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农门小夫妻:我挣钱你捞权 > 第711章 赵书生得太师府提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11章 赵书生得太师府提携

福州城,镇南将军府。

明昭第二胎生产顺利,给魏家再次添了个大胖小子,可把魏宏和殷氏乐得不行。

京城的消息前几日便送到了福州城,殷家女继太子正妃之位,于殷氏、于镇南将军府皆是好事。

如此,亦算是巩固了镇南将军府保皇的这门路子,同时也更稳固了镇南将军成为下任帝皇的羽翼。

牧氏和季氏眼瞧着三房添丁,心里无不忌惮,却也不敢再像以往那般冒尖。

产房清醒干净,魏寒连儿子都没看一眼,便在明昭榻边陪护。

喂汤擦汗都不假手于人,几乎把明昭当成眼珠子来疼。

槐夏和雩风极有眼力见,明昭醒来她们便悄悄退出了产房。

“可是还没看看咱儿子?”

明昭靠着男人的胸膛,喝下他喂到嘴边的补汤,声音有些沙哑虚弱。

魏寒嘴角微笑,眸底全是宠溺之色,“小子哪有老子的媳妇重要,乖,把汤都喝了。”

明昭目光闪耀地嗔他一眼,想到了什么,道,“长姐该是已经入京了。”

魏寒知道媳妇想娘家亲长,柔声道,“再过几月,大哥二哥出了孝期,我也陪你带咱孩子回京看看。”

明昭欢喜点头,“好。”

她想爹娘了,好想好想,自从为人妻为人母后,明昭深刻体验到做娘亲的不易。

小时候,老李家条件简陋,可爹娘依旧紧着最好的给她和兄长们,为此,明昭很是感激,也很庆幸此生能够成为爹娘的孩子,在亲长的庇护下无忧无虑的成长。

魏寒眼看媳妇眼眶湿润,不由得心头一紧,“怎的哭了,可是伤口疼得紧?”

明昭闻言止不住噗滋一笑,眨去眸底的湿意,双手揽过男人的腰身,抬头望着他。

“谢谢你。”

魏寒是她自己挑选的夫君,明昭诚心感谢他没让自己看走眼。

男人宠溺地吻了吻她的额头,“傻瓜,该是我谢谢你。”

媳妇拼尽所有为他诞下子嗣,能得心爱女子相守此生,该是他魏寒的荣幸。

---------

这日,秋生和铭丰结伴来到城门口,不多会便等到来京赴考的赵书生。

从简陋马车出来的赵书生无不受宠若惊,激动的拱手施礼。

“宋兄,李兄。”

“赵兄。”

“您二位可是特意在此处等小生?”

秋生没好气的道,“不然呢!”

铭丰道,“昨个收到你捎来的信件,估摸着你今日进城,咱俩便来这等你,可是提前寻好了住处?”

赵书生心情激昂,有被重视到的澎湃,“初进京城,还未与一同赴考的同乡学子会合,估摸着寻间便宜的客栈先住上一日。”

秋生笑道,“既如此,便随我兄弟二人回太师府吧。”

“啊,啊……?”

赵书生意外且震惊,一时间没能恍过神来,甚至有些心里打怵。

为何怵啊,那必然是他与陈书生曾想过[绊倒]太师来着,莫不是,搁这等着与他秋后算账?

秋生和铭丰一眼便瞧出他的心思,二人不禁摇头失笑。

铭丰道,“别多想,我们已询得长辈们的应允,才请赵兄进府暂住,当下时节气寒,需得保养好体质应考不是,走吧。”

赵书生久久才回过神来,又是惊又是喜。

“真,真,真的?太,太,太师同意,同意我到府上叨扰?”

秋生白眼一翻,真不想调侃他,“走不走?”

“走,走走,当然走。”

赵书生麻溜的踏上马车,提醒车夫跟上前头二位的快马,“快,跟上。”

这等好事他若不上赶着,岂不是错失结交太师府的门道,能借住到太师府,日后可不得够他吹上一年。

赵书生家境虽算不上殷实,倒也是能紧着他读书用功,加之他平日是个极为节俭有成算的,在众学子中算得上是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之辈,初入气派府邸到底让他有些拘谨。

秋生安排他住到自己的院子,书乐已提前着人把房屋拾掇好了,屋里的暖炕添了柴火,再有火笼子,整间小屋暖和得不行。

“多谢宋兄和李兄了。”

能住在如此舒适的屋里备考,想他赵某人是上辈子烧对了高香,才谋来的福气。

铭丰道,“当下时辰还早,咱先用膳,晚些大伯回府,我们再带你去拜见我大伯,还有我们先生。”

“好,好好。”赵书生激动得都有些磕巴了。

秋生与铭丰回京后,仔细将淄州发生的事情告知了李怀江,李怀江对赵书生来了些兴趣,同时也有另一番的考量。

孩子到底大了,身边总得有些交好的友人,若此次下场顺遂,日后好的互相有个帮衬的同僚。

再有不到五日便到春闱,赵先生和之秋仍坚持每日给秋生和铭丰开小灶,铭笙偶尔也会到课堂,更多的时候是自个在小书房看书提字。

下晌李怀江回府,秋生和铭丰便领着赵书生前去书房拜见长辈。

在当下的严寒季节,赵书生紧张得手心捏了把汗,毕恭毕敬的给李怀江见礼。

“太,太师大人。”

李怀江隔着案桌,面色平静的打量对方小子,而后淡淡道。

“不必拘礼。”

“是,太师。”赵书生直起腰身,才敢抬眼看向李怀江。

或许是李怀江在淄州百姓的眼里就跟神明一般的存在,如今看在赵书生眼里,更是身边镀了层金光,闪耀得很。

李怀江有意考校赵书生一番,随口提问了几句,赵书生从一开始的拘谨,渐渐放松了心态,应答如流。

先不管答的好不好,倒是个极有心志之人,更让李怀江欣赏他几分。

而赵书生亦是个极会抓住机会的,知道太师有意抬举他,他没有不顺竿上的道理,无不庆幸他今年如约入京赴考,才赶上这趟好事。

改明儿他得书信回淄州,让陈书生狠狠羡慕他一把。

李怀江也不吝啬,在问答中点问要害提点了几处,赵书生提壶灌顶,无不心感佩服李太师的学问,果然是淄州一大才子出身,深感受益良多。

最后,李怀江让秋生兄弟二人带上赵书生同去府里的课堂,赵书生再次感激得不行,若不是怕惹了太师的眼,他恨不能跪地磕上几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