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岁欢倒是不知道张秀慧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想了那么多。

公交车上的人上上下下,来来往往,都在忙忙碌碌的,赶着路,极少有人像沈家人一样,一大家子出门玩。

在这个追求奋斗的年代,这是件有点奢侈的事情。

更别说,还花了点钱。

摇来晃去的扶手再一次停了下来,沈家人抓紧时间,挤过人群,边挤边喊:“同志,麻烦让让,要下车呢。”

“同志,让一下哈。”

“司机同志,先别走,还有人还下车呢。”

……

等到沈家人挤下了车,头发散了,衣服乱了。

只有张秀慧怀里的沈安安和沈向阳怀里的沈宁宁,还算是整洁,但头发到底还是有点乱了。

一下车,张秀慧和沈向阳就把沈安安和沈宁宁放在地上了,抱了一个多小时,胳膊也是挺累的。

拍打了下胳膊,也能舒服一些。

沈安安和沈宁宁一到地上,也不乱跑,就站在沈家人身旁,等着沈家人重新整理头发、整理衣服。

等沈嫣然收拾好了自己,又把沈安安和沈宁宁今早上刚扎好的小jiujiu,拆了,重新扎了一次。

一会的功夫,沈家人就收拾好了,整洁清爽,开始向凤凰山进军。

凤凰山。

因山形胜似凤凰而得名,是一片连绵不绝的山脉。

由于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带,山上的植被大多是落叶阔叶林,夏季常绿,而秋季正是树叶泛黄、落叶的时候。

但由于山体高大,海拔不同,导致气温不同。现在山脚树叶泛黄,树根处甚至还有已经掉落下的树叶。

就连枫树的叶子都在风里滚上来几圈后,不甘心地落在了地上。

但山顶却还是常绿,甚至有树冠处还在冒嫩芽,在寒风中摇摆着。

旧时,曾有诗人在此作诗。

“庐外山高插半天,石边孤井聚甘泉,凤凰一饮千年后,尚有遗迹万古传。”

可惜,刻有诗文的石头经过岁月的洗礼,早已风化的看不出原来的痕迹了。

只留下光秃秃的大石块。

沈岁欢一家人只有一天的假期,也不打算把凤凰山逛遍,只打算逛逛潭山就可以,如果时间够,可以去看看灵风山。

至于内山,那是不打算去的。

虽然近期开放了,但是到底没有其他开放十几年的山更安全,要是没带沈安安和沈宁宁,那去逛逛也是可能的。

但是带着沈安安和沈宁宁两姐妹,就不太合适了,还是安全最重要。

令张秀慧开心的是,凤凰山还是一如既往地不收门票钱。

山上也有几个大爷大妈们拿着扫把簸箕打扫着垃圾。

这几个大爷大妈们都是附近村庄的住户,要么就是五保户,要不就是已故军人家属,都是组织给的福利。

多份工作,也能多份收入。

除了大爷大妈们,每到佳节,也会有志愿者来凤凰山,捡垃圾,提醒游客不要出内山之类的。

今天,凤凰山上,人还是挺多的。

从山脚往山上走,有一节节的台阶,一路向上,望不到头,但好在坡度不算陡峭,平稳些。

张秀慧带头,沈岁欢仨姐弟走在最后面,中间是沈安安和沈宁宁,一大家子开始了闲逛。

沈岁欢看着前面的父亲抱着两三岁的儿子,瞧到了孩子莲藕胳膊,小肥下巴,道:“嫣然你看,前面那个。”

沈嫣然顺着沈岁欢的视线看过去,大人瘦瘦的,孩子倒是敦实,道:“真佩服,那小孩估计得三十斤重,现在就抱着上山,下山咋办?”

现下二三岁的孩子一般二十多斤出头,这孩子看着都有三十斤了,养得真好。

沈岁欢对比了下,沈安安和沈宁宁那瘦瘦的手臂,羡慕道:“哪天安安和宁宁能养成那样,该有多好呀,看着就像日历上的福娃娃似的。”

沈安安和沈宁宁走在前面,听到自己的名字,转头看向沈岁欢,满眼的疑惑:怎么了?

沈岁欢摸了摸两个小姐妹的小脑袋,道:“没什么事,就是姑姑想着要买点好吃的,给安安和宁宁吃。”

多吃点,才能长肉。

沈安安和沈宁宁眼睛一亮,道:“姑姑,想吃鸭鸭,脆脆的鸭鸭,肉肉好吃,皮也好吃。”

这是快一个月前的事情了,哪天沈岁欢突然犯了嘴瘾,便和沈向阳去买了半只烤鸭带了回家。

没想到沈安安和沈宁宁两个小姐妹到现在还记得这事呢。

与其说是记得这事,还不如说是记得烤鸭的味道。

沈岁欢点了点头,道:“咱们今天下午回去,就去买烤鸭吃,买一整只烤鸭吃。”

张秀慧听到沈岁欢这么说,连忙回头道:“会不会太浪费了,咱们一大家子今天花了不少钱了,本来今天就没挣钱了。”

不仅没挣钱,还花了不少……

沈岁欢见张秀慧一脸心疼的样子,解释道:“妈,也就今天一天,平日子也不这样。”

节日嘛,值得的。

沈嫣然添了添嘴角,附和道:“是呀,妈,我也馋烤鸭了,都好久没吃了。”

沈安安和沈宁宁一脸期待地看着张秀慧,而张秀慧看着这两张小脸,还是没再说什么,点了点头。

哇哦!

沈安安和沈宁宁开心地都要飞起来了,小jiujiu跟着小脑袋瓜东奔西跳的,不似之前的乖巧。

沈向阳走在路外面,护着沈安安和沈宁宁,也把要买烤鸭的事情记在了心里,等会回去的时候就去一趟。

沿着台阶往上走,望着路边高大的树木,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影子,人们踩着影子,吹着风,谈论着过往。

有年长的老人想起了年少时发生的趣事,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出来,引得哄堂大笑。

有青年诉说着近日的烦恼,身旁的家人耐心劝导,一句:这不算什么,都会过去的,道尽了过往。

有幼童停下了脚步,被草丛中的小虫子吸引,人小胆大,稚嫩的小手直接伸了进去。

一旁的大人正坐在石块上闲聊,时不时地瞥了一眼孩子,确定孩子还在原位,便是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