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耳教导道:“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圣人没有私心,把百姓的心作为自己的心。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就会使得不善良的人也变得善良。诚实的人我信任他,不诚实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就会使得不诚实的人也变得诚实。圣人治理天下温顺柔和,使天下人的心都回归到自然淳朴的本然状态。百姓若都专注于自己所看到的和听到的,圣人会使他们回归到婴儿般纯真的状态。”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没有私心,把百姓的心作为自己的心。圣人之所以被称为圣人,正是因为圣人能够做到无心。道本无心,故清静无染,自在逍遥。人因为有心,所以才会有烦恼苦痛、生死轮回。圣人战胜了头脑,不再执着于自己的身体以及世间万物,所以他能够做到无心。而凡夫被头脑控制,总是执着于自己的身体,执着于外物,故无法做到无心。圣人没有自己的私心,他总是把百姓的愿望当成自己的愿望。圣人不分善恶美丑、高低贵贱,能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圣人为什么能够做到平等待人呢?不正是因为他无心吗?圣人无心了,自然也就没有了分别心,没有分别心,不就能够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待人了吗?”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就会使得不善良的人也变得善良。诚实的人我信任他,不诚实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就会使得不诚实的人也变得诚实。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和天地一样,没有分别心,所以他能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不论是善良的人也好,不善良的人也罢,圣人都会待之以善。不论是诚实的人也好,不诚实的人也罢,圣人都会信任他。圣人的这种做法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难以理解,很多人都觉得待不善之人或不诚实之人好无疑是在助纣为虐,是害人的行为。可是圣人却不这么认为,圣人认为人人都有犯错的时候,若人人都不愿意善待犯错之人,人人都不愿意原谅犯错之人,那么人间将会变得很冰冷。只要人不犯太大的过错,我们都应该学会善待他,原谅他,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唯有如此,才能使不善良的人也变得善良,才能使不诚实的人也变得诚实。待人以善是道之德行,我们唯有待他人好,他人才愿意待我们好。我们若是待他人不好,他人必然也不会待我们好。正所谓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以刚强的态度待人往往都不会有好结果,这是道的自然规律,不是我说了算。我们应该遵循道的自然规律,做到柔弱谦卑,平等待人,唯有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变得更和谐。”

““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圣人治理天下温顺柔和,使天下人的心都回归到自然淳朴的本然状态。百姓若都专注于自己所看到的和听到的,圣人会使他们回归到婴儿般纯然无欲的状态。有道的圣人内心非常柔和温顺,他常常引领百姓返璞归真。圣人清楚地知道什么对百姓有利,什么对百姓有害。圣人知道,只有道对百姓有利,道之外的一切对百姓都是有害的。百姓若是去追求外物,只会使自己偏离道。若是有百姓这么做了,圣人就会劝他们不要这样做,让他们回归到婴儿般纯然无欲的状态。真正的快乐不在于物质享受,而在于回归本真。人若能回归大道,自然就会感到心安,感到自由,感到快乐,又何须通过追求外物来获得?婴儿纯然无欲的状态是最接近道的状态,若是我们能够像婴儿一般,做到纯然无欲,那么我们必然能够感受到道的完美。”

尹喜问道:“师傅,人真的能够做到完全没有欲望吗?”

李耳回答道:“人当然做不到,但是道可以。只要我们还与身体认同,我们就算到死我们也不可能做到无欲。人的生命非常短暂,人生也充满变数,若是我们与身体认同,我们是不可能做到无欲的。我们做不到无欲,就不可能感受到道的完美。所以,我们必须与道认同,只有道才是我们的生命本质,身体只是由气凝聚而成的一个假象,就像晚上做梦时梦出的那个自己一般,根本就不存在。我们梦中的自己消失了,可曾觉得自己消失?自己不一样好好地吗?我们现实中的这具身体看似存在,其实也不存在,真正存在的只有道,我们唯有与不生不灭的道认同才会感到心安,心安了自然就会无欲,无欲了自然就逍遥自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