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新说 > 第479章 文鸯单骑退雄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却说魏正元二年正月,扬州都督、镇东将军、领淮南军马的毋丘俭,字仲恭,是河东闻喜人。他听到司马师擅自废立皇帝的事情,心中大怒。他的长子毋丘甸说:“父亲官居高位,司马师专权废主,国家危如累卵,怎么能安然自守呢?”毋丘俭说:“我儿子说得对。”于是请来刺史文钦商议。文钦是曹爽门下客,当天听到毋丘俭相请,立即前来拜谒。毋丘俭邀他进入后堂,礼仪结束后,两人说话间,毋丘俭泪流不止。文钦问他原因,毋丘俭说:“司马师专权废主,天地反覆,怎么能不伤心呢!”文钦说:“都督镇守一方,如果肯仗义讨贼,我愿意舍命相助。我的儿子文淑,小字阿鸯,有万夫不当之勇,常想杀司马师兄弟,为曹爽报仇,现在可以让他做先锋。”毋丘俭大喜,立即歃血为誓。

两人谎称太后有密诏,命令淮南大小官兵将士都进入寿春城,在西边立一坛,宰杀白马歃血为盟,宣言司马师大逆不道,现在奉太后密诏,命令尽起淮南军马,仗义讨贼。众人都悦服。毋丘俭带领六万兵马,屯驻在项城。文钦领兵两万在外为游兵,往来接应。毋丘俭传檄各郡,命令各起兵相助。

然而此时的司马师,因左眼肉瘤不时痛痒,正在府中养病。听到淮南告急的消息后,他急忙请太尉王肃商议。王肃建议他像当年孙权对付关云长一样,抚恤将士家属,使敌军军势瓦解。司马师同意了这个策略,但由于他新割目瘤,不能亲自前往,而他又担心如果派其他人去,心中不稳。此时中书侍郎钟会在旁边进言说:“淮楚兵强,锋芒甚锐,如果派人领兵去退敌,多是不利。倘若有疏漏,则大事去矣。”听了这话,司马师毅然决定亲自出征。

他留下弟弟司马昭守洛阳,总摄朝政,自己则乘软舆,带病东行。他命令镇东将军诸葛诞总督豫州诸军从安风津取寿春;又命令征东将军胡遵领青州诸军出谯、宋之地,断绝毋丘俭的归路;又派遣荆州刺史、监军王基领前部兵先取镇南之地。大军屯于襄阳后,他聚集文武在帐下商议。光禄勋郑袤认为毋丘俭好谋而无断,文钦有勇而无智,建议深沟高垒以挫其锐气。但监军王基则认为淮南之反并非军民思乱而是被毋丘俭势力所逼不得已而从之因此主张大军快速出击。

然而,毋丘俭在项城得知司马师前来之后,与众人商议对策。先锋葛雍建议先占据南顿,利用其地势优势,防止魏军占据该地。俭采纳了他的建议,率军前往南顿。然而,在行军的途中,得到了流星马传报,称南顿已经有人马下寨。俭不信,亲自前往查看,果然发现旌旗密布,营寨整齐。俭只好回到军中,陷入了无计可施的困境。

突然,哨马飞报称东吴孙峻带兵渡江袭击寿春。俭大为惊恐,说道:“如果寿春失守,我该去哪里?”于是当夜撤军回到项城。

司马师见毋丘俭军退,召集多官商议对策。尚书傅嘏建议,俭军退兵是因为担心吴军袭击寿春,所以必须回到项城分兵防守。同时,命令一支军队攻取乐嘉城,一支军队攻取项城,一支军队去守寿春,这样淮南的军队必定会退却。嘏还提议让兖州刺史邓艾率领兵力直接攻取乐嘉城,并派遣重兵支援,破敌不难。司马师采纳了这些建议,立即派使者前去传达命令,让邓艾率兖州军队攻破乐嘉城。师随后带领大军前往彼处会合。

却说毋丘俭在项城,他的心中充满了不安,时刻担心着魏军的来袭。他不断差遣人去乐嘉城哨探,只为确保自己的军队安全。然而,探子的回报却使他愈加忧心。他急忙请来文钦到营帐中商议对策。

文钦自信满满地告诉毋丘俭:“都督勿忧。我与我的儿子文鸯,只需要五千兵马,便能确保乐嘉城的安全。”听了这话,毋丘俭大喜过望,心中的忧虑瞬间减轻了不少。

当日,文钦父子便引领着五千兵马向乐嘉城进发。前军探子来报:“乐嘉城西,皆是魏兵,约有万余。远远望去,中军大旗飘飘,白旄黄钺,皂盖朱幡,簇拥着主帅的虎帐。锦绣帅字旗下,必定是司马师。他们的营寨虽然尚未完备,但气势已然十分逼人。”

站在父亲身旁的文鸯,听到探子的回报,立刻向父亲提出了一个计策:“趁他们营寨未成,我们可以分兵两路,左右夹击,定能全胜。”文钦问:“何时行动?”文鸯果断地说:“今夜黄昏。父亲引二千五百兵从城南进攻,我引二千五百兵从城北进攻。三更时分,我们要在魏寨会合。”文钦同意了儿子的计划。

黄昏时分,文钦和文鸯分别率领着兵马,悄然向魏寨进发。文鸯虽然年仅十八岁,但身长八尺,英姿勃发。他全装惯甲,腰悬钢鞭,绰枪上马,气势如虹。他遥望魏寨,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三更时分,乐嘉城的魏军营寨突然喊声大震,人马大乱。司马师急忙询问情况,有人报告说:“一军从寨北斩围直入,为首一将,勇不可当!”司马师大惊,新割的肉瘤伤口疼痛难当,又恐乱军心,只能紧咬被头忍痛。

而这时,文鸯已经率先杀入魏寨,他在寨中左冲右突,所向披靡。魏军无人能挡他的锐气,有相拒者,都被他的枪刺鞭打杀死。然而,文鸯只盼着父亲从南面作为外接应,却一直不见他的到来。

尽管只有一人一马,但文鸯丝毫不怯场,他杀到天明,只听得北边鼓角喧天。他回头对随从说:“父亲不在南面为应,却从北至,为什么呢?”言未毕,只见一军行如猛风,为首一将乃邓艾也,跃马横刀大呼:“反贼休走!”文鸯大怒挺枪迎之。

两将战有五十回合不分胜败正当两人斗得难分难解之际魏兵大进前后夹攻文鸯部下兵士各自逃散只有文鸯单人独马冲开魏兵向南而走。背后数百员魏将抖擞精神骤马追来。

看着魏将们纷纷落马又复聚起文鸯心中豪气顿生他再次杀入魏将阵中钢鞭起处魏将纷纷倒退。就这样文鸯一人独斗百员魏将杀得魏军人仰马翻天色渐明时他已经杀出重围向南而去。这场战斗文鸯虽未得胜但也展现了他的英勇与威武后人赞诗曰:“长坂当年独拒曹子龙从此显英豪。乐嘉城内争锋处又见文鸯胆气高。”

而另一边的文钦由于山路崎岖迷失在谷中等到寻路而出时天色已晓文鸯的人马已经不知所向只看到魏兵大胜的场景。无奈之下文钦只能不战而退带领剩余的士兵向着寿春城的方向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