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贾东旭和秦淮如两个人,一个有情一个有意,在媒婆的游说下贾秦两家很快敲定了结婚的日子。

日子定下来贾东旭也放下心来,不是他着急垂涎人家秦淮如的美貌,是有一些客观原因在内的。

四合院距离秦家村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贾东旭是怕中间再出现什么截胡的事情,自己都能来到四合院世界,万一还有其他人可怎么办,真发生了那可就太恶心人了,贾东旭从来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结婚前几天,贾张氏拿了好多钱给贾东旭:

“东旭,你拿着这些钱去买个缝纫机去吧,这是你这些年存下来的一部分工资。”

“妈,干嘛要买缝纫机啊,一台缝纫机将近两百万,以我现在的工资要攒出来怕是也得一年时间了。”

贾东旭很是不解贾张氏的意思。

这两百万听着很多,可是也就相当于以后发行的第二版钱币的两百块钱而已,现在的钱币兑换以后发行的钱币汇率就是一万比一。

也不怪贾东旭上班这么多年才攒下这么点钱,最开始被日本人强征到轧钢厂是没有工资的,日本人走了以后赶上国民时代当时他们疯狂印钱导致通货膨胀,花钱论斤花,有些商品是边卖边涨价,现在想想都恐怖,那时候钱是真不禁花。

那几年可以说是工资听着高,其实养家都不容易。

也就是新时代来临之后物价逐渐平稳,才好些了,每个月下来能攒点钱,其实也不少啦。

“咱们家就你一根独苗,这家里什么也没有,妈和你都年轻,钱慢慢挣就是了,给你你去就置办个缝纫机,听说那个东西可以做衣服,买来也是可以赚钱的,淮如从农村嫁过来就是我们贾家的人了,不能让人看轻了她。”

贾张氏劝儿子道。

贾东旭拗不过,就去商店先去看看。

贾东旭知道现在国内的机械工业还不发达,缝纫机行业一直被美国的胜家所垄断,一年的产量也远远不到一万台。

经过店员的介绍最后贾东旭加价买了一台国产上海胜美牌缝纫机,不加价不行,不然买不到,虽然现在大家都穷,但终究还是有有钱人的啊,没人买不是因为价格定的贵,有时候也是因为产量太低。

结婚这天因为路途遥远,只有贾东旭自己打车去接秦淮如。

“一个人去接,两个人回来,也是好兆头。”

贾东旭安慰自己道。

到了秦家村,这边也都准备好了,一应流程走完,贾东旭就领着新媳妇回京城了。

“淮如,我们回去先把结婚证领了好不好?”

贾东旭在车上问秦淮如。

今天的秦淮如穿着贾东旭给她买的衣服,略微打扮过后让本就过分美貌的她更显光彩照人。

“听你的。”

