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后宫甄嬛传之:姐又回来了 > 第140章 臣妇有一事相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菀菀,只有你最懂朕的心意。”雍正仍旧心存顾虑,“可是敦亲王这个样子,早晚是留不得了。”

“敦亲王若一昧跋扈,皇上若有此心,那便是江山黎民之大幸。但现在,还不是能除去敦亲王的时候。”

“朕意以绝。待此事有所平息之后,让你父亲任督察院要职,可替朕弹劾百官。”雍正继续道,“光你父亲还不够,那些不与敦亲王和年羹尧亲近的有才之臣,朕都要着意提拔!只是此事现在还不好打草惊蛇,所以颇有踌躇之处。”

“若说安抚,敦亲王与福晋早已是赏无可赏的富贵,加无可加的贵重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看来……也就只有在她们的子女身上下功夫了。”

“敦亲王福晋生有一子一女。长女为庆成郡主,朕有意破例封她为和硕公主,位同嫔妃所生之女。然后再封敦亲王之子为贝子,以承父业。”

“皇上英明,事事思虑周全。不过臣妾以为不仅要封公主,连封号也要改。就拟定恭定二字,也好时时提醒她父亲恭敬安定。自然了,皇上是想不动干戈化解兄弟间睨墙之祸。那就看王爷,能不能领会皇上天恩了。并且公主还要教养与宫中,由太后扶养。将来若有不测,也好暂时挟制敦亲王。”

“没错,就按你说的办,朕即刻拟旨就是。”他痴痴地望着甄嬛,“你方才说什么?古人诚不欺我,英雄难过美人关。”

“皇上惯会取笑臣妾,臣妾哪里算的上什么美人呢?天色不早了,臣妾先行告退。”

“不。”他温柔地摩挲着甄嬛的脸庞,“你今晚就留在养心殿吧。”

“好。”

因着雪天路滑,加之甄嬛怀有身孕行动不便。雍正去上早朝之前,还特意吩咐苏培盛务必要用轿辇送她回去。

隔着轿帘,甄嬛叮嘱道:“槿汐,你回去以后记得吩咐浣碧与流朱好好准备着明日敦亲王福晋入宫的事宜。”

“是,奴婢明白。”

命妇入宫,按照老祖宗的规矩那都是要先去景仁宫拜见皇后的。

十福晋跪地请安:“臣妇拜见皇后娘娘。”

“起来吧。”

“谢皇后娘娘。”

她又笑着同甄嬛拘了一礼,“莞嫔娘娘吉祥。”

甄嬛回礼,“十福晋吉祥。”

朱宜修道:“赐座,上茶。”

“是。”剪秋往底下扬了扬下巴,“绘春,上茶。”

不多时,那名叫绘春的宫女就端着一盏热腾腾的茶水进了殿。放下茶碗,又默默退了出去。

十福晋笑着同甄嬛搭话:“莞嫔娘娘有孕,妾身恭喜娘娘。”

“数月前见福晋进宫朝贺,很想和福晋交谈几句。只可惜当时有事在身耽误了,真是遗憾。”

“娘娘金贵之躯,妾身怎敢胡乱越众扰了娘娘。”

朱宜修坐在主位上,瞧着底下两人没一个打算搭理她。只得僵着笑容,来回扭着头到处瞎看,借此来掩饰自己的尴尬。

“论纲常是这样。”甄嬛笑着回应,“可是论起家理,本宫还得称十福晋一声十弟妹呢!本就是一家人,就该亲亲热热的。”

“娘娘这么说是妾身的福气。”她似是突然才发现了坐在上头的朱宜修,“皇后娘娘近来气色可真是好。”

朱宜修见终于有人搭理她了,立马回应道:“福晋可真是会说话,本宫倒是瞧着福晋生了弘暄贝子之后精神更好了呢。”

“贝子?”十福晋只觉莫名,“娘娘是在打趣妾身吗。弘暄才六岁,怎么可能是贝子呢?”

“所以这才是皇上的隆恩呐!”朱宜修挺直了腰杆,一脸自得:“皇上在子侄中最喜欢弘暄。弘暄虽然年幼,却是聪颖可爱。所以皇上想要尽早地册封他为贝子,好好加以教养。日后也能跟他父王一样,安邦定国、兴盛大清。”

十福晋高兴地连忙起身谢恩,“妾身替弘暄谢皇上隆恩!”

“还不止呢。皇上的意思是好事成双,还要破例封庆成郡主为公主。就尊为和硕恭定公主,以后由太后亲自扶养。”

一听自己的女儿要进宫,十福晋脸色大变:“……谢皇上隆恩。只是郡主才十二岁,尚不懂事。妾身怕现在交给太后扶养,会扰了太后的清静,不如请皇上收回成命。”

“皇上膝下子女不多,郡主入宫扶养是喜事。”我忽悠道,“大清开国以来,虽都有封亲王之女为和硕公主的例子,但那也都是成婚之际照顾夫家门楣。像郡主一般年少册封的,在咱们皇上手里那还是第一例呢!”

不等十福晋再说些什么,朱宜修起身推累:“好了,本宫有些困乏,福晋请回吧。”

路过十福晋身侧时,她半提醒半警告道:“皇上的圣旨,今天晚上就会传到府上了。”

圣心已定,就算自己再不情愿,那也是没有办法更改的。十福晋脸色苍白,低垂着头不说话。

“恭送皇后娘娘。”我侧身同十福晋告辞,“时候不早了,臣妾便先行告退了。”

十福晋没说话,却是在甄嬛踏出景仁宫后又追了上来:“莞嫔娘娘!”

甄嬛脚步一顿,转身看向她。

只见她讪讪地笑了笑:“天色还早,妾身想到娘娘的宫里坐坐。不知道是否会扰了娘娘?”

“福晋客气了。本宫最喜欢福晋这样不请自来的,要不反倒是显得生分了。”甄嬛歪了歪脑袋,“请。”

前脚刚回碎玉轩,后脚崔槿汐就把热茶奉上来了。

“这是雪顶含翠,刚从五百里加急送过来的。福晋尝尝,可还能入口?”

十福晋端起茶碗轻抿了一小口,面色如常:“如今宫中娘娘最得圣意,自然样样都是最好的。”

说罢。她犹豫了一会儿,咬牙道:“臣妇有一事相求,不知娘娘可否替妾身去劝劝皇上?”

“本宫为福晋考虑,还请福晋能够遵从圣旨,由太后扶养公主。”

十福晋先是一怔,随后又小心地瞥了一眼身后,压低声音问道:“这话怎么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