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凡人贾东旭 > 第57章 我在新时代生活的这些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7章 我在新时代生活的这些年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贾东旭也不会把所有筹码都加在丁婉身上,他从不会轻易去赌人性,那无异于把钢刀递与敌人之手,生死存亡取决于他人。

贾东旭俯首在桌子上,在身前的纸上奋笔疾书。

几天后京城日报收到了一份群众的来稿,编辑看到署名是轧钢厂的工人根本不想理会,因为这个时代的工人文化水平确实有限,很难写出出彩的文章。

既然是寄到报社肯定是想登上报纸啊,可是每天收到那么多从全国各地寄来的稿件,能有上报纸水平的寥寥无几。

一开始编辑也是满怀热忱的不甘心,想着这么多稿件总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但是被打击的久了,心中的那份期待也渐渐地消耗殆尽。

编辑几番犹豫,忽然想到红星轧钢厂好像就是京城的,还是看看吧,也许说不定能有惊喜呢。

也可能是因为轧钢厂离报社并不太远,万一这人真是个有水平的,知道自己被埋没到时候过来闹怎么办?

最后编辑还是犹豫着打开了信件。

展开之后,还未来得及仔细阅读,就是一篇以行书书写的文章铺面而来,字迹飘逸出尘,翩若惊鸿,编辑顿时精神一振。

写字都有如此水平的人,文章能差到哪去?心中顿时升起了无限期待,看来这次是要捞到了。

“我叫贾东旭,1929年出生,今年34岁了,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轧钢厂维修科维修员。”

“嗯,开篇第一句话中规中矩,但交代了自己的身份背景职位,语言精炼,不错。”

编辑点点头接着往下看。

“我从小到大没有去过学校,但我如今是高中学历,工资每个月76块钱。”

“经历和结果如此大的反差,让人有探究的欲望,不错不错。”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京城人,八岁时日寇占领了京城,随后就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如同梦魇的生活......我年纪虽小但是却亲眼看到我的同胞被日寇残杀的惨状.....那些日子大夏天走在路上都让我感觉像是行走在坚冰上......上学,那是奢望,”

“日寇走后,原以为即将是盛世到来,然而花钱论斤称,物品边卖边涨价,苛捐杂税......生活仍然是水深火热.....根本看不到希望,”

“1949年到来......土地改革,我是工人阶级......再也不是被剥削的对象......扫盲运动我第一次认识自己的名字......工人夜校,我和我的校友........我不断学习......快速识字法让我如虎添翼......汉语拼音横空出世让我......简体字出现大大......这是历史5000年未有之变革......新时代在......的领导下......必将开创前所未有之盛世......”

“感谢......才让我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延续到今天,遗憾的是我的父亲倒在了日寇离开的前一年......为这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喝彩!”

洋洋洒洒一千多字,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没有一个多余的标点符号,通篇文章使用了欲扬先抑,排比,引经据典,反问等多种手法,中心思想只有一个,这个时代必将远胜于以往任何时代。

编辑是一个知识分子,比贾东旭大几岁,他对这篇文章中的好些事情比贾东旭感触的更深,如此文章看的这位编辑的心情也是随着文章内容起伏不定。

“好文章。”

编辑看完之后大喝一声,周围同事惊得盯着他直看。

“哈哈,抱歉各位同志,我失态了,不过都是这篇文章闹得,大家有时间的话也可以传阅看看。”

他说着话,把文章递给离自己最近的同事。

众人看他如此推崇这篇稿件很是好奇,都凑过来一起观看。

“好,好文章啊。”

“语言简洁,没有一句废话。”

“用词准确,一点也没有夸张的成份。”

“辞藻朴实,这个人肯定是个实干主义的人。”

“聪明好学,仅凭夜校不够,他私下里肯定也是个热爱学习的人。”

“书法飘逸,他一定是下了很大的苦工才能写出这种功底深厚的书法来。”

“他的父亲真是可惜了,这是倒在了黎明之前啊。”

几天后的京城日报上,一篇署名红星轧钢厂贾东旭的文章横空出世,很多人都对这个叫贾东旭的人感兴趣,因为有如此境遇的他,还能有现在的成就,实在是太惊人了。

丁婉每天都会买新报纸,她是第一时间就确定了是哪一位贾东旭。

她拿着报纸兴冲冲的来维修科找到贾东旭:

“贾家兄弟你出名了,看看,你的文章上报纸了。”

她很是兴奋,因为她和贾东旭一个四合院,贾东旭的事情对她来说是很大的鼓励。

别看她现在名声还是不好,但比以前可是好了很多。

以前是朝大海里撒网,现在她不需要撒网了,已经升任厂长的李主任完全可以保证她一家人的生活。

在她在夜校的成绩出来之后,震惊了很多人,渐渐的,现在她的名声的风向已经开始转变了。

贾东旭接过报纸看了看,的确是自己的文章,但他并没有因此表现什么,他知道现在的时代缺少什么,所以才能一击必中。

他的这篇文章没有别的目的,就是要邀名,他要获的巨大的好名声,他要做这个时代的真实受益者,来验证时代的优越性和正确性,他相信自己的会成功的。

现在看来离成功已经不远了。

他不能把希望完全放在丁婉身上,他也要铸就自己的金身。

他并没有从政的打算,因为十年风雨中,从政不是个好的选择,还没有普通老百姓安全,把丁婉推上去就行了,贾东旭已经决定不去淌这趟浑水,风雨中有好多事情是失去理智甚至违背人伦的,他改变不了,就只能选择不参与。

看贾东旭这么镇定,丁婉问道:

“你说的把我调入宣传科,也和这些东西有关吧?”

“嫂子你真的很聪明,附和你的文章我已经写好了,有时间了我会给你,等你的学历定了之后,你背下来,也投到京城日报去,当然,如果你自己有信心也可以不用我写的,但是我们俩的合作就结束了。”

贾东旭没有和丁婉绕弯子,直接告诉了她。

“我相信你,但是一篇文章不够吧?”

“嫂子,在你调入宣传科之前,就听我的就行了。”

贾东旭说道。

“什么都听你的?”

丁婉玩味看了贾东旭一眼,素手一撩耳边的头发问道。

“嫂子,我很尊重你的。”

“哈哈,逗你玩的,走了。”

几天之后,事情发酵的很大,好多人慕名来找贾东旭,和贾东旭探讨了很多东西,有质疑的,有赞叹的,也有来学习的,各种人都有。

贾东旭甚至还遇到几个感觉很特殊的人,但他们并没有什么恶意,只是问了贾东旭很多问题,贾东旭都完美的一一应对。

轧钢厂知道贾东旭上报纸的事情,在大喇叭上表扬了贾东旭,最后一句让我们向贾东旭同志学习结束,不过没有什么实质奖励。

报社倒是在几天后寄来了点稿费,还有一张报社编辑写的几句话,说是再有文章可以直接寄给他,不用寄到报社,留的竟然是私人地址。

两个月后,已是64年年初,工级定级贾东旭成功站到16级,一个月100块钱,和刚晋升八级工的易中海一个档次。

几天后京城日报报纸上,新时代最伟大的巨人评价贾东旭,‘这个同志很不错。’

贾东旭知道后简直是欣喜若狂,心道终于稳了,金身铸就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