秦淮如羞涩的回了一句。

贾东旭看她有些紧张,握了握她的手让她安心。

俩人领了结婚证后,贾东旭看了看结婚证,两个巴掌大小,除了姓名籍贯年龄签名以及证婚人签名外,没有任何绚丽的图案,也没有照片。

还没有变成60年代时的奖状模样。

贾东旭望着这个一张床,一个脸盆一个痰盂,一把热水壶就娶回来的女人,贾东旭想到后世动辄几十万的彩礼还要加上房车,真是感慨万千,这个时代的彩礼都这么朴素。

酒席的事情当天办不了了,要准备的东西实在太多,贾家就俩人根本弄不过来,不过贾东旭已经告诉了阎埠贵办酒席的时间,什么意思贾东旭相信阎埠贵肯定明白。

这天休息,一大早贾东旭就和一起来热心帮忙的阎解成,傻柱,许大茂,刘光奇一起前往菜市场扫荡蔬菜和肉类鸡蛋,因为今天是贾东旭办酒席的日子。

五人借了两辆板车前去菜市场,一路上傻柱和许大茂嘴上不停地互损对方,不过却没有动起手,阎解成刘光奇则是和贾东旭时不时的聊几句。

有时四个人还一脸猥琐的问贾东旭娶了媳妇儿感觉怎么样,晚上睡觉是不是都抱在一起。

看着四个个一脸贱笑的青春懵懂少年,贾东旭也很无语,他也很无奈啊,两世为人也是第一次结婚,没有应付这种状况的经验,从第一个问题就大呼招架不住。

到了菜市场,傻柱上前挑选菜品,贾东旭负责交钱,阎解成刘光奇和许大茂勤快的把打包好的菜装上板车。

回去路上贾东旭又买了些酒和烟,还有花生瓜子,糖块之类的。

菜老板是个伶俐的人,看人那叫一个准,当即送了几个鸡蛋,待知道小小年纪的傻柱还是此次的主厨后,惊诧过后知道傻柱的学厨经历和拿手菜,更是客气了,连连殷勤招呼傻柱,商量着介绍傻柱去做席面,好让傻柱多从他这里买菜。

当晚,傻柱主厨,院里的几个大妈帮忙洗菜摘菜,阎埠贵支了一张桌子和易中海为贾东旭收邻居们的礼金。

四合院几十户邻居每家一个大人带着家里的孩子都坐了过来,

大家对贾东旭和秦淮如说了些早生贵子的祝福,燥的秦淮如面红耳赤。

大人孩子高高兴兴的吃喝一番,不时听到小孩儿大声呼叫,这个好吃。

阎埠贵更是笑的眼睛都睁不开了,得,又省一顿饭钱,还是我老阎会算计啊。

散场收拾完后,贾东旭,贾张氏秦淮如一起围坐在桌子旁清点收到的礼金和东西。

不是所有邻居都上的礼金,还有家里实在困难的送的是粮食或者其他东西。

算完之后三人大眼瞪小眼,竟然小赔,本都没保住啊这是!

贾张氏当时就不愿意了,只听她嘴里脏话频出。

从贾张氏的嘴里贾东旭反复听到了阎埠贵阎老抠几个字,看一眼礼单,确实上礼金的就他阎埠贵最少,还没后院已经靠易中海赡养的聋老太太多,真是绝了,不过想想眼下眼下阎解旷还不满一岁,阎家已经是五口人指着他一个人的工资的局面了,贾东旭就没多说什么。

只能劝贾张氏道;

“别说了,妈,现在大家都不容易,有这些东西已经很不错了,不是每个人都有您儿子这么高工资的,以后他们家有事,我们原样还回去就是了。”

贾张氏还是住口了,不过还是闷闷不乐。

秦淮如也没想到,这城里人还有这么不讲究的,还没老家的农村人敞亮,这么不要面子的吗?

贾东旭和秦淮如一起洗盘子的时候,再次对‘光盘’这个词有了新的理解。

贾东旭秦淮如回到房间,秦淮如勤快的给贾东旭端来洗脚水,服侍贾东旭收拾完,贾东旭就坐在床上看着秦淮如自己收拾。

秦淮如磨磨蹭蹭的最后还是收拾完自己了,也坐在床上,看一眼贾东旭,两手抓着衣角,低着头不说话。

贾东旭看看,得嘞,还是自己主动点吧

“淮如,我们也休息吧。”

“嗯。”

声音低到贾东旭都差点没听到。

贾东旭快步吹灭油灯,随后来到床边把秦淮如抱到被窝里。

......

这一夜,很不平静。

贾东旭的耳朵告诉他,一晚上外面最少有三拨人在墙角停留许久。

就连贾张氏都在门口趴了两次,直到听到屋里贾东旭故意制造出的动静,她才走开了。

这天,贾东旭办理好秦淮如的户口,快步回家,又买了些布准备回家让秦淮如给三人做些衣服。

再活一次,贾东旭当然不能犯户籍的错误,户口问题必须解决,而且越快越好,要不然到1958年户籍固化后可就真的是叫天天也不应了。

所幸现在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刚公布两个月,户口问题还好解决。

贾张氏的户口也早在1947年就解决了,贾东旭当时就把她的户口登记到城里了,现在和秦淮如的户口一起登记到了城里。

“嗯,我想想还有什么事需要办的,房子?可是现在不是可以出手的时候,等等再说吧。”

贾东旭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