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庆幸,客栈的员工都是林宝初亲自培训的,服务态度直逼某火锅店。

小朱他们没出什么差池。

“谢小世子带来的那几人是贵客,吩咐下去,要细心招待。”

林宝初叮嘱朱中举,说完迟疑片刻,又补充一句:“旅游季的客人,都尽量上心些。”

不能因为一两个客人而忽略了其他客人。

她相信自家的服务。

朱中举从不怠慢任何一位客人,这是林宝初创店时的理念。

他一直都记得。

“小夫人你放心,我会多提醒大伙儿的。”

林宝初点点头,往楼上的方向看了一眼,“那行,你们忙着,我看海鲜去了。”

海鲜对她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沈戟派去捡蛤蜊的人,估摸着明天就能拉回来一批蛤蜊。

再加上谢执带来的,明天客栈可以出新菜单了。

林宝初跑着赶到刘家宅院,那十车海鲜已经卸完,院子里充斥着淡淡的咸腥味。

“来得正好。”谢执指着一院子的木箱,“今年我带了些新的品种,林姑娘你看看能不能吃?”

去年他带来的东西,在丰耕县获得做法、吃法之后,回去就上了肃朝百姓们的餐桌。

今年他加派人手出海,捞到什么就捡什么。

一样没扔,全都送来给林宝初品鉴。

林宝初凑过去,木箱里用冰存着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鱼,还有鲍鱼虾蟹。

谢执特别指了一个木框,“你要的海带我也带来了。”

去年回去的时候,林宝初给他手绘了一些海鲜指南。

他照着画上的模样和她讲述的,尽量把东西都给她找来。

“大黄鱼、多宝鱼、鲅鱼、石斑鱼、皮皮虾……”林宝初一样样清点。

她认识的海鲜不多,叫得出名字的她都会做。

此刻,林宝初的脑海中已经形成一份海鲜菜单。

今晚就找师傅刻出来,明天上餐桌!

林宝初清点完,直起腰身,“我刚才喊了后厨的小工过来拿鱼,他们估摸快来了。”

话音刚落,就听到院门口传来声音。

“掌柜的,朱管事叫我们来拿东西。”

“过来吧,在这儿。”

林宝初冲几人招手,她指着地上的木箱,指挥道:“这些鱼,一样先拿十条,蟹拿二十只,虾取半筐……”

她先少量拿一些回客栈养着,明天客人点菜就能直接处理上桌。

“海带也卷一些回去,从明天开始店里供应海带绿豆汤给客人解暑。”

小工们也不知这都是啥玩意儿,林宝初说拿什么,他们拿便是了。

等他们拿完,林宝初才让人把剩下的保存起来。

“把其余的海鲜都送到冰柜里保存吧,用竹编隔开,方便取用。”

“直接用冰存吗?不放水里?”谢执问。

他记得去年林宝初是用盆和缸来保存的。

“不用,这点量都不够吉祥客栈做半个月,能存得住。”

去年五车的海鲜,才够分给扶贫小队和一些朋友吃。

今年就算有十车,上了顾客的餐桌,又恰逢旅游季,估计都不够吃十天。

用冰保存,完全能存得住。

“谢小世子,下一批海鲜什么时候来?”第一批才到,林宝初就已经开始惦记下一批了。

谢执失笑,“那就看林姑娘的菜长得如何了。”

“我的菜没问题啊。”林宝初放豪言,“你尽管去地里挑,看中哪样挑哪样。”

“你的话,我会转告新帝的。”

“……你买个菜,还得问领导啊?”

