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走了许久,一行人才到达皇上的勤政殿。

天色已经大暗,勤政殿灯火通明。景帝手靠在案几上头疼的揉着头,

今天长宁王妃掌掴吴妃的时候,御花园的宫女太监侍卫们全都看见了,再加上随即而来的明尚书家的公子,万贵妃,宗人府的人,一堆人。

不想要这件事传言出去,想封口太难了,人员太多了。估计明天就传遍京都了,后天就传出京都了。看样子是不罚不行了。

吴妃匍匐在地上。哭的哀婉动人,楚楚可怜。

一旁的万贵妃煽风点火:“吴妃妹妹快别哭了,皇上一定会为你做主的。长宁王妃太放肆了。”

万贵妃又对景帝道:“皇上他们长宁王府根本就不把我们皇家放在眼里。仗着自己有军功在身,如此的放肆。皇上可万万不可轻纵啊。”

这是景帝第一次见万贵妃替吴妃说话。景帝神色晦暗不明的打量了一眼万贵妃。对她是什么目的心下了然。

随即扶起吴妃道:“爱妃不要哭了,快让太医给你看看脸。脸都破了。”

姜楠他们进到皇上的勤政殿就见到了这样一幕。

宁钰率先跪下道:“臣携臣妻给皇上。给吴妃娘娘请罪。”

姜楠不情不愿的跪下。

明司礼也跟着跪下。

景帝看怎么秦晔伴读也在这儿,不行,不能把秦晔牵扯进来。

景帝对明司礼道:“这孩子怎么在这儿?这儿都是大人,没你的事儿去去去。”

一边用眼神示意身边的心腹公公。让公公赶紧把明司礼带走了。

又对身边的侍卫耳语道:“把楚王给我看好了,一会儿不管发生什么事,不许他过来。他身边的那个伴读也不许过来,不许把楚王给我牵扯进来。”

侍卫领命去了。

半晌

整个勤政殿都没有人说话。只有吴妃低低的啜泣声。

皇上开口道:“就打长宁王妃二十下板子吧。”

皇上话音落,

宁钰,姜楠,吴妃,万贵妃同时发声:“皇上!”

宁钰是想给姜楠求情的

吴妃和万贵妃则觉得处罚太轻了。

姜楠则是要为自己辩解:“皇上!是吴妃先。。。”

哪知皇上根本不听姜楠解释,用眼神警告宁钰,道:“长宁王,管好你的王妃!”

宁钰知道皇上这个眼神是什么意思,若是自己不制止姜楠再放肆,皇上是不介意换个长宁王妃的。

于是宁钰呵斥姜楠道:“别说话。乖乖受罚,你不仅掌掴了吴妃娘娘,还划破了她的脸,皇上已经手下留情了!”

姜楠冷笑,对宁钰失望至极。皇上不听她打人的理由也就罢了,宁钰也问都不问就也要同皇上一样打她!他是不是和皇上一样,心疼自己刮花了吴妃的脸?

好好好!为了自己的旧情人可真行!失望透顶,委屈和愤怒交织。

姜楠不管宁钰的呵斥,站了起来道:“皇上,我打她是因为她该打!”

皇上眼神一扫就要发怒,:“放肆!长宁王妃你打了人还要争辩,你再说一个字就不止二十大板了!”

又对身边的侍卫道:“拖出去!行刑!”

侍卫就要上前去拖姜楠。

宁钰的手紧紧握成拳,二十大板,姜楠细皮嫩肉的怎么扛的住。宁钰终是忍不住了,不顾皇上的威胁,不顾长宁王府功高震主的流言,道:“皇上。。”

这时一道苍老却有力的声音从殿门口响起:“我看谁敢打她!”

太后从殿外走来,身边还站着秦晔。

一看就是秦晔把太后请来的。

众人忙给太后请安,景帝:“母后,我让他们不要告诉您的,您怎么来了?”

太后直接开门见山道:“皇帝,长宁王妃是奉我的懿旨掌掴吴妃的。”

万贵妃道:“太后,为何要掌掴吴妃?她犯了什么错?”

太后:“哀家做什么事情还要告诉你?”

万贵妃忙恭敬低头道:“臣妾不敢。”

太后对景帝道:“我让长宁王妃掌掴吴妃。是因为无非对先皇后不敬。”

说着身后就有人。抬出了一盆花。很明显那盆花上面的花少了好几朵,一看就是被人在盛放的时候采摘了下来。

先皇后是太子生母,与皇上伉俪情深,这么多年了,皇上都一直不愿意在后妃中选一个当继后也是这个原因。

皇上一见那盆花,上面的花少了好几朵,顿时就发怒了。怒声道:“是谁干的?谁敢在采皇后亲自培育的花种?”

一个小太监出来道:“回皇上先皇后培育这些花,我们花房都精心培育着,不敢有半分损伤。可是那日吴妃娘娘那里来花房,看到着花,说着些花极美要采下来做沐浴之用。奴才们本想向皇上禀告,和皇上政务繁忙。太后又病着。于是我们等太后好了之后才向太后禀告。”

皇上回头恶狠狠的看向吴妃,抬起腿就对匍匐在地上的吴妃踢了一脚。“贱人!拉下去打三十大板。”

吴妃哭着道:“皇上。。我再也不敢了。。”

景帝仿若未闻。只心疼的看着那盆花。

晔儿道:“皇爷爷皇祖祖都说了,不是我姨母的错,就把姨母放了吧。”

皇上看着晔儿酷似太子的容貌。太子长得最像皇后。连带着晔儿也有一些像皇后。

皇上点头道:“来人,送长宁王夫妇出宫。”

又对晔儿道:“来!晔儿,我跟你讲讲你皇爷爷我和你皇祖母的事。”

姜楠和宁钰被皇上身边的公公送上了出宫的马车。

马车上,只有宁钰和姜楠。

姜楠闭目不言。宁钰清了清嗓子解释道:“囡囡,我方才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