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塑山河 > 第九十二章 “十万大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

因为新兵营、亲卫营的事,义军在葛阳多耽搁了两天之后。

流民大军开始马不停蹄的继续进军。

仍旧是故技重施,通过减少粮食供给、刻意控制每天行程。

葛阳的百姓被迫丢下了繁重的祖传破烂,变成了跟寻阳百姓一样的流民。

随后,义军的行程重新稳定下来,每天前进十五里,朝古阳缓缓开进。

若是将这个县也拿下,鄱阳周边内的四个县城,就有三县就落入义军手中,剩下的一个也是手到擒来。

那时,鄱阳城周围将变成一片势力真空。

陈子云就可以从容的,视府城豫章的反应,做出决定是否要立即进攻鄱阳城。

先后经过寻阳和葛阳的几次战斗,尤其是后者这次攻城战,让义军高层对拿下古阳信心满满。

王傀、燕闵他们甚至在私下讨论,古阳县能否也在半天内攻下。

有人认为可以,关键在于义军是否愿意付出足够代价;

也有人觉得很难,因为鄱阳官府必定会增援古阳,义军遭遇的抵抗力量可能会远超葛阳。

最终,两方人趁傍晚扎营吃饭的时候,询问起了陈子云的看法。

结果得到的只是陈子云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倒不是他不想说或者故作高深,而是陈子云也不确定。

因为,就在不久前,巡逻的义军擒获了一名鬼鬼祟祟的人,当即押来了自己的营帐。

来人自称鸿帮使者,为帮助义军起事而来。

在这名“使者”道出来意,和如何帮助义军后。

陈子云得知了鄱阳郡,竟然有着,一股隐藏在暗中的势力,而且这股势力还相当强。

陈子云没有听这名“使者”多说。

一来是无法判断这人是否胡诌;

二来是不清楚是否真有这股势力,如果真有,那这股势力的来历背景、以及目的是什么。

最主要的是不确定这人的是否为官府的密探。

他可不会听这人的片面之词。

在威胁了几句后,见来人油盐不进,陈子云起初决定,干脆就将此人推出帐外斩首。

但如果此人所言不虚的话,那就会惹怒这股势力,这对义军起事没有任何好处。

斟酌了片刻,陈子云最终还是把这名“使者”放了,只是命他不准靠近义军。

在没弄清楚这股势力是否为空穴来风,还是确有其事前,陈子云不打算将这件事公布,而是紧皱着眉头思索如何应对。

他深知,在魏国内,各种盘根错节、大大小小的势力,一定有很多。

他必须要想出对应的办法,是将这些势力蚕食壮大自身;还是做渔翁,利用他们为自己顶缸。

因为不知虚实,所以陈子云并没有将这件事告诉王傀等人。

*

……

经过了三天的行军后,寻阳和葛阳的流民大军,沿途先后攻破了好几个村镇,人数快速地激增到了将近七万人。

此刻,这支大军已经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古阳县地界。

由于流民人数太多,义军的管理不可避免的出现疏漏。

有些人暗中积累下一点粮食,开始逃跑。

更严重的是,流民们乱哄哄的挤在一起,导致了很多人染病而死。

这让陈子云心惊不已,要是产生瘟疫就大事不妙了。

因此,陈子云命人将一部分,疑是得了重病的流民,抛弃在队伍之外。

这两个因素导致了流民大军的人数增增减减,一直保持在六万人左右。

经过这几天的酝酿,加上古阳的侦骑发现了这股规模庞大的流民。

白袍义军闹出的动静,再也掩盖不了!

这个消息就像天降陨石般,震得整个江州都动荡起来。

被鄱阳城寄以厚盼的葛阳县,连半天都撑不下来,就被反贼攻破。

数量暴增的反贼几乎没有停留,迅速地出击古阳,还打出来十万大军的旗号。

虽然谁都清楚,这十万大军的水分恐怕大出天际。

真正能打的连几千都没有。

但那毕竟是十万人啊!

这些古阳百姓们可不会管其它的。

光是想象,就能把他们吓得尿裤子。

受此影响,整个鄱阳城附近的商铺田产,价格暴跌了三成。

古阳县城内更甚,几乎人人都开始变卖家当,那些富商大户们,甚至不要沉重的银两,只收银票,导致所有珍贵无比的不动产业,价格一跌再跌,比往日便宜一半都无人问津。

所有人都明白,这只是一个开始,贼人攻破古阳后,有两个选择,

一是攻打郡城紧挨着的山阳县,

二是直接攻打郡城。

可无论如何,这都是鄱阳郡内,上到世家老爷,下到贫民百姓的末日!

*

另一边,一份加急笺檄,到达了州府。

这份笺檄,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昼夜不停、连续经转了十几个驿站、换了一波又一波人、跑死了几匹马后,才星夜兼程的赶到豫章。

最后接力的这名驿使,一路上不吃不喝,强撑着一口气,来到江州刺史赵迁翰面前,还没来得及禀报,顿时晕倒在地。

赵迁翰从驿使怀中摸出来那份加急的笺檄,粗粗扫过一遍后,见到“十万大军”这四个字,顿时吓了一跳。

这位刺史大人此前,并没有将这伙反贼放在心上,只是做出一副大怒的样子,一心借此打击政敌崔景佳,以及他背后的崔家。

此刻见到事态失控,意识到事情真有可能闹到无法收拾的他,再也没有心思冷眼旁观了。

于是,赵迁翰召开了第二次州府会议。

但这一次,可不像第一次那时的拖沓和争议了。

这帮文官武将们,在面对将来他们的既得利益,有可能会受到损失的情况下,不再相互扯皮推诿。

很快,赵迁翰的政令就得到了贯彻执行。

通过商议后,赵迁翰决定,派江州军六千步兵、两千骑兵,合计八千人,开往鄱阳郡平叛。

对于这个决定,大多数官员当即表示赞成。

之所以不派更多,是因为州府可不像郡、县那样,有官兵维持秩序。

平时有军队震慑,加上一部分州军协助捕快管理江州,也是绰绰有余。

可眼下这场叛乱,动静闹得这么大,万一别的郡又有叛乱、甚至威胁府城怎么办?所以还是得留个后手。

在身为四大家族的崔家表示支持后,一小撮反对的官员知道事情已成定局,不再说出等朝廷支援、或者派更多人马平叛的谏言。

他们可不像四大家族私兵众多,总归要为自家产业想想的。

因此,整个州府的军事力量已经开始上发条,立刻开始运转。

这可是州府的,近万人的军队!

大多数官员们都相信,江州军只需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将鄱阳的那伙反贼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