家地啃咬过去,不断开辟新的战场,把一个一个广袤的田野里储存的书籍粮草,全部啃食干净,虽然大都来不及细细咀嚼,无法品出个中深韵,但是也都把文章大意看了个**不离十,觉得有好的,过了一段时间又借来翻读回炉。

而同学中有一位侯劲,人很好,仪表堂堂,文质彬彬,戴了一副金丝眼镜,温文儒雅,十分斯文。

侯劲待人极为热情,总爱邀请言羽去他家里玩。

侯劲家的书,那可真是多啊,就像一个小图书馆,言羽就那样一本一本地借来读,读了几个学期也没把他家的书读完。

侯劲和田蓓是小学同学,原本就十分要好。

和言羽在一起的时候,侯劲就经常问言羽,问他关于田蓓的看法,请他评价田蓓如何如何。

言羽意识到侯劲一定很喜欢田蓓,觉得他们应该成为古书里写的那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神仙眷侣,就鼓励他有机会向田蓓表白。

终于有一天,侯劲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对田蓓说:“我很喜欢你!”

没想到田蓓却只是笑了笑,扔下一句:“我啥都没听见!”然后转身像只小鹿似的蹦蹦跳跳地就跑了。

言羽见了很奇怪,后来就追问田蓓,说侯劲人挺好的啊,性格开朗,长得又帅,还很慷慨,人家说喜欢你,你怎么还不搭理人家。

田蓓说:“切!我和他一起读小学好多年了,对他知根知底,他到底如何,哪里轮得到你来评说?其实他这个人最没劲儿了,跟个姑娘家似的,一天女兮兮娘娘样的,做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我才不想把时间浪费在他的身上!”

言羽听了,气不打一处来,就为侯劲打抱不平说:“x!你以为你是谁!有多了不起啊?到了晚上,抬头看看天上的星星!你就会知道自己到底有多渺小!”

田蓓却说:“是的,我是很渺小,但是我的确很漂亮啊!”

言羽听了,不由一愣,顿时无语。

田蓓又说:“你觉得我漂亮吗?”

言羽想了想,觉得虽然生她的气,但是也不能昧着良心,于是还是只有照实说道:“漂亮。”

说完忍不住呵呵傻笑。

。。。

过了一阵子,言羽又说起这个话题:

“田蓓,我觉得侯劲挺好的啊,你为什么不喜欢,那你喜欢什么样的男孩子?”

“他太斯文太稳重了,我就是不喜欢。我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但是如果要交男朋友的话,至少要如你这样有些才情的,或者要像熊鹰、唐海峰那样个头比较高比较帅的,再不行至少也要像卢世昕、谢宗华那样比较健壮的,但是我就不要侯劲那种戴金边眼镜很斯文的。”

言羽听了,觉得女孩子的心思着实难猜,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于是唯有呵呵傻笑。

。。。

“言羽,你为什么没事总喜欢傻笑呢?还有有时候你狂笑起来,声震九霄,真的好可怕哦,”

“我也不知道,我就是喜欢笑,平时我都是这样笑的啊。不过笑一笑,十年少,我这样经常笑,笑口常开,说不定以后就能永葆青春。”

“呸!!!就你这么一个臭男人,还永葆什么青春,你天生一个榆木脑袋,就是再怎么保,也还是个榆木疙瘩长在脖子上挂着,难不成你还能变成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能变得像我这般貌美如花?”

。。。

言羽发现,田蓓平时性格极宁静,从来不爱多说话。但是和自己在一起时,却常常拿言语调侃挤兑,甚至有时动手动脚,经常欺负于他。

以前言羽更多是佩服田蓓的才华横溢、天资聪颖,却并没有特别在意她的容颜秀美,后来受郑猫点化,看了不少绝美的画册,春心萌动,又时常听田蓓在自己面前提到自己的容貌,这才惊喜地发现,她确实容颜极美。

田蓓很喜欢《红楼梦》。

有一次,她在学校的文艺活动上表演了一只独舞,《黛玉葬花》,结果一鸣惊人。

言羽觉得,田蓓相貌清丽脱俗,又长得十分娇小,柔弱无骨,迎风欲倒,楚楚可怜,简直像极了曹雪芹笔下的病美人林黛玉,她出演《黛玉葬花》,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只见由日常升旗的主席台装饰而成的舞台之上,她秀发披肩、亭亭玉立,裙裾翩翩、轻灵飘逸,就像一朵新莲盛开在偌大的九天瑶池之中,舞姿优雅,展露芳华。

后来言羽每每回想起当年田蓓表演黛玉葬花时翩翩起舞的美好场景,心中都会涌起异样的感觉。

在他看来,只因有了田蓓的舞蹈,曹雪芹笔下的黛玉仿佛又死而复生了,而且在田蓓的身上,他似乎也看到了很多古代绝色女子的身影:

舞池中的她,宛如一位古时白衣水袖的女子,正斜倚花间,抚琴弄墨,举手投足,如诗如画。

正是:

一颦一笑一伤悲,

一生痴迷一世醉;

一嗟一叹一轮回,

一寸相思一寸灰。

。。。

这短短几分钟的一只独舞,在树德九中的众多少男少女心中,掀起了轩然###。

后来外班的同学见了言羽,都直接问他,说你们班那个有时和你在一起玩的“林黛玉”如何如何了,很多人根本连田蓓的名字都没听说过完全不知道,但是却都知晓2班有一位羞花闭月、沉鱼落雁的“林妹妹”。

搞笑的是,后来阿望每每提起田蓓跳的《黛玉葬花》那一只舞,却总是说:

“当时她个头那么小,那么娇弱的身躯,却没有合适的道具,居然是去借了一把农民的真的锄头来演。她拖着那么笨重的一把锄头,根本不是那种小的种花的锄头,学校怎么安排的?为什么不给她用假的道具?!当时的感觉实在太搞笑了!”

而当时言羽的心思,却一心只放在了她舞蹈之中展现的绝美身姿之上,对这一细节毫无察觉,全无印象,竟丝毫没有留意她手中的锄头究竟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