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电影宣发现场,闪光灯一阵又一阵,几乎没有片刻停息。

一身温婉气息的瘦弱女人站在中央,她着装淡雅,目光却炯炯,无端生出令人信服的气场来。

台下的一名记者起身提问:“杨导,您拍摄《坐下谈话》的初心是什么呢?”

杨曼遂笑着对其点头,开口徐俆回复。

“我只愿以小梁多的视角,呈现事实本真的面貌。

并衷心希望有朝一日,天朝能以进步的姿态,让长幼也能坐下谈话,无论是从情理上,还是从法理上。”

这位杨导的话不可谓不直白,女记者听后一阵头皮发麻,又觉心头一阵火热。

这位显然就是冲着推动立法去的!

这两年针对家庭暴力立法的呼声和讨论度一直都很高。

女记者低头,看向手上记录的一堆挑拨是非的问题。

她忽然觉得,钱已经赚够了。

放下笔记的一瞬间,她同十五年前的自己握手,借过那一股风华正茂的余勇,对上了台上那位知名导演。

仿佛棋逢对手。

“请问您在语言镜头上更侧重小梁多父母的用意是什么呢?”

杨曼遂笑了,原本这部分对影片的解读,她是打算留给观众的。

但现在别人问出来,那她就不演了!

好吧,她本来也没打算演!

“过往的影视作品在拍摄施暴者与受害者时,总是过多地将镜头聚焦在受害者身上,展现受害者的羸弱、悲苦、凄惨。

这么做的原因很好猜,除却高高在上的怜悯,便只为催动观众的怜弱情绪,好让观众买下这张电影票。

但我认为,这种视角并不好。

因为这是上对下的凝视,在一定程度上,约等于施暴者的视角。

我们无从得知,世界上的另一个角落,是否有人从这种叙事角度下得到快感。

我只愿带着我的观众,或多或少地体验一遍,受害者经历了什么。

突破经验的藩篱,完成片刻的感同身受!”

杨曼遂眉目低垂,看着女记者,浅笑如初。

让观众们先入为主也很好!

剩下的,也足够观众们为之在网络上大战几天几百页了。

单这段,哪怕是骂她,也该有几百楼了。

台上,饰演梁多父母的两人已经坐立难安地开始扣手了,饰演梁多的两个小女孩倒是一如既往地淡定。

很多恐怖、血腥、暴力的电影情节,拍摄组并未让她们直接面对,她们面对的,很多时候只是一块绿幕。

女记者笑着,感受到现场的闪光灯越发璀璨,她继续推动话题的走向。

“好的,杨导,我们还有随后一个问题。

对于小梁多,以及小梁多采取的反制行为,您是怎样看待的?”

女记者这个问题一出,杨曼遂有了片刻的沉默。

而台下的闪光灯却未有片刻的停歇,一个一个镜头长枪短炮地架着,大剌剌地对着杨曼遂。

“我觉得我或许没有什么资格评价她。”

她给出的回答简简单单,不多一个字,不少一个字,刚刚好。

但女记者的提问机会已经用完,不能多多置一词。

双方点头致意,女记者坐下。

而宣发仍在继续,剩下的就是虎豹豺狼了,杨曼遂小心应对。

她一点一点将舆论引导至有利于展开讨论的方向,却又点到为止,将一切问题留给观众。

当晚,宣发现场的视频便流向网络,针对各类问题的讨论一楼赛过一楼高。

尤其是杨曼遂那句“我觉得我或许没有什么资格评价她。”在每一个相关视频和话题的讨论中,成为“引战”的主力军。

点赞最高的一条评论,更是成了很多营销号的视频文案。

“一个六岁的小孩,被父母联合家暴,无所凭依。

在被家暴的第三个月,就完成了大部分成年人都无法完成的,对父母在心理上的割舍。

再看后面的反制手段——

近乎像勾践一般卧薪尝胆、伏低做小,用甜言蜜语和懦弱孺慕的表象迷惑父母,让父母不至于像原先一般下死手虐待。

又在学校挑选最有可能同情自己的老师,近乎自爆般展露伤口,让其成为自己坚实的后盾,令其劝说其他老师不再向父母反应自己的任何问题。

团结友爱同学,建立吃货形象,狂蹭零食和讨好“千金大小姐”,解决温饱问题。

在社会上,狂刷大学生的好感度,让其无偿给出手机,拍摄到珍贵的家暴证据。

自己上法庭有理有据对线父母。

这是小孩吗?这是你小孩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