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寻思了一番,徐秀华想到上次谢凝说的果苗问题。

甘谷村的环境和土地更适合种水果,而甜水村不应该是走产销的路线吗?

不是徐秀华不相信谢凝的方案,而且她想起在书里,就女主老家有出现过种果子的问题。

徐秀华对于这本书的所有记忆都是来源于自己的大学同学,她也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年。

看着空间里的果园,徐秀华心里默默哀嚎,看来还是需要做任务。

不然看着这一大片土地,就是把自己累死,都完不成。

刚好现在也要过年了,去供销社换东西的人肯定不少。

徐秀华准备去黑市瞧瞧,之前只在爷爷奶奶的聊天知道有这种地方,包括小说里经常写到。

这么多苹果,徐秀华在水龙头洗干净后,席地边啃着边发呆。

没过两天,谢凝原本想跑一趟供销社,买点东西带回沪市。

但是徐秀华无意提了一嘴,财不能外露,更何况谢凝再聪明也只是个小姑娘。

毕竟别人连大米饭都吃不起,而她大包小包。

怕后面的群众工作都不好做,谢凝最后还是放弃了去买。

以后要是有机会再带了好了,天色还没有亮,程爱国已经赶着牛车等在徐秀华家门口了。

谢凝跟杨知青都没有买到晚点的火车票,只能天没亮就要出门,不然就赶上火车了。

宋知青还要晚两天,加上按照他的话,还有点事情还办完。

大队的事情基本被程爱国和谢凝包了,宋知青有什么事情?

杨知青是个口直的,开口就问了这个问题。

但是宋知青只沉沉地看了杨知青好久,把人看得不自在,才笑着开口。

“家里的条件不是很好,想着晚点可以省几毛钱下来。”

知青下乡是来给贫下中农带来知识,程爱国对于这种事情一向看重。

谢凝和杨知青确实给他帮了不少忙,程爱国打从内心也是非常在乎两个人的安全。

特别是谢凝,一个女娃娃。

程爱国把牛车刚停下来,杨知青便从树下走了过来。

因为天色还没有亮,程爱国一直没看到站在树下的杨知青。

所以听到脚步声,在寂静的夜晚下,程爱国都免不了被吓了一跳。

“大队长。”

“来了啊,先上去,哎,杨知青,你怎么没带行李,这回家也不是一两天。”

起码也要带两套衣服,程爱国热心地提醒,觉得这城里的娃娃还真是啥都不懂。

“没事,大队长,我这次来甜水村都没有带多少衣服,基本都放家里了。”

杨知青不在意地说道,程爱国自然忘记这些知青过来带了多少行李。

每年都要接待知青,实在是不会把这种小事放在心里。

程爱国点头:“杨知青,那你先上来,我去喊一下谢知青。”

话音刚落,谢凝已经穿戴整齐,手上还提着小箱子,显然里面是装着行李。

旁边还站着徐秀华,手里还拿着栓门的粗木棍。

两个人都目光清明,显然是早早就起来等着的。

“大队长。”

徐秀华喊了一句,算是打声招呼。

谢凝也喊了一声,朝着徐秀华点了点头,便提着东西上了牛车。

程爱国也没有再耽误,赶着牛车很快就消失在夜色中。

谢凝一行人走了,徐秀华关上门继续回屋睡觉了。

回到屋子里,身子都温暖了不少。

床上的程细姐睡得正香,整张小脸蒙在被子里。

徐秀华脱掉外衣,小心地爬了上去,微微掀开被角,缓缓地钻了进去。

旁边的程细姐动了一下,徐秀华有些心虚地看了过去。

是怕把孩子吵醒,徐秀华自己本身也有些龟毛,所以平时在睡觉的时候会相当注意这个问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盯着还没有亮起来的天色,徐秀华边胡思乱想,边沉沉入睡。

甜水村离火车站远,虽然是程爱国赶车,但是两个知青也没有说自顾自睡觉。

谢凝找了个舒服的位置,靠在把手。

而杨知青则坐在对面,脚下顺带抵着谢凝的箱子,不然这路颠簸得厉害,小箱子老是往下倒去。

“大队长,镇上那边怎么说?六队的帐......”

