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粮铺掌柜一想到,昨日婆娘带着孩子们去了独一味回来之后,滔滔不绝描述那生意火爆程度,他就心痒。

跟吃食有关,那绝对跟他粮铺有关联啊。

没想到这好运今日就落到自己身上了。

他撇开先进店的刘齐达等人,直接向王杉迎了上去,拱手道:“哎呀,什么风儿把王大少爷吹来了,令小的店铺蓬荜生辉啊!”

王杉注意到这掌柜对刘齐达的态度,心里冷哼一声:又是个见人下菜碟的!

没鸟他,摇着扇子,抬着傲娇的下巴便往里面走去。

同福跟在身后,也没搭理粮铺掌柜,大少爷不喜欢的人,他不能给好脸色。

粮铺掌柜一张笑脸有些僵硬在脸上,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王大少爷,赔着笑脸询问小厮同福,不敢再跟王杉搭话。

同福见掌柜偷偷递过来的一两银子,眼疾手快地收进怀里,小声道:“前面进来的几个汉子,为首的女儿跟我家大少爷关系很好。”

粮铺掌柜好歹开店铺多年,也是个人精,瞬时明白了自己错在哪里,无声作揖拱手道谢,便跑到刘齐达面前,陪着笑脸道歉,并询问所需。

刘齐达也看到身后跟进来的王杉了,掌柜没有招呼他,反而去迎接王杉,他倒没什么不满,小老百姓向来要避让有钱人、权贵,更何况王大少爷帮助自家良多,谦让一下,更是应该。

刘齐达一番谦让,让粮铺掌柜有些为难,眼珠子一转,轻声道:“刚王大少爷身旁的小厮说了,他们讲究先来后到,不能破坏了规矩。”

刘齐达这才恍然大悟,点点头,心头对王杉更是高看了几分,这样谦让的世家子弟,难怪能与自家合作,日后定然不凡。

想完,便询问栗米和豆菽的价格,得知分别为三百文一石、两百文一石,跟往常价格差不多,便各要五石。

王杉听到掌柜随即报出的总价,一点儿都没有优惠,见刘齐达还都不还价,打算付款,很难想象能养出一个砍价能砍到卖家心痛的女儿,咂咂嘴,觉得轮到自己出场了。

“掌柜的,你这有点欺负老实人啊,这大叔买那么多,也不优惠点儿。”

米粮掌柜忙赔着笑脸道:“小的一开始报的便是优惠之后的价,不能再低了,小本买卖。”

刘齐达听这话,更不好意思还价,大家都不容易,自己吃点亏也没事,告谢了王杉的好意,便付了款。

王杉瞠目结舌,上下打量刘齐达,在心里感叹:这父女俩真是两个极端,一个生怕别人吃亏,一个生怕自己吃亏。

粮铺掌柜收钱收得有些忐忑,偷瞄王大少爷没反应,便赶紧收下,吩咐小二去搬货。

王杉没再为难掌柜,看了同福一眼。

同福明白,将食材清单递给掌柜,希望他报个价,并在一旁暗示,他们独一味日常所需量大,若供的货品质好、价格优惠,承诺日后便会在他家长期进货。

粮铺掌柜拿着长长的清单,激动得手都有些颤抖,拿下独一味的送货权,家主肯定会更器重他!

连忙提笔在清单上,在不同食材旁写下单价。

这次王杉磨拳擦掌,非要学刘悦砍一次令对方吐血的价不可!

他啥都吃,就不吃亏!

刘齐达装完货,便跟王杉告辞,匆匆走了。

家里事太多,下午还得送一趟海货食材,真没功夫看王大少爷在那砍价。

心里还是要吐槽几句的,真是越有钱越抠门,哎~难怪有钱。

临到出城门才想起来,忘记买铁锅了,连忙转道去铁匠铺,恰巧没有现成的,只能定制。

刘齐达想到刘悦对这些人的安排,大手一挥,定制了十口大铁锅,反正能当传家宝,买着不亏。

在石雨村的刘悦也闲到哪里去,想着尽快让这些仆从安定下来,赶紧去开荒种田。

玛德!她一个末世人,怎么种田都不知道,竟然让她做提高亩产量的任务!

真的好想摆烂不干了!

系统适时嘚啵一句“电击好疼啊~电击好疼啊~”

刘悦恨不得将系统拖出来,揍它到亲妈都不认识。

系统偶尔会皮一下,表示自己没妈。

刘悦拿系统没办法,气得只好督促一众柔然人拿着仅有的工具,去山上坎竹子,没工具的,则想办法去割草……

总之连最小的孩子,不过四岁都被她安排去拔草。

至于拔了草干嘛,她也不知道,反正最后,用来铺个床总可以吧。

她绝不承认自己对系统发不出来的怒火,迁怒到他们身上。

没有这些人,她也不至于触发那个隐形任务,所以迁怒什么,不存在的。

她可是善良的小仙女呢,怎么会存在迁怒!

这还是柔然仆从过了一个晚上之后,对她的新称呼。

她十分厚脸皮地接受了,反正除了她自己和这帮柔然人,也没有其他人听得懂。

刘老头带着刘悦给的一两金子(相当于一百两),用钱开道,相当顺利地跟姜村长买好了十亩宅基地。

石雨村处于岭南最南边,靠海,又经常受灾,本村人都穷得快饿死了,离不开这里,除了受流放人群的欢迎,没人愿意来这里买地建房子。

因此宅基地相当便宜,一亩不过二两银,总共就二十两。

刘老头想着买都买了,不如将烧窑那块地索性也买了,因那块地有现成的窑和之前露天的茅草屋,占地面积将近两亩多一些,姜村长就开价五两。

刘老头一边腹诽村长老奸巨猾,一边多给了五百文,拜托他去县衙租借一些农具回来。

石雨村的村民不会种地,即便有,也是在自家院子里随便种点菜,供自家日常吃,没有像他们从中原过来的人,专门种植粮食。

于是村长家也就没有备太多农具,仅有的一些都被租借走了。

姜村长态度友好且积极,拉着刘老头立刻便去县衙登更改宅基地契书,并言事情早点办妥早放心。

那积极的态度,绝不是收了刘老头五百文的缘故,而是村里能多一些人口,多开一些荒田,对石雨村来说都是好事!

利于整个村子的事,作为一村之长怎么能不积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