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新说 > 第328章 郭嘉遗计定辽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骑兵前来报告:“乐进、李典、张燕攻打并州,但高干守住壶关,无法攻破。”曹操亲自率兵前往。三位将领接着,表示高干拒守关难以攻破。曹操召集众将商议如何破解高干的困境。荀攸说:“如果要破解高干,必须使用诈降计策。”曹操接受了他的建议。他召来降将吕旷、吕翔,低声告诉他们策略。吕旷等人带领数十人军队直接来到关下,大喊道:“我们原本是袁氏的旧将,无奈不得已而投降曹操。曹操为人狡诈,对待我们很不重视;我们现在要扶助旧主。请快速开启关门让我们进来。”高干不相信,只让两位将领上关跟他们谈话。两位将领卸下甲胄,放弃战马进入关中,对高干说:“曹军刚到,我们可以乘其军心尚未稳定,今晚袭击他们的营寨。我们愿意当先。”高干听了他们的话,喜出望外,当夜让两位吕将先行,带领着万余军队前去。

当他们到达曹营时,却被伏兵包围,背后响起了巨大的呐喊声。高干意识到自己中计,急忙返回壶关城,但乐进、李典已经夺取了关口,高干只得逃往乌桓部落投降。曹操率兵阻止关口,派人追击高干。高干逃到乌桓边界时,正好遇到了北番左贤王。高干下马叩首于地,说曹操欲吞并领土,现在希望得到援助,共同努力恢复北方。左贤王说:“我与曹操没有仇恨,怎么会侵犯我的领土?你是想让我与曹氏结下仇怨吗!”他驱逐了高干。高干想不出其他办法,只得去投奔刘表。在行至上洛时,被都尉王琰杀害,将其首级送给曹操。曹操封王琰为列侯。

并州已经平定,曹操商议西征乌桓。曹洪等人说:“袁熙、袁尚已经兵败将亡,势力濒临崩溃,已经逃往沙漠;我们现在引兵西征,如果刘备、刘表趁虚袭击许都,我们的援军无法及时赶到,将会带来严重的灾祸:请撤军回防为上。”郭嘉说:“诸位说得不对。主公虽然威震天下,沙漠之人因为边远而不会设防;我们趁他们没有准备,突然袭击,必然能够击败他们。而且袁绍与乌桓有恩情,而尚与熙

兄弟仍然存活,不可不除掉。刘表只是一个只会坐谈的客人,自知才能不足以对付刘备,如果给他重任,恐怕无法控制他,如果给他轻任,刘备也不会听从。虽然远征虚弱的国家有风险,但公无忧虑。”曹操说:“奉孝的话非常正确。”于是他带领大小三军,数千辆车,向前进发。只见黄沙遍布,狂风呼啸;道路崎岖,人马难行。曹操心生退军之念,向郭嘉咨询。郭嘉此时患病卧在车上。曹操泪流满面地说:“因为我要平定沙漠地区,让您远跋山川、承受艰辛,导致您染上了疾病,我内心如何安稳!”郭嘉说:“我感激丞相的大恩,即使死了也无法报答。我看到北地崎岖,想要回军,您觉得如何?”郭嘉说:“兵法讲求迅速。现在我们千里袭敌,辎重多而难以快速前进,不如轻兵兼程,出其不意地进攻,只需要找到认识路径的人来引导就可以了。”

于是,曹操让郭嘉留在易州养病,并派人寻找向导官来引路。有人推荐袁绍的旧将田畴,他深知这片地区的情况。曹操召见他询问情况。田畴说:“这条路在秋夏季节有水,浅得无法通行车马,深得无法载船。非常难行。不如回军,从卢龙口越过白檀山险地,进入空虚之地,前往柳城,趁他们没有防备的时候袭击:蹋顿可以一战擒获。”曹操听从了他的建议,封田畴为靖北将军,任命他为向导官,作为前驱;张辽为次要向导;曹操自己押后:采取快速行军的策略。

田畴引领张辽前往白狼山,正好遇到了袁熙、袁尚会合的蹋顿等数万骑兵前来。张辽飞奔报告给曹操。曹操亲自勒马登高望去,见蹋顿的兵力混乱,无序不整。曹操对张辽说:“敌人的兵力混乱,我们可以击败他们。”于是将麾下的旗帜交给了张辽。张辽带领许褚、于禁、徐晃四路下山,奋力急攻,蹋顿大乱。张辽骑马斩杀了蹋顿,其余的部队都投降了。袁熙、袁尚带着数千骑兵逃往东辽。曹操收军进入柳城,封田畴为柳亭侯,让他守卫柳城。田畴流泪说:“我是一个背义弃义的逃亡之人,能够得到如此厚恩并保全性命,已经是幸运了;怎么可以卖掉卢龙寨求取赏赐呢!我死也不能接受侯爵的封号。”曹操理解了他的心意,于是只是拜田畴为议郎。曹操安抚了单于等人,收获了一万匹骏马,当天就返回了。当时天气寒冷干燥,两百里没有水源,军队又缺粮食,只能杀马取食,挖地三四十丈才得到水。曹操回到易州,重赏了先前劝谏过他的人;然后对众将说:“我之前在危机中远征,只是侥幸成功。虽然取得了胜利,但这是天佑之力,并不值得成为法则。诸位的劝谏才是万全之策,所以要相互奖励。以后不要难以言谈。”

