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徐三娜今天早晨问钱三竹想不想爷爷奶奶。

钱三竹反问她,为什么要想爷爷奶奶?

徐三娜愣住,是啊,钱三竹为什么要想爷爷奶奶?

对钱三竹而言,不管是在爷爷奶奶家,还是在姑姑家,没有太大差别,甚至在姑姑家比在爷爷奶奶家还要轻松,不用听爷爷奶奶阴阳怪气的说话,不用看爷爷奶奶差别对待她和钱大力。

如果她带出来的是钱大力,钱大力还有可能会想他爷爷奶奶。不过,她阿公阿婆也不会让她把钱大力带走,钱大力可是钱家唯一的孙子。

张红芳见徐三娜苦笑,抬手拍了拍她的肩膀,给她出主意:“做红薯粉条的院子快盖好了,那边招女工,还有住的地方,你若是想去做工,有时间去找村正问问,看能不能在那干活。”

徐三娜点头:“谢谢红芳阿婶,你说的我会好好考虑。”

这件事钱念李之前同她说过一次,当时钱念李没说做红薯粉条的院子那有住的地方,只说钱三竹现在还小,没什么花钱的地方,等钱三竹长大总归要成亲,她若是不想靠钱多多,不想回大钱家住,那她就得自己攒些粮食和银钱,一方面能自己傍身,一方面能给钱三竹做嫁妆。

钱念李也没有隐瞒这些话是赵芸欢说的,她只是在中间做个传达。钱念李再三表示,她传达这些话并不是想赶她和钱三竹走,只是为她们以后考虑。

她不是不知好歹的人,明白钱念李是为自己好,也明白赵三娘的善意。

徐三娜仔细观察面前的张红芳,嫁到河西村这么些年,她对红芳阿婶也有些了解,嗓门大,热心肠,但红芳阿婶再热心肠也不至于这么一大早来关心她。红芳阿婶说的这些话,大概也有赵三娘的意思。

·

河东村迎来第一场初雪时,赵家隔壁的院子和做红薯粉条的院子同一时间落成,整个村子喜气洋洋的,像是有人家要结婚办喜事一样。

张红芳正坐在院里择菜,余光忽然看到有人从门口经过,她抬头看到背着篓子的赵芸欢和赵云暖。

“三娘,你们背着篓子干啥去呀?”

下过一场雪,地里早没吃的东西了,冬菜也早都囤到山穴子里,赵三娘和赵五娘背着篓子去哪啊?

不会是去镇上吧?那正好让赵三娘帮她捎点东西回来。

赵芸欢笑着回答:“我带五娘去山穴子取点土豆和白菜。”她一说话,面前哈出一串白气。

这个年代,村里还没有地窖,村民冬天储存蔬菜要在山上寻一个山穴。

几十年前,村民各家在山上找各找一个山穴,在山穴门口立一块木牌,代表被人占了。但随着村里人口越来越多,山穴有些不够用,一些人家开始共用一个大山穴。

可村民中有心眼好的,也有心眼不好的,一些共用山穴的人家开始丢菜,后面连带别的一户人家用的山穴也开始丢菜,各家需要派人到看着自家山穴,省的冬天还没过去,菜丢完了。

到现在,演变成一整个村共用一个大山穴。

早在之前上山砍柴时,赵芸欢已经参观了河东村囤冬菜用的山穴子。

天然形成的超大山穴,光站在山穴口赵芸欢就已经觉得很震撼,不停地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山穴里面还有去年划分区域撒的石灰粉,往里面走,还能看到动物的粪便和风吹来的枯枝落叶……

根据‘赵云欢’的记忆,每到冬天存冬菜,村正会先派人打扫山穴,重新划分每家每户存菜的区域,请村里识字的人写木牌立好,还会请专门的人守着山穴,以防本村人和外村人偷菜。

“别急着走,我也跟着你们一块儿去。”张红芳说着,放下手中还没择完的菜,冲着屋里大喊:“翠翠,你帮阿娘把这些菜择好,阿娘跟三娘去山穴一趟。”

在屋里搓绳子的张翠翠走出屋子:“阿爹前两日不是才上山取了冬菜吗,你咋又去山穴啊?”前两日取的冬菜还没吃完,今日又去取,吃不完不都坏了吗?

“三娘和五娘去取冬菜,她俩肯定拿不动,我去帮她们背下山。”张红芳说着,已经取了篓子背在身上。

门口的赵云暖听到张红芳和张翠翠说的话,讨巧卖乖的笑着:“那我替小阿姐谢谢红芳阿婶了,等过两日吃席,我让小阿姐多给你盛些肉。”

大白菜很重,她背一个下山都累的不行,但她家做席需要十几棵大白菜,若是只有她和小阿姐上山,得去两趟。

张红芳学着赵云暖的语气:“那我替我这张嘴,谢谢五娘了。”

赵云暖被她逗得哈哈大笑。

上山的路上,张红芳同赵芸欢闲聊:“三娘,你知道村正在红薯院子办席,准备了什么吃食吗?”

专门做红薯粉条的院子被村正定了名字,叫红薯院子,赵云东在木板上题字,黑木匠雕刻,已经弄好挂在院门上,就等办席那天揭开上面的红布。

村里有人说弄得这么讲究,也不知道最后能赚多少钱。也有人说,不管以后能赚多少钱,至少先弄一个好彩头……

至于赵家,就不像红薯院子这么讲究还要挂个牌匾了。镇上很多人家门上都没有牌匾,只有县里的高门大户会挂牌匾。

如果没有盖红薯院子,赵家的新房盖好后,村里人肯定都要议论赵家的新房。但现在,有了能带村里人一块赚钱的红薯院子,村民对赵家新房就不那么在意了,都在议论红薯院子。

现在已经入冬,地里没活,在家闲着还要浪费柴禾取暖,如果能去红薯院子做工赚钱,过年还能多吃些肉,这个冬日也不算白活。

除了能去红薯院子做工赚钱,还有另一件事高兴的事——虽然赵家新盖的院子和红薯院子同一时间落成,但并不同一时间请村里人吃饭。

村民原本想着两个院子同一时间落成,到时候再同一时间请吃饭,那肯定有一边要耽误吃不上。

结果两边分开请客,那不就能白吃两回好饭。

免费的午餐,这不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