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坞少年 > 第九十八章 大军杀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僮俊拆开信报,里面大意说的是,有关陈邦傅父子,领兵数万,眼下已经拔营,分水陆两路,前来攻打南宁城的事。但是并示提及,具体到是多少万人马,大概什么时候到达。

僮俊正要把书信收起来,又见派出去的探马,接连来报,“总教头,那陈邦傅大军,已经在逼近南宁城下了,三五日之内,恐怕就要攻城了!”

“什么?这么快!他们到底有多少人马?”僮俊见说,问道。

“具体数字并不清楚,但是依旧列队清况来看,少说也有两三万人吧!”那探马回道。

“好我知道了,再探!”

“是!”

“来人啊!快,去把众教头统,都给我叫来!”

“是!”

没过一会儿,廖庭织首先来到,自问僮俊道:“什么事啊僮俊,这么着急?!”

“唉呀,十万火急啊!”

“……”

正说着,刘熊、牛等人,也自跟了进来。

“你们来得正好,闲话我就不多说了。根据探马来报,眼下陈邦傅父子,果然已经提兵来攻南宁城。而且三五日内,就将来到城下。咱们得要赶紧告知城外的百姓,叫他们赶紧寻处避难,民团的家属,一律安排到山上来。以免战事一起,百姓遭难……”

“那地里剩下的粮的食怎么办?”廖庭织问。

“能收的,尽量收拾回来,收不了的就算了吧!”僮俊说着,转而又向刘雄道:“刘熊,你自带人去,晓吁乡里,叫他各自做的逃战的准备。另外,他们手中的粮食物品,倘若愿意交由我民团保管,你自叫人帮他们搬到山上来。可以勺情收取二成劳务!”

“总教头,这恐怕不妥吧?倘是这样,那咱们岂不是成了盘剥百姓的军阀了?”刘熊见说,回道。

“这是自由的,何来的盘剥?他们倘是把粮食物品,皆都搬上山来,咱们还要替他们料理保管,到时战事平息,咱们还要替他们给送回去。倘是被那陈邦傅,或者巡府赵台,或是那些盗匪们,给抢夺了去,那是一粒不剩的。再说了,倘是他们不愿意,咱们也自不强求的!”僮俊道。

廖庭织见说,也自回道:“嗯,确是这么个道理。天荒人祸,百姓无可充饥的时候,这些收来粮食总归是要还给百姓的。咱们无非也只暂替他们保管罢,倘是交给子衙门,恐怕是肉包子打狗了!”

“闲话少说,就照这么办了,乡民自理解也好,不理解也罢;是自愿上山避难也好,自寻处避难也罢。咱们绝不强求,也不能纵容手下强抢民财,这也是铁律!”僮俊道。

“好吧!”刘熊回道。

刘熊这人,自幼丧父,母亲体弱,家境一向穷寒。多得乡里人的帮扶,才得以长大成’人,并且念免强念过几年书。仁义道德他懂,百姓之苦他也能够体会。因此,在关乎百姓的事情上,他一向是宽大的处之的。这也僮俊欣赏他,所以留他在民团的地方。

虽然僮俊下令,要收取百姓两成的粮食的搬运保管的抽成。不过刘熊往往在这件事上,敷衍了事,根本不照实了报。僮俊自然清楚,不过也不多计较。

——

转眼二三日,探马接连来报,说陈邦傅父子,已然到达城下。百姓争相逃难,可谓急急不能不相顾,惶惶似惊弓之鸟。

此时,那赵台、徐彪,领南宁府城以来,横征暴敛,掳人越货,也自聚得数成兵马,自在城中固守……

僮俊、廖庭织,已把所有民团的人,撤回了道君山的密洞之中。

坐山观虎斗,僮俊也没有办法,以自己民团的兵力,根本不足以相抗,僮俊也不想趟这趟混水。赵台、陈邦傅二人狼狈相杀,祸及乡里,僮俊已是义愤填膺,倘再叫民团的人,充当他们炮灰,僮俊是那不能干的。

“庭织,在你看来,此战胜负如何?”僮俊此时,自和众人在洞中,密切留意战事情况,因而向廖庭织问道。

“赵台、徐彪必败!”廖庭织直截了当道。

“哦,为什么?我看双方兵力,势均力敌。加上那陈邦傅父子,远来奔袭,必然懈怠。而那赵台、徐彪自在城中,以逸待劳。你如何断定,他们就一定会吃这场败仗呢?”僮俊接着又问。

“哼哼,你说的自然没有错。可是那陈邦傅世守沧梧,兵强马壮,战场经验相当丰富的。单说辎兵器这一方面,那陈邦傅就远超这赵台几条街。你再看这赵台这此人马,多是被强征而来的民夫,根本无心战守,加上军器也是极为落伍。短刀岂能干得过长剑?”廖庭织回道。

“你说也没有错,可是那邦傅此来,也是为争得南宁府的治权,割据自雄,壮大自己,恐怕出师无名吧?”僮俊接着又道。

“呵呵,反正都不是好东西!你以为那赵台就是光明磊落?说实在话,他那个官职,都是借皇上驾临南府行在之机,眼看廷势弱危难之际,花钱从那锦衣卫马吉翔手里换来的。那马吉翔谄佞之臣,花言巧语哄得皇帝开心,自是朝中红人,受贿卖官自不在话下……”

僮俊见说,自想到朝廷眼下危如累卵,正是因为有了这帮奸佞之徒。有如太监庞天寿,朝臣马吉翔,守将陈邦傅以及地方留守赵台等人,为一己私利,蒙蔽圣听,惑乱朝纲。致使有志之士,不能上达天听,沦落荒野,人心相背。简直可恶至极!

“唉,皇上亲小人,远贤臣,以至圣听受阻,清军直取帝都,朝廷屡次播迁,实是我大明之不幸啊!”僮俊感叹道。

众人见僮俊这一说,皆都暗自低下头来,连连叹气。只有廖庭织,这时自又开口说道:“是啊,倘能众志成城,共同抗清,我大明也不是匡复无望的。我听说,行人府行人王夫之,眼下正在络各方,共同抗清,咱们何不与他取得联系,联合抗击呢?”

僮俊见说,忽然想到,当初廖庭织曾经引自己见过王夫之本人!当时他只说皇上即将驾临南宁府行在,叫自己的民团,自要保护好皇上及三宫,并未提及抗清之事。然而僮俊的民团,名不见经传,却连皇上面也都没见着……

“哦,我曾见此人!如今他身在何处?”僮俊问廖庭织道。

“我也不知道!此人来去不定,行踪飘忽,他想要找我们容易,咱们想找他可不简单!不过,我已经在派人前去,设法与他取得联系了!咱们只有通过他,才可能有抗清的门道啊。”廖庭织回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