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凡人贾东旭 > 第186章 正本中医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外资的事情才刚刚起步,贾东旭有的是时间来狙击他们,所以贾东旭暂时放下了这个事情。

但是当务之急却有另一件事已经到了不得不提上日程的地步了,这件事情就是看病的问题。

阎埠贵因为三大妈生病住院变卖家里的东西的事情,让贾东旭感到有些事情还是趁早解决比较好。

往大了看,试想一个辛苦工作了一辈子的人,尤其是走过五六七十年代的人,这几辈人生逢建国初期,他们为这个年轻的国家的付出是后世之人难以想象的,几乎就和赤膊上阵也没什么区别了。

这样的人,贾东旭打心里是发自崇敬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后世之人享受着优渥的现代便利的同时,也不该把这些先辈抛之脑后,披荆斩棘的岁月中,他们无声的承受了太多了。

可惜的是,时代轮转中,这些更多是默默无闻的人,少有能在历史中留下足以贯穿岁月长河的呐喊。

后人追忆起这段回忆之时,更多的还是靠着长辈的口述,还有很多已经不知什么时候彻底泯灭在无声的过往时光中离我们而去了。

贾东旭觉得趁着自己现在还算有些能力,应该做些什么才对。

和以前一样,凡事贾东旭都不会孤注一掷,这一次贾东旭依然做了两手准备。

一个是招收医学院相关专业的人才进入设计院,共同研发医疗器械。

二是开了一家中医院。

中医院的开设,可是真的让贾东旭难的头发都要掉了。

地址,建筑都好说,单就医师的人选与请不请的动着实让贾东旭嘴皮子磨破了。

前世十年风雨间这一行可是遭受过巨大的摧残,有多严重呢,十年风雨结束,这个行业比之十年前少了三分之一的人。

好在贾东旭亲自上阵去劝说,并一一解决这些人的后患,还承诺不会利用这些人去赚黑心钱,不强迫他们收徒弟等一系列条件。

贾东旭和这些医师的关系不像是一般的从属关系,更像是搭伙一样,互相尊重,地位平等。

贾东旭没有医师资格证,医院的院长是一位德高望重老中医任职的。

医院开业的时候,这位据说是拥有着前朝御医传承的老人,看着外表有浓重旧时代风格的医院建筑,不住地点头。

待走到医院大门前,宽阔的又庄重的医院的大门两侧,还有字迹非常醒目的一副对联。

“但愿世间人无病,宁可架上药生尘”

横批是‘天下太平’。

这是源自清代末期一位兼开中药铺的名老中医自题的一幅春联。

这幅春联充分表现了古代中医所具有的高尚医德、体现了其可赞的仁心。

不过贾东旭在请人书写对联的时候特意改了他原来的横批‘聚蓄百草’,因为贾东旭觉得原来的横批其实是用于药铺的,现在是医院了,规模和功能都比原来要丰富些,用天下太平更为合适。

“贾老板,你真是有心了,有如此胸怀,你若是从政,当有不俗的政绩啊,如此气魄,世间少有。”

这位正本中医院的第一位院长看着医院的对联对贾东旭是赞不绝口。

说来也是巧,这位老中医的名字就叫正本,姓陈。

“院长,我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华夏人,如今只是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罢了,不值当的您夸奖。”

贾东旭连忙谦虚的回道。

“呵呵,不错不错,怪不得你能把国术修炼到前无古人的地步,胸有锦绣,念头极正,自然无往不利。”

所谓医武不分家,这位80多岁的陈正本院长也是一位国术高手,贾东旭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就发现了。

在中医群星璀璨的医家群体中,汇聚了儒、释、道、吏等各方面的人才,构成了传统中医学丰富的文化根基和学术渊源的文化景观。

他们有的先儒后医,有的弃儒为医,有的本身就是经纶满腹的儒医;还有的虽入仕为官吏,却热衷于济世救民的中医药学。

还有的医家学医的初衷,是自己的家人得病后,诸医方药治疗无效,遂发奋学医,以救亲人之疾;或自己患病在身,久病成良医。

这些医术高明的中医,除了医术还有其他的本事,并不是很奇怪的事情,中医本就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系统。

贾东旭后世时还知道一位倪姓名医,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对术数上也有非常独到的见解,可惜的是贾东旭知道他的时候,他已经仙逝了。

是中医这个群体的一大损失。

想要改变治病的困境单单这些还不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中草药的本身。

于是贾东旭又向这些医师请教中草药的发源地,说是要收购药田专供正本中医院使用。

这些医师虽然年纪都比较大,但不得不说这些人能在艺术上取得极大的成就,本身就一群出类拔萃的人。

他们在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上,要远远强于普通百姓,这和他们所在的行业有极大的关系。

他们从一开始对贾东旭行为的不解,到后来贾东旭简单说了一下污染和以次充好,假冒伪劣泛滥的情况。

他们一听之下就纷纷支持贾东旭的决定。

于是贾东旭把这些人关于草药的出处都记下来,然后派人在全国范围内寻找适合承包的地,专门用来培育药材。

这是一笔极大的支出,但贾东旭毫不心疼,药材这东西用不完也可以卖呀,总之不会一直赔钱就是了。

还有就是这些人虽然嘴上说着不接受强制收徒,但是中医传承的断代,现在已经初现端倪,根本不用贾东旭去强制他们,他们也会自己寻找合适的人选继承他们的一身医术的。

这么好的东西要说带进棺材的,当然也有,但这只是少数,对多数的医师来说,这身医术已经不单单是自己的了,是属于天下所有人的。

这是真正救命的东西,明明可以惠及众生,自己也不是全是家传所得,杏林之中,但凡名医,那个不是汇集各家所长才有所成就,自己有什么资格有什么理由不传下去呢?

儒释道三家文化对国人思想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国人在骨子里也不是那种自私的人,人之初性本善,更是很多人自小开始识字就知道的话。

心存阳光,向往美好,是一个但凡有一丁点良心的国人,都会有的深埋在心底至死不渝的浪漫。

这个浪漫远远超越了这个世界上一切的物质,贾东旭把这个称为,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