他这世子的地位也不咋地呀。

谢执挑眉,不置可否。

新帝这次来,就是亲自来挑菜的。

用新帝的话说就是:毕竟事关全朝百姓,朕要严格挑选。

不过谢执知道,他就是烦朝里那群老头子和后宫乱七八糟的事,想出来透透气儿罢了。

-

海鲜到位了,林宝初也得到位。

打从下午开始,她就没时间再去管县衙和旅游季的事情,一直待在客栈后厨做菜。

后厨的大厨、二厨、三厨,全都围在她身边学习。

他们今天就要学会做这些海鲜,学不会不能走。

旁边,炸鸡小吃摊的五个员工也都在,他们在准备明天要用的食材。

一只鸡大卸八块,鸡胸、鸡翅、鸡尖、鸡腿、旁肋、三角,每个部分都有专属的做法。

鸡排、炸翅、汉堡、吮指原味……

就连鸡爪子都留下来,卖给做虎皮鸡爪小吃的摊主。

剩下的鸡骨头就留给客栈,拿来熬煮当提味的高汤,用于做菜。

除了准备炸鸡的食材,小吃摊的员工还要准备饮品。

茶可以当天煮,但小料得提前做。

糯米圆子、芋头圆子、凉薯粒、红豆泥等等,都得提前准备。

客栈大堂迎了一波又一波的客人,忙得脚不沾地,客栈后院同样不轻松。

大家都在为明天的旅游季做最后的准备。

夜渐渐深了。

林宝初做菜做得手都抬不起来,离开客栈的时候,客人几乎全都入睡了。

她和沈戟一起朝县衙回去。

美食街收摊大半,剩下还在的,也正在收摊中。

“爷,你们终于回来了。”

两人才靠近县衙,做木匠的明叔就跳出来。

“明叔?”

林宝初累得脑子都转不动了,她一时想不起来明叔找她会是什么事儿。

只见明叔指着腿边的两担东西,“小夫人,你要的东西我都做好了,你点点。”

“我要的东西?”

林宝初随手从竹筐里拿起一个什么东西,放到亮处看了看。

一看那东西,她就想起来了。

“明叔,真对不住,我忙忘了,您等很久了吧?”

“不久不久。”明叔受宠若惊,连连摆手,“那小夫人,我帮你挑到衙门里去?”

说罢,他就冲小吃街大喊:“老大,别吃了,快过来。”

明家的大儿子跟着自家老爹挑货来,饿了正在小吃街吃东西呢。

“来了——”

“辛苦明叔,放在后院就行。”林宝初指着后院的屋檐下面。

筐里是木雕。

前几日去看车子进展的时候,看到院子里有很多木头的边角料,林宝初就让明家用这些边角料再雕刻一些东西。

这些东西,是美食街的食物模样。

她打算在入城口的县衙侧墙上,做一面美食攻略图。

分别有酸、甜、辣、咸、冰五个大类。

-

六月。

一大早,天边微光初现,林宝初就已经出现在入城口。

“阿宝,挂这里可以吗?”

沈戟手提木雕,踩上梯子,要赶在美食街出摊前,把美食攻略墙做好。

林宝初站在下面帮忙看。

“再往左边挪一点,对对对……就是那里。”

沈戟将最后一个木雕挂好,稳当地从梯子上下来。

两人齐步往后退,抬头看着这面挂满木雕的墙,甚至满意。

这面墙是县衙前院的侧院墙,非常大。

虽然墙体因为年代久远有些发黑,但它是砖墙,青墨色的底蕴还在。

搭配新的木雕,新旧文化碰撞,别具风味。

墙面划分五个大区,每个区下面的美食呈不规则分布,每块食物的木雕下面也都挂了它相应的名字。

比如脆皮肉肠就雕成一根短短胖胖的肉肠模样,在它的下面挂着‘脆皮肉肠’的一块木板。

为了让游客们看清上面的字,字体被描摹成胭脂红色。

胭脂,用的是林宝初的。

卖酸食的小摊较少,只有两家。

一家是卖萝卜、黄瓜、豆角、藕片、包菜等蔬菜类,酸甜酸辣口味的爽口开胃小吃。

另一家是卖酸菜、咸菜等下饭配菜的。

所以这个区域空出来的位置下方,林宝初把县衙后院的晴雨表搬到了这里。

这样一来,游客们在看美食攻略的同时,也能知道最近天气如何。

好安排接下来在丰耕县的旅程。

其他四个区域都挂满了。

甜区有糖水、糕点、豆花、仙草冻、绿豆汤、糖油糍粑等等。

辣区有麻辣小龙虾、铁板豆腐、高山土豆、鸭脖、炸串……

咸区更是霸者。

烤肠、炸鸡、炸蘑菇、猪肉粉、粥摊、馄饨、烧烤,只要是咸口的食物,应有尽有。

至于冰区,几乎被林宝初的自有小摊承包。

因为全县只有她有冰,冰区也可以当做是她饮品店的菜单。

红茶绿茶菊花茶,奶茶芋圆烧仙草,红豆青团厚芋泥,想怎么配就怎么配。

“咚咚擦——咚咚擦——”