曹操回到易州时,发现郭嘉已经去世数日,尸体停放在公廨中。曹操亲自去祭拜,大声痛哭道:“奉孝之死,是天灭我之大祸!”他回头看着众官说:“诸位年纪都比我小,但奉孝最年轻,我原本想托付他后事。没想到他这么年轻就夭折了,让我心如刀绞!”郭嘉的左右随从将他临死时封好的一封信呈上说:“郭公临死时亲自写下这封信,嘱咐说:丞相如果按照信中所说的行事,辽东的问题就会解决。”曹操拆开信看了一眼,点了点头,叹了口气。众人都不知道他的意思。

第二天,夏侯惇带着众人上报说:“辽东太守公孙康一直不服从,现在袁熙、袁尚又去投靠他,必定会成为后患。不如趁他们还没有行动,赶紧前去征服辽东,就可以得到了。”曹操笑着说:“不需要劳烦诸位大展威风。过几天,公孙康会自动送来袁熙、袁尚的首级。”众将都不相信。可是袁熙、袁尚带着数千骑兵逃往辽东。辽东太守公孙康,原本是襄平人,是武威将军公孙度的儿子。当他得知袁熙、袁尚前来投靠时,召集本部官员商议。公孙恭说:“袁绍在世时,常有吞并辽东的意图;现在袁熙、袁尚兵败将亡,无处可去,来这里投靠,就是想夺取我们的地盘。我们如果接纳他们,后果必定不好。不如引他们进城后杀掉,献首给曹操,曹操一定会重重奖赏。”公孙康说:“只是担心曹操会派兵进攻辽东,还不如接纳袁熙、袁尚让他们帮助我们。”公孙恭说:“我们可以派人去探听情报。如果曹操派兵进攻,我们就留下袁熙、袁尚;如果曹操不动,我们就杀了他们,献首给曹操。”公孙康同意了这个计划,并派人去打探消息。

正好袁熙、袁尚到了辽东,两人商议后说:“辽东的军队有数万人,足以与曹操抗衡。我们现在先投靠他们,然后杀掉公孙康夺取他的地盘,培养自己的实力,抵抗中原,最终可以恢复河北。”商议完毕,他们进见公孙康。公孙康让他们暂时住在馆驿里,借口自己生病不见。不到一天,密探回报:“曹操的军队已经驻扎在易州,没有进攻辽东的意思。”公孙康大喜,于是先伏刀斧手于壁衣中,然后让袁熙、袁尚进去见他。他们见面礼毕后,公孙康命他们坐下。当时天气严寒,袁尚看到床榻上没有被褥,就对公孙康说:“希望你能给我们铺坐席。”公孙康怒目而视说:“你们两个人的头将要行万里之路!哪有坐席可言!”袁尚大惊,公孙康喝道:“左右,为什么还不动手!”刀斧手们拥出来,将袁熙、袁尚的头砍下来,装在木匣中,让人送到易州,献给曹操。当时曹操正在易州驻扎,没有动兵。夏侯惇和张辽进去禀告曹操说:“如果不进攻辽东,我们应该回许都了。担心刘表心生异志。”曹操说:“等二袁的首级到了,就可以回兵了。”众人都暗自笑了起来。

突然有人报告说辽东公孙康派人送来袁熙、袁尚的首级,众人都大为惊讶。使者递上了信件。曹操大笑道:“果然不出奉孝的预料!”他重重赏赐了使者,并封公孙康为襄平侯、左将军。众官员问道:“为什么不出奉孝的预料?”曹操就拿出郭嘉的信给他们看。信大致说:“我听说袁熙、袁尚前往辽东投靠,明公切不可增兵。公孙康一直担心袁氏吞并,袁熙、袁尚前来必定会生疑。如果用兵攻击,公孙康和袁氏会联手抵抗,不可急于行动;如果缓一缓,公孙康和袁氏必然会相互图谋,这是必然的情势。”众人都称赞道:“奉孝真是料事如神!”曹操带着众官员再次设立祭祀,向郭嘉的灵前表达敬意。郭嘉去世时只有三十八岁,从征伐十一年,立下了许多奇勋。后来有人写诗赞颂他说:“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梁栋倾。”曹操率领军队返回冀州,派人先将郭嘉的尸体送到许都安葬。

程昱等人建议曹操说:“北方已经平定,现在回到许都,我们可以早日制定下江南的计策。”曹操笑着说:“我早就有这个打算了。诸位所言正是我所想。”那天晚上,曹操在冀州城的东角楼上住宿,靠着栏杆仰望天文。当时荀攸站在旁边,曹操指着天空说:“南方的气息旺盛,可能还不能图谋。”荀攸说:“以丞相的天威,哪里有不能征服的地方!让我看看,忽然看见一道金光从地下升起。”荀攸说:“肯定有宝物埋在地下。”曹操下楼让人跟着光芒挖掘。果然,在地下发现了一箱金宝。正如诗所说:“星文方向南中指,金宝旋从北地生。”曹操欣喜若狂,感叹自己的运气。他决定将这些宝物留作后事,用于征伐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