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旧事件悄然翻过

新生活又将如何

继续回到那天晚上,我当时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父亲的两个问题,所以一直沉默不语。

父亲又点上一根烟,看了我一眼,慢慢说道:“我和你妈商量了一下,准备送你去学点手艺,以后也能有个吃饭的营生,省的你总在家瞎混。”

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社会的不断发展,年轻人的谋生方式,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那几年,城里的技校规模越办越大,越来越多像我这种考不上高中,又没啥本事赚钱的小青年,想着通过学一门手艺,改变自己的命运。

读技校,也成了小镇里年轻人走出大山的另外一条路。

对于父亲的这个提议,我自然是没啥意见。有一个能看看外面的世界,改变命运的机会,我并不想错过。

另外,能脱离父母的管控,又有一帮同龄人可以一起玩的地方,对于我来说,吸引力更大。

那几年,很多家用电器已经逐渐走入了千家万户,本身我家里就是收废品的,不时的还能收到一些废旧家电。

因此,家里人商量之后决定,让我去技校学习家电修理专业。

事情决定下来之后,我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杜涛,毕竟杜涛曾经在城里的技校学习过一段时间,现在也是我提前了解新学校的唯一渠道。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杜涛在听说我准备去城里上学,自己也坐不住了。已经埋在他心底的修车梦,再次被点燃。

杜涛在和父母商量过之后,决定也跟我一起去学校上学,继续完成他未完成的梦想。

就这样,1995年九月,在父母一声声好好学习,别惹事的叮嘱中,我和杜涛离开了生活十八年的小镇,踏上了另外一条求学之路,同时也开启了自己命运的转折。

技校所在的小城,距离小镇不到五十公里。虽然我不是第一次来城里,但这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陌生的。

学校里当时大约有一千五六百名学生。其中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城里本地人,另外的三分之二都是来自小城周边的各个乡镇。

城里的学生大部分都不住在学校,一般放学就回家了,住宿舍的学生基本上家都是外地的。

新学校高高的教学楼,宽敞的操场,一切都让我感到新鲜。

虽然宿舍的环境差了一点,但对于我这种乡下的孩子来说,这点困难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反而是对第一次的住校生活,充满了期待。

当时我们的宿舍还是平房,大概是新教学楼盖起来之后,之前的教室就改成了宿舍,一个宿舍住了有三十多人。

我和杜涛虽然不是一个专业,但因为是一起报到,所以也分在了一个宿舍。

从杜涛口中得知,职业技术学校并不是我想象中那样正规。

这几年学校开设了不少新专业,但学生多,老师少,一个老师往往要教几个班的学生,因此课程安排的并不紧凑。

另外有的专业是一年制,有的专业是两年制,有的学生学到一半就不学了,另外又有很多半路来的新学生,所以学生的流动性也很大。

甚至有不少的学生,并不是真心想来学手艺的。

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是考不上高中,又不想过早的进入社会,但家里条件还可以,干脆就找个地方让孩子再混两年。

因此学校里的纪律很乱,学生们是否用心学习,全凭自己自觉。

虽然和我想象的有差距,但我当时对未来还是充满了憧憬,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本领。

第二天正式上课的时候,我准时来到了教室。开学的第一节课,再怎么也得混个脸熟,认识一下老师和同学。

当时我们那个班,一共有四十多人,第一节课大家都简单的做了一下自我介绍,便在老师的安排下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第一节课,老师先介绍了一下这个专业的现状和未来的走向。听完老师的介绍,再次让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杜涛修车的水平再高,到最后,也逃不出走进修理厂的命运。

而我不一样,我这行业属于高精尖领域,电子工程师才是我的最终目标。

来到新学校认识的第一个新朋友,是一个女孩,也是我的同桌。

新同桌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名字很特别,叫李淼。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她叫李秒,还一直疑惑怎么会有女孩起个这么奇怪的名字。

直到有一次看到了她本子上写的名字,又回去找了个字典翻了一下,才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李淼给我的另外一个印象就是长得很白,很干净。之前在小镇上,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白的女孩。

李淼是主动和我说的话:“你好,我叫李淼,很高兴认识你,你家是外地的吗?”

虽然我读初中时候也有过暧昧的女生,但第一次有女孩主动跟我说话,我还是有点惊慌失措:“你好,我叫陈晓东,我家是五平镇的,你呢?”

“我家就是本地的,以后你在这有啥不懂的可以问我,有啥需要帮忙的也尽管跟我说。”李淼很热情。

和农村的大部分女孩不同,李淼的性格很开朗。没几句,两人便熟悉了起来,开学的第一节课,就这样很快在聊天中过去了。

能在开学的第一天就认识一个美女同桌,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心里也十分开心。

但我却没想到,认识李淼,却给我带来了新环境中的第一个麻烦。

很快,第一节课就下课了,班里有很多同学初中时候就在一个学校,因此相互认识的同学都三三两两的聚在了一起。

我除了刚才上课的时候和李淼聊了几句,班里再没有其他认识的人,我本身也不善于交际,更不知道怎么能融入到他们的圈子里去。

想了想,我决定去操场上转一圈,顺便上个厕所。于是起身向教室后门走去。

很多时候在生活中,走后门绝对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众所周知,大家上学的时候,很多调皮的学生都喜欢下课后聚在教室后门处打闹,技校的学生自然也不例外。

我刚走到教室后门门口,就见到几个同学围在那里,几人见我出来也没有想让开的意思。

“同学,麻烦让一让,我出去一下。”我笑着和堵在门口的一个同学说道。

挡住门的同学长的挺胖,却留着和体型并不匹配的中分发型。

胖子听了我的话并没有让开,反而是上下打量了我一下问道:“你哪来的啊?刚才我看你和你同桌聊的挺高兴呗,说啥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