醒狮来了。

小财神爷们也来了。

今天的阵仗,县衙是按照过年的气氛来的。

醒狮带着财神爷们从街头敲到巷尾,给每一个小吃摊、每一家店铺都送去一串铜钱。

一串铜钱有八文,寓意发财。

“多谢财神爷。”

拿到财神给的铜钱,摊主们、掌柜们都笑开颜。

他们把这用红绳串起来的铜钱挂在自家铺子最显眼的地方,不舍得拆开,不舍得花掉。

吉祥客栈楼上。

歇息了一个下午加一整晚的池朔,今早起来精神异常的好,迫不及待想下去逛逛。

刚下楼,就听到外头敲锣打鼓的动静。

还看到两头醒狮带着一群小财神爷进店里来,给客栈挂了一串铜钱。

“他们这是作甚?”池朔问身旁的谢执。

谢执对那醒狮和财神爷倒是熟悉,他之前在丰耕县过年的时候见过。

不过这个送铜钱,他倒是头一次见。

谢执走到朱中举身旁,问他:“朱掌柜,你们县衙这又是在做什么?”

他不用问也知道,给百姓送银子这事儿,定是丰耕县衙做的。

肯定不可能是哪个富商。

朱中举笑着目送醒狮队,“回谢世子,这是衙门给我们县每一个做生意的铺子讨的彩头。”

他爹就在县衙掌管账目银两,前天他还帮他爹到几个大铺子换铜钱来着。

“给铺子讨彩头,你们丰耕县福利还真多。”

看过丰耕县衙为丰耕县百姓做的事越多,谢执就愈发觉得,这才是一个地方蓬勃发展该有的模样。

“我们百姓也有彩头。”

说到他们县衙,朱中举言语间都散发着自豪,“今天县衙还会发消费券,消费券可抵现银用。”

“哦,是吗?那我可来的正是时候。”谢执颇有兴趣。

上次丰耕县做消费券抵现银活动的时候是去年三月,那会儿他已经离去回肃朝。

这一次,终于让他给赶上了。

两人的对话,只有一旁的池朔听不明白,“何为消费券抵现银?”

谢执差点把身旁人忘了,“新帝,我们不放一起出去用早膳,咱们边吃边说吧。”

“也好。”池朔点头。

其实池朔比谢执还要小一岁。

虽然他已于三年前继承皇位,但从模样上看,稚气未褪,还嫩得很。

对于新鲜的事情,池朔仍保持着浓浓的好奇心。

两人走出客栈,迎面而来的就是满大街的烟火气和食物的飘香。

醒狮队的敲打声和叫卖声此起披伏,还有百姓、孩童们呼喊跑跳的声音,都给这座城增添热闹的气氛。

不管是本地的百姓,还是外县来的人,好像都很期待今天。

得知今天是旅游季的第一天,所有人都早早起床、早早出门。

家里甚至早饭都不做,都想着今天出来大吃、大逛一次。

几个卖早点的摊位都坐满人了。

谢执带着池朔找了好几个摊位,才在猪肉粉的摊子找到位置坐下。

猪肉粉是林宝初培训的项目之一,米粉是米浆蒸熟之后,用刀切成条的湿粉。

之前县衙有做过。

“老板,来两碗肉粉。”谢执要了两碗粉。

“好嘞,公子稍等。”

摊主手脚麻利,切粉、烫粉、加料,一气呵成,很快就把两碗粉做出来。

摊主把粉放在摊子的小台子上,憨笑地对二人说:“公子,小料尽管加,别客气。”

谢执起身走到那小台子前,看着台上的几碗小料,自顾添加。

池朔头一次吃饭没有宫人伺候,一时间还有点不知所措。

看到谢执过去了,他也起身过去。

“这个就是丰耕县独有的辣味,试试?”谢执指着那碗油泼辣子。

昨天池朔赶路太累,他没让他吃辣的东西,怕他水土不服。

今天休息好了,可以叫他试试。

谢执回肃朝的时候一直在跟他说丰耕县的事儿,池朔向往不已。

现在他来了,定要把丰耕县好吃的好玩的全都尝试一遍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