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宛陵缓缓抬头,朝他看去。

充满了悲哀的眼神,令人不忍直视。

她哑声说:“如果不是我的出身,当初你家人就不会着急为你订婚了。”

沈怀安没有说话。

几年前宛陵刚透露出对沈怀安有倾慕之意的时候,沈家便立即察觉,迅速为他定下一门亲事,断绝了让沈怀安当驸马的可能性。

不是沈家看不上宛陵公主,而是做了驸马后,成为皇亲国戚,从此在仕途就断了前途。

只有那些不能继承家族,没本事发展仕途,只能躺平做纨绔的子弟,才会对驸马这个职位趋之若鹜。

宛陵对此心知肚明,却也无可奈何。

即便是皇室,也不可能去拆散人家已经定下的婚事。

何况她并不是个受宠的嫡公主。

“因为我身为女子,不能与皇子一般继承皇位,母后对我百般怨恨。”她低声说,“也因为身为女子,我只能一辈子被困守在深宅后院。而你们男子却可以天高任鸟飞。你能不能告诉我,一个人的出身没有错吗?”

沈怀安说:“但出身不是你自己决定的。”

宛陵微微摇头,不再说话。

沈怀安也只能屈身告辞。

皇后被夺权幽闭,身为皇后嫡女的宛陵的待遇,也就忽然下降了许多。

天寒地冻的,连取暖的银霜炭也没了,把最差的炭火送去,一屋子烟熏火燎。把宫婢气的直哭,骂那些奴才踩地捧高,早晚遭报应。

好在,第二天就有人送了厚被褥和银霜炭来。

一问,才知道是太子妃命人送来的。

兰蓉蓉亲自提着食盒来看望她。

“我母后多次要害你们,你何必来这里沾染呢。”宛陵平静的说。

“你母后做的事情,与你无关。我帮你,是因为救过钰儿的。你明知道事情会牵扯到皇后,还是出面帮我作证。我承你的情。”

宛陵苦笑着摇摇头:“我知道我应该帮母后,但我过不了自己的良心那一关。也许母后说得对,我不配做她的女儿。”

“你是你自己。”

兰蓉蓉放下食盒,“你母后的悲惨是她自己造成的,不是你的责任。你不需要为她负责。过好你自己的生活。”

“我的生活?”她抬头仰望高高围墙上的灰暗天空,“我想要的生活,是永远也不可能拥有的了。”

“不要灰心,只要活着,一切皆有可能。”

兰蓉蓉鼓励她。

“谢谢你,六嫂。”她没有称呼兰蓉蓉为太子妃,而是用了寻常的民间称呼。

兰蓉蓉却觉得这样更亲切,不由笑道:“不要整天闷在屋里,时常到东宫来找我玩,我可知道许多新奇有趣的事情呢。”

“好。”

宛陵的脸上出现一点光彩。

除夕的前一天,兰芸儿被赐自缢。

由于死之前已经成了庶人,兰芸儿没有资格拥有丧仪,也不被允许葬入皇陵。最后只是被白布一裹,平板车拉着送还给了兰家。

兰家已经得到了消息。

也知道她是因为谋害贵妃和太孙而被皇帝下令处死。

兰家没有任何怨言。

伤心是有的。

毕竟是养了这么多年的女儿,宠爱了十几年的妹妹,兰崇德和兰广思父子俩还是拿出钱财,买了副好棺木,给她好好的下了葬。

柳氏得知女儿死讯后,一病不起。

没有熬过这个冬天,也跟着死了。

于是, 兰崇德把凤娘扶正,做了兰家主母。

这凤娘是原配曾经的婢女,性子忠厚正直,虽年纪大了,不能再生育子女。但兢兢业业打理家务,照顾一家生计,颇受兰崇德敬爱。

过了年,兰广思娶亲,兰蓉蓉又送了些礼物过去。

兰家收了她给的那些田产铺子,日子总算是又熬了过来。

至于兰芸儿留下的那个身体孱弱的女婴,被罗太医拼尽全力救了回来。

皇帝看着这瘦弱的小女儿,也有点一筹莫展。

也不知他怎么想的,想了几天,最后一拍脑袋,下旨让东宫暂时抚养十公主。

原因是因为太子妃和兰芸儿是姐妹,把孩子给太子妃抚养,看在姊妹的份上,太子妃会善待这孩子。

兰蓉蓉有点无语。

原主确实和兰芸儿是姊妹,但这孩子从身份上来说,却跟太子是兄妹关系。

她还得叫这孩子一声十妹妹呢。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虽然很不情愿,但圣意难违,她也只能派人把孩子接到了东宫。

连罗太医都说这孩子养不大,东宫的宫婢们也都不怎么拿她当回事。兰蓉蓉心里虽然厌恶兰芸儿,但兰芸儿已经死了,稚子无辜。

她请教过罗太医后,加上自己在现代学的医术,对孩子用现代的喂养方式,精心调养着。

孩子竟然渐渐的精神了起来。

两个月就长了六七斤,小脸肉眼可见的圆润红彤彤起来。

与刚出生时耗子一般灰败瘦弱的样子完全不同,显出了圆溜溜的大眼睛和红润的小嘴。

皇帝偶尔见到一次,也有些惊喜,赏了兰蓉蓉许多东西,又封十公主为宛平公主。

自从魏皇后被夺权幽闭,兰芸儿赐死,莲贵妃掌管六宫,整个后宫就变得安静祥和了许多。

一直到三月份开春,西边终于传来了消息。

太子殿下率领的大乾军队,经过半年多的苦战,终于打败敌军,不日即将凯旋,预计五月份可以回到京城。

得到打胜仗的消息,整个朝廷一片欢腾。

皇帝更是龙颜大悦,设宴招待百官,同时又趁机要了两个大臣送来的美人。

皇帝毕竟年纪大了,喜悦之下,多喝了几杯酒,夜里连续宠幸了两个美人,就有点力不能坚持,出来后再吹了风。

就病倒了。

莲贵妃得到消息后,冷笑了声,没多说什么,亲自煮汤去承乾殿侍疾。

皇帝见到贵妃,很是惭愧。

莲贵妃却绝口不提他纵,欲之事,温柔细心呵护,把皇帝感动不已,当即便封为她为皇贵妃。

然而,皇帝的身体却每况愈下。

直到五月底太子殿下班师回朝,皇帝仍旧卧病在床,每天需要服用大量汤药吊着。

太子回宫的消息,让皇帝的精神好了许多,挣扎着穿衣起身,端坐在宝座上,接受太子,亲王,以及其他文武百官的贺喜和朝拜。

一边是年老体弱的皇帝,一边是英姿勃发立了大功的太子。

别说大臣们,连皇帝自己也难免有日薄西山,力不从心之感。

皇帝眼看着大臣们对太子趋之若鹜,这心里,也 难免就有点忌惮不满之意。

打了胜仗,照例要论功行赏。

除了太子,这次立下最大功劳的人,是白苏。

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强悍的军事才能和对大乾朝廷的忠诚。

皇帝封白苏为一等忠勇侯,赐宅邸,掌管京城的禁军,包括京营和上直二十六卫亲军。

白苏重回朝堂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