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玩意,应该够判的了吧?”

看着木箱里的物件,顾川摩挲着下巴,看向身旁的文教授,暗戳戳嘀咕道。

文教授听到这话,抬头瞪了他一眼,“这可都是正规渠道来的。”

顾川闻言,脸色变得有几分古怪,‘正规渠道?这年头哪有什么正规渠道。’

盗墓贼跟考古学家干的不是一个行当吗,区别只是一个有编制,一个没编制。

再说了,大鹰博物馆的那些东西,对外不也是称,都是正规渠道来的嘛。

这种东西,听听就行了,没办法较真。

“说说你的看法。”

文教授递给顾川一个小灯,笑着开口。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朝他投来好奇的目光,想要看看,这位文教授新收的弟子,究竟是否有真才实学。

顾川也没拒绝,这些东西,平常可只有在博物馆里看到过。

接过手电筒,顾川缓步走到箱子前,仔细打量着里面的物件。

那是一件青铜器,体积不大,看形状来说,应该是鼎,膝盖高度,三足两耳,呈现四方形。

轻轻嗅一下,还能闻到淡淡的泥土味,让他不由得看了文教授一眼,神色古怪。

您这正规渠道,正规的有点新鲜吧?

文教授见状,瞪了他一眼,“看东西,瞅什么呢。”

顾川嘿嘿一笑,便开始打量箱子里的物件,木箱上,标记有克重,体积,按照羊皮卷上记载的办法,大致估算后,克重没什么问题。

青铜材质的物件相对厚重,深埋地下,生了不少铜锈,至于如何辨别这种铜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办法。

但大体可以从色泽,腐蚀程度,以及化学反应中进行辨别。

不过,随着现代造假工艺的成熟,青铜器做旧,使得许多办法都失去了效用。

顾川戴上手套,轻轻摩挲了一下上面的铜锈,放在鼻尖嗅了一下,是淡淡的泥土味,还夹杂着霉变。

化学品的味道,倒是没有。

随后,他又仔细观摩了青铜器上的纹路,将手伸进鼎中,脑海中,逐渐勾勒出了其中图案。

接着,顾川便是提笔,在白纸上将鼎中纹路一笔不差的临摹了出来。

之后,他又检查了这尊青铜鼎的铸造工艺,以及细微处的锻打痕迹,最终,得出了结论。

“依我拙见,这尊青铜鼎应该属于西周中期的产物,铸造工艺相对商朝时,有了很大进步。”

“鼎中蕴含的杂质,也少了许多。”

“当然,还有这鼎上勾勒的图案,也符合西周时的特色,倒是与京城博物馆中的一尊器皿相仿。”

“克重,青铜器的铜锈程度,也符合时间的推论,所以,这尊青铜器应该是真品。”

顾川摘掉手套,罗列出大堆理论依据,又将白纸上描绘的图案展示给众人,最终得出结论。

其实,他在看到那青铜器的第一眼,便已经将其鉴别出来,但人呢,要学会藏拙。

所以,他才像个神棍一样,左看看,右摸摸,然后列出大堆的理论依据。

这样,既展现出了自己的能耐,也不至于过于锋芒毕露。

当然,也不能藏的太深,毕竟,在这些大人物面前,还是要展现出自己的价值的。

听完顾川的理论,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文教授,对于这种专业术语,他们听的一头雾水。

文教授笑了笑,没有明确开口,只是走到第二个箱子前,对顾川招了招手,“继续。”

听到这话,众人心里顿时明白过来,这其中含义,自然是顾川的推论都是正确的。

看到这里,众人心里对这个年轻人不免多了几分重视,果然,能让文老收为弟子的人,绝非什么酒囊饭袋。

可随后,几人这心里又生出几分疑惑,听说,这顾川只是南大的新生,刚入学不久。

纵然被文老收为弟子,却也没多少时间学习这些东西吧?

可看他有条不紊的推论,却是很多‘专家’都无法做到的。

难道说,他在入学之前,就已经在古董方面颇有造诣了?

想到这里,众人看向顾川的目光不由得多了几分正色,倘若如此,那可是要结个善缘。

保不齐未来,这后生会超越他的老师,哪怕与之并肩,也会成为无数人的座上宾。

“顾小川从哪里学来的这种坑蒙拐骗的手段?”

一旁,楚乐瑶看着顾川神棍一样的架势,小脸上泛着狐疑。

她以前从未见过,顾川对古董感兴趣啊,怎么现在却是说的头头是道。

难道,这些都是开学之后学的?

不可能吧,开学这才多久,难道文教授给他开小灶了?

摇摇头,楚乐瑶否定了这个猜测,看顾川那副熟稔的架势,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

这家伙,到底还藏了多少东西是自己不知道的呢?

陈韵此刻,也是诧异的盯着顾川,其实,她心里对于顾川的看法与其他人没有多大出入。

之所以看重,不过是因为文教授的缘故。

可眼下一看,顾川,在古董方面真的颇有造诣。

“这把,应该是汉朝时期的剑,纹路,铸造工艺都符合那个时代的特色。”

“保存如此完好,真是难得。”

“这尊陶俑,应该是唐朝后期的物件,品相精美,工艺纯熟,应该出自巧匠之手。”

“看品相,烧制的火候掌握的极好,堪称上品。”

......

“这瓷器,应该是景德镇的工艺烧制的,属于官窑,虽然体积不大,但花纹却很精美。”

“这幅字...虽然落款是颜真卿,但与真迹对比,却是有细微的差距。”

“而且纸张也并非唐朝的工艺,要更加的细腻,若我猜的没错,应该是宋朝仿制的。”

一个小时过去,顾川鉴定了大大小小的十几个箱子,道出自己的看法。

其中的物件,看的他忍不住咂舌,除却那幅字以外,其他都是真迹,其中价值根本无法估量。

难怪今日能聚集在此诸多大人物。

不过,让顾川感到疑惑的是,这些物件并非隶属一个朝代。

这说明,他之前的猜测是错误的,若是一个坑里的东西,朝代肯定相同。

可眼前的这位物件五花八门,难道说,不是坑里出来的物件?

不应该啊,那青铜器,以及那把剑,都弥漫着一股泥土混合着发霉的味道,显然是刚从坑里出来不久。

“文老,如何?”

顾川鉴定完后,众人的目光纷纷看向文教授,眼神里闪烁着几分期待。

文教授闻言,没有说话,只是将目光投向顾川,眸子里充斥着欣喜与诧异。

现在去看,这个关门弟子他是越看越顺眼,晚年能得此弟子,也算此生无憾了。

“老咯,不中用了。”

“以后,你们倘若有吃不准的物件,可以给这小子打个电话。”

文教授眼神里闪过几许欣慰,随后便是开口,说出这样一番蕴含深意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