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 > 第327章 离京的刘表、曹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帝师杨赐的病逝,出于送葬以及守孝的缘故,弘农杨氏的门生故吏,也将暂时性的退出朝堂。

而本就属于阉宦一党的光禄大夫许相,接任三公司空之位之后,阉宦一党在朝堂之中的势力,自然是水涨船高。

于是阉宦一党进一步排挤朝堂之中的清正之臣,朝堂局势也变得越加昏暗。

不过好在刘表本就无心留在京师洛阳,是故向皇帝刘宏提出岁献三亿钱,永镇南阳的请求。

皇帝刘宏也知道,南阳一年的赋税不过两亿钱,再加上刘表清除盐官、铁官中的蛀虫之后,南阳一年的盐铁之利,也不过一亿钱。

是故皇帝刘宏,不管是出于愧疚、安抚、亦或省心的缘故,最终还是答应了刘表岁献三亿钱,独揽南阳军政大权,以及赋税、盐铁之利的请求。

而刘表得到皇帝刘宏允诺之后,也杜绝了朝臣以及阉宦一党向南阳插手的可能,相信日后凭借南阳每年的赋税及盐铁之利,也定能使得南阳越加兴盛。

刘表离开皇宫之后,自是去拜别叔父刘焉、刘虞等一众宗亲长辈。

太常刘焉、宗正刘虞等一众宗亲长辈,内心之中虽有心灰意冷,但还是勉励刘表一番。

“陛下虽宠信阉宦,但景升也未尝没有进入朝堂的机会,只是这个时间会稍稍推迟一两年罢了,景升且安心治理南阳,静待时机便是。”

勉励刘表一番之后,太常刘焉仿佛想起什么,随后又皱着眉头对刘表说道。

“江夏太守秦颉,阿附阉宦一党,在江夏多有横征暴敛之恶行,景升回返南阳之后,可找寻时机提点他一二。”

太常刘焉出身江夏竟陵,将作大匠黄琬出身江夏安陆,江夏太守秦颉在江夏胡作非为,自然让出身江夏的刘焉、黄琬二人,格外的不舒服。

毕竟有谁喜欢,贪官污吏在自己的家乡横行霸道呀?

只是刘焉、黄琬二人,毕竟是朝堂公卿,二人若是下场教训秦颉,说不得阉宦一党又以为宗亲一系要对他们开战了。

所以最好的方式,还是让刘表亦或荆州刺史王叡出面,让江夏太守秦颉收敛一点为好。

刘表闻言,自是躬身应诺。

随后刘表想到自家孩儿刘琦、刘琮,是故忙向刘焉、刘虞两位叔父拜道。

“侄儿此番离京,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再回返京师洛阳,再加上妻弟陈群等人,也将陆续离开京师洛阳。”

“后续高平侯府便只剩刘琦、刘琮二人了,是故还望两位叔父,能够多多照拂他们兄弟俩。”

刘焉、刘虞闻言,自是点头道。

“景升且宽心,谁若是胆敢欺负琦儿、琮儿,老夫定当砸烂他家府门。”

刘表闻言,自是躬身拜谢而去。

待回到高平侯府厅堂,却是见得妻弟陈群,正在招待来访的议郎曹操。

曹操今年年初,赴任济南相之职,对于济南国中贪污腐败的阉宦党羽,曹操自然不会手下留情。

结果愤恨不已阉宦一党,先是让曹操转任东郡太守,随后又将他征召回朝,担任议郎这等闲职。

刘表还以为曹操有要事来访,是故自是准备引曹操去往书房议事。

曹操见此,却是颇为洒脱的拱手拜道。

“曹某此行,倒也并无要事,只是欲回返谯县老家修身养性,是故前来向景升兄辞行罢了。”

听曹操细述缘由,刘表才知曹操为何会生出,回返谯县老家修身养性的想法。

其一,固然是刘表前段时日讲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其二,则是议郎之职,主掌顾问应对之责,虽然也是皇帝近臣,可皇帝刘宏现今宠信阉宦,几乎都不召见一众议郎参赞国事。

是故曹操与其挂着这么一个闲职,耗在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朝堂,还不如回家修身养性,增长个人学识底蕴呢。

历史上曹操也是这个时间段,回返谯县老家观望时局,刘表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也曾出过这么一份力。

不过曹操已然下了决定,刘表倒也不好相劝,只是叹息一声道。

“现今朝堂昏暗,确实不适合在此消磨意志,回返老家修身养性、观望时局,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只是现今凉州叛乱尚未平定,孟德或许可以多多研习兵法,日后也有用武之地。”

曹操年少之时,便不喜儒家经文,反而偏好兵法之道,再加上矢志为汉之征西将军,是故听得刘表之言,自是躬身拜谢一番,方才离去。

曹操离去之后,刘表又召一众京师洛阳的部属相见,于是钟繇、王越、荀悦、荀棐、陈群再度聚集于刘表书房。

“明日,本侯便将回返南阳,荀棐、陈群、荀采几人也将回返颍川老家,准备年底的大婚之事。”

“刘辨、刘协两位皇子的教学之事,荀悦、王越二人照常进行便可,钟繇多多关注朝堂之事,以及关中右扶风的战事。”

待一众部属退去之后,刘表又唤来长子刘琦、次子刘琮。

“明日为父便将回返南阳,你们舅父陈群也将回返颍川老家准备大婚之事。”

“琦儿你年长,定要护好弟弟刘琮,若有要事可上太常府和宗正府,找寻一众长辈相助。”

刘琦、刘琮兄弟俩闻言,自是躬身领命,而刘琦更是拍着胸脯说道。

“父亲大人且宽心,我等定不负高平侯府威名。”

次日一早,辞去官职的曹操,领妻子丁氏、长子曹昂,自洛阳东门朝着谯县老家奔去。

而刘表眼见京师洛阳事不可为,也领军师祭酒荀攸,在洛阳太学求学的樊忠、阴瑜、程武、刘望之,以及新近投效自己的太学学子,经洛阳南门朝着南阳奔去。

至于陈群、荀棐、荀采几人,也领着车队回返颍川老家,只待年底大婚之后,再到南阳为主公刘表效力。

到得洛阳城南十里亭,却见不少人前来送行,除了刘范、刘和、刘岱等一众宗亲子弟外,又有卢植、马日磾、蔡邕等人。

先是一众宗亲子弟上前送别一番,刘表见此自是笑道。

“为兄回返南阳,也不知何时才能在此回京,诸位兄弟且尽心国事,同时也多多为国荐举贤才,巩固根基。”

随后好友卢植、马日磾、蔡邕等人,也上前送别一番,刘表也自是笑着交谈一番。

而后蔡邕却是将身后,二十岁的阮瑀、十九岁的路粹以及十七岁的顾雍,引到身前。

“现今朝堂混沌,吾闻陈纪、荀爽等名师大儒在南阳郡学讲学,还望景升把他们一道带去南阳,也免得他们这等璞玉,在京师这等污秽的名利场中变成了顽石。”

面对送上门来的阮瑀、路粹、顾雍几人,刘表自然是欣喜的答应下来。

毕竟阮瑀、路粹、顾雍几人,要么是“建安七子”、要么是“吴国丞相”,刘表着实没有拒绝的理由。

而且阮瑀、路粹、顾雍几人,既然已经到自己碗里了,日后多加笼络,定当能为自己平添几分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