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陆晨所在的世界,戚继光的威名可谓无人不晓。

但是真要让你说出他的生平,却又鲜有人知。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清朝时期对文化的压制,削减了民众对明朝英雄的认知。

在康熙年间,还出现过轰动天下的《明史》案,可见清朝对龙国文化的毁灭是惨重的。

“戚继光先祖,出生于公元1528年,卒于公元1588年。

其六世祖戚祥曾追随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战,在攻取云南的战斗中阵亡。朱元璋称帝后,时追念戚祥开国有功,授予其子戚斌为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

戚继光先祖为其父亲戚景通五十六岁晚来得子,因此戚景通对先祖要求十分严格。

在父亲的教导下,戚继光先祖通文史经义,武艺精湛,心中时刻牢记保家卫国的职责。

先祖十七岁的时候,其父病逝,先祖承袭了登州卫指挥佥事的职位。

公元1546年,先祖负责登州卫的屯田事务。经过清理整顿,颇有成效。

当时山东沿海一带遭受到倭寇的烧杀抢掠,先祖有心杀贼,在一本兵书的空白处题了一首名为《韬钤深处》的诗。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先祖年少之时,就心存高远,不甘心过碌碌无为的生活,渴望做出一番事业,为边疆的安宁奉献一生。

两年后,戚继光先祖每年都会率领登州卫的士兵前往北方蓟州戍边。

公元1549年,先祖参加武举,次年到京城参加会试,却不料当时北方草原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发动战争,自古北口直抵都城北京城下。

先祖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守卫京师九门的总旗牌官。此后,兵科给事中王德等人看到先祖青年而资性敏慧,壮志而骑射优长,因此都愿意推荐他。

三年后,戚继光先祖进官署都指挥佥事,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共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袭扰。

当时各卫所由于年久失修,残破不堪,而且军卒逃亡严重,所剩都是些老弱残兵,纪律松弛,缺乏训练,根本不能打仗。

戚继光先祖决心整饬营伍,整刷卫所。他严明军纪,令以前散漫的状况大有改观,使山东的海防得到了巩固。

两年后,先祖被调往东南,任浙江都司佥事,管理当地屯政。他多次为总督胡宗宪谋划御倭,深得胡宗宪的赏识。

在胡宗宪的一再请求下,次年朝廷升任先祖为参将,负责防守倭寇出没频繁的钱塘江以东地区,即宁波、绍兴、台州一带。

二十九岁的戚继光得到了实现“海波平”理想的机会。

先祖上任不到一月,就有八百多名倭寇进犯浙中门户龙山所。

朝廷调集了数千军士防守,倭寇兵分三路突入明军各部。

在数量上占压倒优势的明军,竟抵挡不住,纷纷溃退。直到新上任的戚继光奋不顾身地射死了三个为首的倭寇头目时,倭寇匪军才撤退。

公元1556年,倭寇再次进犯。

在浙江巡抚阮鹗的亲自督领下,戚继光、俞大猷和台州知府谭纶首次协同作战,连败倭寇。

但由于冒险轻进,明军又无纪律约束,差点全军覆没。

通过这几次与倭寇的战斗,戚继光先祖深刻感受到,军队缺乏严格的训练,士兵素质差,战斗力不强,军纪松弛。

于是先祖决心另行组建和训练一支新军,从而抵御武器精良、剽悍勇狠的倭寇。

他起草了《任临观请创立兵营公移》,首次向朝廷提出了创立兵营,然后选兵、练兵的建议。

公元1557年,戚继光先祖再次递交了《练兵议》。可是在当时,许多人都认为重新选兵、练兵这种事情闻所未闻,甚至有人嘲笑先祖无事生非。

其实胡宗宪以前也想过练兵这条路,但毫无成效。在读了先祖所写的《练兵议》,看到先祖要求只需要给他三千浙士,由他亲自训练三年之后,就可以抵抗敌寇,省却数倍经费。

看到这般豪言壮语,意气风发,他尽管心中有些不悦,但他相信先祖卓越的能力,于是同意了先祖的请求。

浙江巡抚阮鹗也对先祖的提议大加赞赏,当年冬天,阮锷从其他部队拨了三千绍兴士兵归戚继光先祖训练。不出一月,浙江舟山一带倭患大有减轻。

同年,倭寇进犯乐清、瑞安、临海等地,戚继光先祖率军前往救援,但因为道路隔绝而没有来得及,幸好朝廷并没有治先祖的罪。

次年,戚继光先祖奉命率军由舟山渡海防守台州,多次战胜倭寇。

当时,倭寇首领汪直被胡宗宪诱杀后,余部占据岑港。

明军在胡宗宪领导下,分几路强攻。戚继光先祖率左路兵马猛攻,但岑港是倭寇经营多年的老巢,明军一时难以攻破,相持达半年之久。

明世宗见岑港久攻不下,听信谗言,以为是将官作战不力,竟下诏剥夺了总兵俞大猷、参将戚继光两位先祖的职务,并且限期一月,让他们荡平岑港。

戚继光先祖因奉命专心攻打岑港,无暇顾及台州的倭寇,当时给事中罗嘉宾等人居然弹劾戚继光故意放走岑港的倭寇,有通敌卖国的嫌疑,明廷准备拘捕先祖加以审讯。

幸而就在关键时刻,岑港被攻破,戚继光先祖奋勇冲杀,有目共睹。朝廷知晓其卖国的嫌疑是无稽之谈,先祖因此恢复了原来的官职,镇守三郡,同时随时驰援倭寇作乱最严重的台州地区。”

陆晨讲到这里,很多龙国的国民都不解地询问:“为什么当时的朝廷如此短视啊?这皇帝怎么听风就是雨?我真替俞大猷和戚继光两位先祖不值!”

陆晨叹了口气:“明世宗年号嘉靖,这位嘉靖皇帝,沉迷炼丹修道,昏庸老朽,坐了四十几年天下,就是不办事。”