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秦皇后裔 > 第192章 火药倒计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着眼前这个正熟睡的小家伙,黄江不由感慨万千。

荆州目前的弊病还是很多。

他的威望太高了,无论文治还是武功,都冠绝荆州。

历史上这样的人多么?

自然是不多的,但也有那么几个。

结局也都十分现实,那便是他们死去之后,偌大的大好河山尽数被败光。

这也是一个王朝原本的命运,盛极而衰,无论是谁,铁打的江山,流水的王朝。

黄江不由叹气一声。

夫人蔡琰则是上前挽着他的手,轻声道:“君郎何故叹息?”

黄江则是微微一笑,神色如常:“无事,夫人莫要担忧。”

二人走在院内的石阶上,看着缓缓而下的细雨,心情无比宁静。

“回来后也没有去拜会岳父,他老人家身体近来可好?”

“还好,只是上了年纪,又经常熬夜,难免有些小毛病,不碍事。”

……

次日,会见了二哥黄权。

这是个懂得韬光养晦的人,也有真才实学,但却不想继续从政了,而想在军中有一番作为。

此时看似相安无事,随着以后的日子徐徐到来,那势必会造成很多不好的影响。

本属于外地派的领地不断被人渗入,他们的反对呼声还是有点高。

荆州派推出的黄忠已是他们最大的妥协。黄奎本就是军中司马,而此时的黄权再想进入军中,阻力不是一般大。

当然黄江也可以一言堂,那便视荆州的制度如无物,倘若以后黄江不在,就别怪这些人发难了,毕竟是你自己先打破的规则。

“三弟,可是有为难之处?”

“二哥,我觉得汉中太守更适合你。”

“说实话,这个位置确实很诱人,也有很大挑战,但……”

“二哥!”黄江出言打断。

“你说。”

“你的身份敏感,军中已自成派系,荆州派想渗入其中,都是千难万难,何况你还有另外一重身份,一旦介入其中,人人自危。”

“你的意思,他们怕我?”

“这是大哥不如你的地方,他容易被人利用,而你十分清醒。”

“我明白了。”

黄权是个聪明人,自己这个三弟当然有为难之处,自己要想强行进入军中,也不是不可能,但阻力还是有的。

军中崇尚军功制,昔日的军侯张任也可以一步步爬到现在的将军,而一些如高顺陈到这些老牌校尉也无话可说,人家确实能打。

更多有能力的人缺乏的也只是机会而已,就如他这般,虽然武力不入流,但未必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将军。

……

整个年内过得很快,黄忠已经收拾妥当,众多官员过来送行。

张任已经先他一步,十天前就前往南中去了。

张辽带着黄权也于两日前去往了汉中。

“汉升,你追随我也有十年了吧。”

黄忠点了点头。

“此次你前往益州,非议者甚多,但我相信你的才能,具体怎么做,论心而行。”

黄忠自然知道黄江心中所想,抱拳道:“主公放心,三年,再出益州,忠愿为先锋。”

“先锋就算了,留点机会给年轻人,那时,允你亲自挂帅。”

“谢主公!”

……

随着荆州工坊的冶炼技术再次升级,所造铠甲武器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了。

黄江亲自前往工坊,面见蒲元。

“听说火药的研制已经完成了?”黄江看向蒲元。

蒲元点了点头,缓缓开口道:“得主公提点,火药的初代产品基本完成,目前正在试验过程中,还不够理想。”

“走,去看看!”

黄江带着几名亲卫,跟在蒲元和他的几名弟子身旁。

穿过偌大的工坊,这里由原来的小土房,已经改造成一座钢铁堡垒了。

很多环节都采用了机械装置。

有两人在一处工坊内骑着木质的自行车,半木质半机械的结构,在骑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卡壳,导致链条断裂。

见黄江看得入神,蒲元解释道:“如今咱们荆州的路越来越好了,我觉得有必要研发一下这种轮动代步工具。”

“很不错,这个方向可以,继续努力。”黄江赞许一声。

“现在还没有办法解决摩擦力过大的问题,我们所采用的机械结构要么太重,要么太薄,轴承方面更是大问题,带动轮组的链条也达不到应有的强度。”

“摩擦方面可以采用一些植物油或者动物油作为润滑剂,你这单一的齿状链条,设计的很好,但连接面太小,自然会导致强度不够,如果,你将一面作为齿轮组,链条改为滑动组,以多个纽带的方式链接,是不是会好很多?或者采用摩擦力较大的皮质材料作为传输,效果会不会更好……”

蒲元喜欢黄江的地方就是他那些看上去不经意间的评价,都是直击问题要害。

“都愣着干什么,每一个字都记录下来,一个一个字推敲。”

几名弟子只能照办。

“那轴承方面,主公有什么好的见解?”