谢凝的语气带着忧虑,程爱国倒是轻松。

“谢知青,那事你别担心。你们啊,安心回去跟家里人过个好年,回来这事咱们再看看怎么安排。”

其实是有些苗头了,但程爱国也没有多说。

杨知青适时插了进来,便有了下面的谈话。

“大队长,您真是个好官,一心只为社员着想,”

“现在啊,就缺您这样的人了!”

杨知青虽然有时说话没什么分寸,但这话听在谢凝耳朵里,也是无比赞同的。

程爱国难得是在于不但负责,他还愿意冒着被上头放弃的风险,给社员争取更多利益。

守成固然可贵,更需要开疆人。

程爱国被两个知青一来一往夸得老脸一红,他只能咳嗽了两声。

“杨知青,你家是在京城吗?这要是坐火车回去,要坐很久。”

这次杨知青买的去沪市中转站,因为上次谢凝是跟一大群知青,由知青点组织过来的。

现在要让一个女娃娃坐车回去,程爱国和徐秀华都是不放心的。

女娃娃和小孩子都容易被拐,特别在火车上。

大队里让知青回去过年,也要尽量保证安全,不然人要是没了,可不好交待。

至于徐秀华是因为在现代看过不少寻亲的,还有一些有相关新闻改编的电影,她对于这个年代始终保持警惕。

因为一队现在只有一个女知青,又在大队上工,怕惹闲话,程爱国没有现开口。

徐秀华提了一嘴,程爱国就顺势接话上去了。

从这里,程爱国才知道杨知青的老家是在京城。

所有知青的资料都是在知青点那边,镇上也只能知道知青家世清白。

还有一些简单的信息,这是以防后续有人利用职权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情。

“是啊,大队长,您有空也去京城里看看。看看咱们的长城。”

杨知青脸色没什么异常,程爱国话头一出,他就回答了。

京城的知青安排到南方偏远的甜水村?还是懂得探测机使用的年轻人。

谢凝和程爱国心里都有底了。

牛车到火车站的时候,天刚大亮。

过年要回家的人不少,火车站外面也只是一大片空地,外面立着一个牌子。

上面写着送人止步,黑色字体是火车站。

程爱国跳下牛车,拉住拴着牛车的绳子。

杨知青和谢凝先后跳了下来,等谢凝站稳,杨知青主动帮忙提着小箱子。

嗯,不重。

谢凝看他提着,没有跟杨知青争。

想起徐秀华给自己装的饼子,她差点都忘记了。

谢凝穿的是大棉衣,两个大口袋里都装着烙好的肉饼子。

从左边口袋拿出一个纸包,纸包揣了好几个小时,还带着身体的余热。

谢凝没有犹豫,直接解开绳子,从里面拿了两块出来,剩下的连着纸包直接走过去塞到程爱国手里。

“大队长,我们就先进去了,您回村子的路上慢点。”

谢凝塞给程爱国后,快速跑远了,怕程爱国把饼子还给自己。

她猜得不错,程爱国招呼她跟杨知青先别走,要把饼子留给她们要车上吃。

“谢知青,这东西你们自个儿拿着吃,还要出远门呢。”

越说,谢凝走得越快,杨知青走得慢,还被她拉了一把。

沪市是可以到车站里接人的,从这里过去沪市,也就整天的时间。

谢凝早就给家里人打了电话,让家里备点东西,到时候拿到火车站给杨知青路上吃。

杨知青跟谢凝的位置是特地买的一个车厢,谢凝是个下铺的位置,当时也是想着方便谢凝走动。

车厢里人挤人,杨知青额间都有些薄汗了。

虽然是冬天,车厢还是弥漫着一股发酵的味道。

杨知青空着那只手护着谢凝往里走,等找到两个人的位置,彼此对视一眼,都松了口气。

每截车厢都是互通的,方便人们走动和乘务员检票。

空间不小,每截车厢都有六个床铺。

上下中三种,杨知青是中铺。

谢凝忽略后背的目光,拿着一块布,擦洗着下铺,又准备擦洗中铺。

杨知青多看了两眼对面一直盯着谢凝的中年肥胖男人,那眼光给他的感觉,很危险。

“谢盈盈,你住中铺吧,我来就行。”

杨知青故意叫成另外一个名字,谢凝手里的动作微顿,不动声色应了一句。

意认到杨知青的不寻常,立马就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