“拿笔来!”黄江从亲卫手中接过一根毛笔:“我记得在一本木匠集里见过这样一种东西。”

蒲元也不去追究到底是哪本书,之前他真去找过,结果是没找到。

这次他也学聪明了,只是认真看着黄江在图纸上画了两个间隔很近的圈圈,然后中间包裹着几颗圆珠。

黄江简单解释了一遍,一行众人惊叹。

一名弟子站出来说道:“这种设计,某也曾在一本书上见过,只是主公的设计更为精妙,用铁珠代替了原本的圆木。”

“哦,你叫什么名字?”黄江十分有兴趣看向他。

“鲁玉,祖上皆为木匠。”

“不错,原来是鲁班公的后人,失敬。”

“先祖之技巧,传到我这辈,已仅存不多。”鲁玉摇了摇头。

“那实在太可惜了,现存的技术,还望尔等能发扬光大,莫埋没祖先的智慧。”

“喏!”一行人一齐拱手。

“只是,主公,这圆木易做,这铁珠不好弄啊。”

蒲元想了下,要将一个铁块打磨成一个球状也不是做不到,但要实现批量生产,实属不易。

“不好弄就慢慢弄,先弄个简易的成品出来,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而不是让我这个外行来告诉你们该怎么做,一次达不到的地方,就重复多次,总能达到。”

蒲元一愣,这段话,黄江看似批评,实则已经告诉他一些事情,重复做,这说的不就是淬火吗,多次淬火提升硬度。

黄江要是知道,估计得问候他了。

“我们时间紧,任务重,主公能否给点提示。”

“搞个模具不会么,这么简单的事情,还用我来教你?”

之前他们要实现这种技术,都是靠先进的设备,要么是冲压打磨,要么是快速吹摩,但不适用于现在。

冶炼技术能达到现在这种程度,已经达到了唐朝时期的水平了,已实属不易。

有他这个物理学大拿在,按道理还能再推动至少两百年。

但拔苗助长,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科技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个人能够改变的。

……

一路上,黄江也没少点评,听得蒲元豁然开朗,恨不得把黄江留在这里吃住。

“都记下来没有?”

众弟子纷纷点头。

“主公,你要是不打仗,搞搞技术,我这个大匠在你面前不值一提啊。”

黄江白了他一眼:“纸上谈兵终是浅,认真实践出真知。”

“明白!”

众人这时候才来到一处空旷的田野上,四周都是用层层铁网拦住的,四周还有重兵把守。

“上个最新研制的轰天雷一号。”蒲元挥了挥手。

他们制造这火药的灵感也很简单,就是按照鞭炮的威力来加强的,加强到最后,那已经不能再叫鞭炮了。

众人将一个西瓜大小的黑乎乎的陶罐放置在一座矮小的土墙边上。

“升防护栏,点火!”

几个呼吸过后。

一声震天巨响震得每个人耳朵都嗡嗡作响,一段土墙已经消失不见了,只剩下残缺的两端。

“响声倒是够了,威力嘛,还不行,你看那地面,毫无反应,炸炸土墙不算什么。”

蒲元本以为会得到黄江的大力赞赏,但谁能想到。

“主公,这已经是目前的极限了。”

“纯度再提高点,再测试,务必注意人员安全。”

“还有么?”蒲元再问。

“罐子太大了,要严丝合缝,密闭,看似牢固其实要给能量一个瞬间打开的机会。”

黄江描绘了一下动作:“点火……能量释放很快,越快越好……达到最大了,这还不够,要挤压这份能量,让其瞬间迸发开来,这就是你研究的方向,继续努力吧。”

蒲元一扫阴霾,仿佛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心中默念关键词:“纯度……瞬间……迸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